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2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探索彩墨山水---谈李翔的对景写生
相关描述:  20世纪以来,由于大规模引入西方绘画,实行西方模式的美术教育,中国的山水画也产生了很大变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景写生成为学习与创作山水画的重要方式,大大改变了传统以临摹为主要学习与创作途径的方式。二是借鉴西方风景画的形态与画法,不同程度吸收了三维空间结构、光色画法,弱化了传统...
冯骥才:对一位背对市场艺术家的精神探访
相关描述:  一个画家如果太早进入市场,画卖得好,他就会不断重复自己,不会全心地去思考了。   这恐怕是当代中国绘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是很久没有振聋发聩的画作或那种令人觉得天地一新的人物出现了?但一边却是疯狂增长的书画天价频频冲入我们的耳鼓。我们的画坛正在千军万马地陷入市场。   我一直为“...
超象
相关描述:  中华文明一梦五千年,于今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范式和传统。该传统,一方面承继着远古人类结绳记事时的初期记忆;另一方面,挟着泥沙混杂的惯性和由此产生的误读左右着今天的文人墨客;外来文化,洪水般越过长城,冲击着我们固守的传统堤坝;艺术,也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走向综合,走入多元。   ...
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太行浩气―张俊、张雪亭国画联展”
相关描述:  2010年9月21日上午,由关山月美术馆和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佩雅斋书画院主办的“太行浩气—张俊、张雪亭国画联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共展出国画作品50幅,展期至9月26日。原深圳市副市长何景焕,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局长陈威,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著名批评家刘晓纯、贾方舟,深圳雕塑院...
由质而文 由文而逸
相关描述:  一   逸格一路从艺术史上说,是属文人画范畴的。换言之,只有具有了文化人格的画家,才具有了精神文化的准备和精神文化的条件,才可能“由博返约,由巧返拙”;才可能“由质而文,由文而逸。”   从中国美学史的角度说,“逸品”亦称“逸格”。专指那些具有天真自然、飘逸不群,意趣非常,超然物外...
亚洲艺术中心郭文打造的神仙妙境
相关描述: 郭文 《清秋斜晖》 布面油画120*150cm  2012 局部   2012年7月21日,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举办青年艺术家郭文个展,展出了十几幅颇具趣味的山水油画。   郭文1982年出生于天津,200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他虽然一直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却有着深厚的文...
天津翰瑞轩2012春“水墨年轮”主题拍卖会
相关描述:  历经半年的精心筹备,天津翰瑞轩2012春季“水墨年轮”主题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15日在天津迎宾馆举槌,三百余件名家书画精品参加竞拍,徐徐展开一幅跨度长达百年的水墨年轮。其中,“皇族风韵”专题中,溥佺(松窗)的丈二大画《高原风光》,做为先生的盛年精品、扛鼎之作,格外引人瞩目。   “...
论笔墨
相关描述:  中国画发展,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作为东方文化艺术的主流,世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语言创造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语言创造。山水画,是人类对自然万物具有智慧的、创造性的阐释,是人的本质力量物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有意味的对审美价值追求的情感活动...
陆俨少简介
相关描述:  陆俨少先生在通过各种笔墨技法之探讨,终于在自己的作品中突破地进入了新的表现层次: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技法是其独特风格的成功创举。勾水之法,倒是古时便有,宋代山水画大师马远有《水图十二卷》行世,但是,真正将画水之法融与现代山水画中的却是陆俨少先生,他善于...
徐华:追寻山水画真谛
相关描述:  孔子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徐华便是一位集智慧与知识于一身文人化的山水画家了。   中国山水画由来久矣,虽然顾恺之的画中还存在“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问题,但从宗炳、王微等人的画论中,我们已经明显地看出魏晋名士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当然,山水画的真正独立,当在中唐...
