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29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折腰碗
相关描述:图1图2图3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色品种,因为一些卵白釉瓷器上印有“枢府”二字,所以又被称作“枢府釉”或“枢府瓷”。本文介绍的这件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折腰碗(图1),是1978年从安徽省太平县仙源镇旧货商店征集,同时征集的另两件卵白釉折腰碗造型、尺寸皆相同,现均收藏于安徽...
《国家宝藏》等节目催发“文博热” “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风尚
相关描述:“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一种新年俗。在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博物馆游受追捧,但参观人数暴增,旅游体验或许打了折扣。“去了苏州几个博物馆,除了人还是人。”金华市民王靖吐槽说。随着《国家宝藏》《如果文物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的大热,博物馆游成为不少人带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大国底蕴的首选。“国内的...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
相关描述: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鬲式炉俯视图和底图不久前,安徽博物院推出了一个名为“幽香氤氲——香具、香品、香文化”的展览。展览以中国传统香文化为主题,展出了众多古代香具和香料。展品中不乏精致的文物,其中一件秀雅的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见图)格外引人注目。该炉高8、口径11.6厘米,上世纪50年代由繁...
汉代圆形三足石砚
相关描述:​汉砚的使用在材质上以石为主,在造型上多为圆形,也有长方形和仿物形等。早期汉砚的造型简洁古朴,与新石器时期研磨器的形式相似,砚体偏矮,多为光素无纹饰,有研石相配,晚期的汉砚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砚体变高,圆形有足、有盖、有各种雕刻纹饰,繁简相间,工艺精美。研石与砚的相配,说明当时的墨需...
【雅昌快讯】上海敬华2018秋拍:石涛《大江红树》1426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象外”中国书画夜场​2018年12月21日晚,上海敬华2018秋拍在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槌。“象外”中国书画夜场共呈现46件拍品,其中,Lot861石涛《大江红树》以1240万元落槌,以1426万元成交。Lot 861石 涛(1642-1707) 大江红树纸本 手卷引首:32×98c...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今天签约
相关描述:12月4日上午,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主办,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南京博物院小剧场拉开帷幕。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中国博物馆协(学)会秘书长安来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邓超出席大会。本次论坛由...
【雅昌快讯】博物馆如何高质量发展?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 在南京博物院召开
相关描述:    12月4日上午10:15,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主办,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南京博物院小剧场拉开帷幕。来自上述地区的120余家文博单位的200余名博物馆管理者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论坛。论坛现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
当法老王遇上良渚氏族首领,用文博联动长三角大有可为
相关描述:长江是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长江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长三角博物馆展陈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作为近年来所涌现出的一种全新展览业态和文化消费形式,文创特展备受各界关注。报告显示,上海热门特展中,观展的城际观众占比33%,其中...
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相关描述: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此次研讨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国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等130家单位的288名文物...
观茶中世界 徽茶文化大展新加坡获赞
相关描述:新文/文近日,由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安徽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佳茗出黄山——徽茶文化大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安徽博物院、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的专家为新加坡民众、茶艺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徽茶文化分享及交流会。展览开幕式上,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馆长徐纪苗...
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相关描述: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郜磊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此次研讨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国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等130家单位的2...
唐代赭釉多足辟雍砚
相关描述:​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作为研墨工具的砚,至迟在秦汉时期就已普遍使用,有大量出土的汉砚为证,且均为石砚。三国两晋时期,陶瓷质地的砚台开始出现,数量上迅速超越石砚,直到隋唐时期瓷砚都是砚台的主流。两宋以后,以端砚、歙砚为代表的石砚再次崛起,重新取代瓷砚。纵观中国砚史,经历了“石砚—瓷砚—石砚”...
徽州砖雕之典范——画眉图砖雕
相关描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著名戏剧家留下的千古绝唱,表达了古人对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徽州于宋宣和三年(1121)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治所在歙县。元升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现在“徽州”一词除了指“徽州区”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历史、...
深圳美术馆 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
相关描述:  翠叶雪花(国画) 20世纪40年代 常秀峰   本报讯 日前,由深圳美术馆、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博物院、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协办的“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负笈雪泥(留印前)、天竺求道(留印期间)、鸿雁归来(回国后)三个部分,展出常秀峰创作的中...
“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29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精细的笔法、巧妙的用色、独特的造型、饱含的诗意……这一幅幅既有中国传统韵味又有异域风情的作品来自一位叫常秀峰的艺术家。他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少有的留学印度的美术家。   由深圳美术馆、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博物院、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协办的“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于28...
常秀峰:被誉为中印艺术交流的使者
相关描述:   由深圳美术馆、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博物院、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协办的“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于28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分为负笈雪泥(留印前)、天竺求道(留印期间)、鸿雁归来(回国后)三个部分,展出常秀峰创作的中国国画、印度画、素描写生、工艺设计稿、书法等共计1...
安徽省非遗展暨“寻访江淮杰出工匠”系列活动启动
相关描述:外脆里嫩的三河水饺、逼真形象的糖人、古色古香的徽墨描青……这些具有安徽特色的非遗美食和非遗技艺,中秋期间在合肥集中亮相。  9月21日上午,第二届口子窖·寻访江淮杰出工匠评选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安徽省非遗展暨‘寻访江淮杰出工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博物院新馆隆重开幕。全省各地的非遗传承...
清代黑漆嵌薄螺钿“天保九如”纹漆盘
相关描述:   “俾尔多益”漆盘1   螺钿漆器是古代富贵官宦人家所用之物,把五光十色的贝壳、螺磨成薄片,镶嵌在黑漆地的器物上,显得富丽堂皇、熠熠生辉。这类漆盘基本不具实用性,只能盛放些干果之类,但正是这样才显示出主人的财力、社会地位,也可以让客人感觉到主人招待自己的热情。螺钿漆盘的装饰图案一般...
宋代景德镇窑人物雕塑水滴
相关描述: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而在古代文人的文房中,除了这“四宝”之外,还会使用诸多的文房用具,本文要介绍的水滴就属于文房用具中的一种。   这件景德镇窑青白釉人物雕塑水滴(图1),通高10.5厘米,底长7.3厘米,底宽5.5厘米,1975年安徽省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征集,现...
西藏雅砻文化节安徽分会场系列活动启动
相关描述:  本报讯  (驻安徽记者郜磊)9月3日,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政府和安徽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西藏雅砻文化节安徽分会场系列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   西藏雅砻文化节安徽分会场系列活动包括在安徽博物院举办“山南文物展”,在安徽省图书馆举办“安徽援藏成就展”“山南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山南书法...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