敦煌壁画临摹品亮相羊城 再现盛唐艺术魅力
相关描述:  《唐风宋韵——孔德众、郭燕春的绘画世界》展览12月8日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展出时间为期一周。展出甘肃兰州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69件,分为敦煌遗韵、云山如梦、花鸟清趣三部分向观众展示色彩绚丽的唐代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和具有宋代风格的山水画及花鸟画,作品构图精美,意境深远,形象再现了唐宋绘画艺术...
许培武:《林泉高致》
相关描述:  许培武持续十余年创作的《珠江新城》和《南沙――最后一只蜥蜴》两个城市系列作品后,开始了一个艰难的转折,这一转折,甚至是对中国绘画史中不可逾越的顶峰——郭熙(1023-1085)的致敬。于是,就有了这个名为《林泉高致》的系列作品。   许培武《林泉高致》   在他的怒江大峡谷之行。...
茹峰新作展:追索中国山水画中的宋元气象
相关描述:   9月29日下午2点半——10月8日,“秋山问道”茹峰2011作品展将在南山路唐云艺术馆举行,届时将展出茹峰50件最新作品。   日前,记者就画展事宜采访了茹峰。   问一:此次画展为何取“秋山问道”这一名字?   其实“秋山问道”来自于北宋巨然和尚的一幅山水名作,我取这个名字...
冯骥才:对一位背对市场艺术家的精神探访
相关描述:  一个画家如果太早进入市场,画卖得好,他就会不断重复自己,不会全心地去思考了。   这恐怕是当代中国绘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是很久没有振聋发聩的画作或那种令人觉得天地一新的人物出现了?但一边却是疯狂增长的书画天价频频冲入我们的耳鼓。我们的画坛正在千军万马地陷入市场。   我一直为“...
被埋葬的活的园林——少番访谈
相关描述:  少番,第一个获得RHS英国皇家园林协会切尔西花园展金奖的中国艺术家,他更希望用“玩意儿”一词称呼他的作品,从先秦儒家到商周玉器,从中国园林到文人现象,从西方美学的生命健康、日本美学的死亡极致到中国美学的含蓄、萧瑟,少番先生都颇有见地,他游走在自己的园林世界里,并等待着被世界遗忘的“暂辍...
周尊圣艺术道路上的“三师”
相关描述:  反思周尊圣的艺术道路,让我想起宋代山水画大师范宽说过的一段精论:“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师于人”——“师于物”——“师于心”,我称之为“三师”说。它饱含了艺术哲理,不仅指出了杰出画家必备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必然经...
沈揆一:尚扬的风景画
相关描述:  第一次见尚扬是在1996 年。当时正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划中国艺术展,去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他的画室看作品。90 年代的广州处处能感受到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初期的兴奋和躁动,但一进尚扬的画室, 面对靠列在墙上的《大风景》系列, 却立即有一种超脱和纯粹感,感受到一层深沉的思考。《大风景》画面上,传...
万木奇峰
相关描述:  美术史的工作是奇妙无穷的,它以文化精神的溯源为宗旨,以无限接近历史的真相为乐事。山水画作为历代中国艺术家的重要创作领域,自唐以来即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展现,由此孕育出了不同的绘画风貌,遗留下了众多的巨迹名作。而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堪称百代垂范,既有文化意义上的承前启后,又有时代观照上的标新立异...
李华弌中国首展四月亮相京城
相关描述:  暖春四月,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将倾情呈现“当代高古水墨第一人”——旅美艺术家李华弌静谧而独特的山水世界。14日—24日,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心印:李华弌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首先拉开系列活动的精彩序幕。本次展览从国际著名博物馆、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手中甄选了近30幅代表作,是迄今为止...
李華弌带来的自然
相关描述: 《山水1999》,纸本设色,1999年(Akiko Yamazaki,Jerry Yang 藏)         “西洋媒材的艺术作品,如同太阳一般光辉灿烂,使观者热血沸腾,感染到它震撼人心的能量。而水墨的艺术作品,如同月光一般平静微妙地安抚观者,让他们安详沉思着汲取其中正气。两者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