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6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阳台、地板、暖气,还有厕所 库哈斯革新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相关描述:     一般来说“当代”和“建筑师”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两大卖点,但库哈斯没有邀请建筑师来展示作品,而是把庞大的展馆变成了建筑博物馆,展览主题是“建筑要素”,包括门、地板、天花板、走廊,还有电梯、暖气和厕所。 (CFP/图)   阳台如今是被严重忽视的房屋部件,库哈斯的团队对阳台的文...
推荐给摄影师们的十大电影之《Blow Up》
相关描述: 《Blow Up》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托尼诺·格拉 / 爱德华·邦德   主演: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 莎拉·米尔斯 / 戴维·海明斯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意大利 /...
维姆-文德斯眼中的当今世界
相关描述:     “9·11” 发生后,维姆·文德斯用自己的相机抓拍下不少“双塔”废墟的画面,其中部分也出现在了新作《创造和平》中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除了拍电影,也写过不少书,如国内出过中译本的摄影集《一次:图片和故事》、谈《云上的日子》拍摄幕后的《与安东尼奥尼...
雅各布-帕布斯特:在iPad上读两小时书,然后上班
相关描述:     由于搬到纽约时间不长,又日渐习惯了电子阅读,雅各布说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纸质书籍,办公室书架上以画册居多。   听说采访主题是书房与阅读时,artnet 负责接洽的同事非常开心,因为工作中的雅各布·帕布斯特(Jacob Pabst)总是很严肃,就像人们想象中标准的德国人那样。她...
维姆·文德斯:陌生的地方,熟悉的人
相关描述:   维姆·文德斯拍了大半辈子照片,大部分照片都是在他旅行时、或是在给自己的电影取景时拍摄的。他的行李里总是有一台全景相机和一个装满镜头的手提箱。“我不是那种到处按快门的摄影师,每个地方我都只拍一次。”他说,“因为全景相机一次只能拍四张,而且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就不再是照片了,是别的什么东西...
yangzi:电影对我摄影上的影响
相关描述:  Yangzi:大家刚才听林舒讲他他的摄影作品的时候有一个最艰难的部分是摄影本身不能通过多媒体来观看,完全不能够感觉到一张照片的魅力或者深刻、深度,但是他没有讲他的作品是手工银盐呈现的,我今天也讲摄影。因为我这个展览里面是我跟林舒都是用相纸来呈现作品的,但是他刚才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纯粹的...
当代艺术家库奈里斯 用物质转化为艺术
相关描述:     库奈里斯作品《无题》   “艺术家总有一些元素是重复的”   1969年,库奈里斯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第一次用咖啡粉来做作品。1988年在法国的一次展览里,他用上了1.4万杯烈酒。毫无疑问,材料自然带来的气味对观众产生了强烈冲击。“力量感”、“流动性”、“戏剧感”,一直以来,...
执迷于肖像画的四个人
相关描述:   他不愿自己的作品被看成是一种象征   陈丹青是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巅峰人物,而且可能是最关心文化身份问题复杂性的艺术家。1953年在上海出生,1980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已轰动了艺术界。此后移居纽约18年,2001年回到中国。现为公认的重要知识分子之一,作...
为了持续的改变
相关描述:     当人们提到“改变”的时候,想到的会是什么?是彻头彻尾的颠覆,还是固执己见的粉饰?是人生不可重复的逆转,还是适者生存的妥协?不管人们想到的是什么,“改变”自身带来的变动和震荡是不可回避的,这种动荡感或许是短暂的,但也可能伴随接下来的各个阶段。在传统认知中,很难将“改变”与“可...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又一主题敲定:“放大”
相关描述:     左:策展人黄笃    右:策展人杨心一   今日,从策展人黄笃那里了解到,由黄笃、杨心一策展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策展思路已敲定,主题将围绕的“放大”展开。这是继王林策划的“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之后,公布的平行展项目中又一新的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放大”...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又一主题敲定:放大
相关描述: 左:策展人黄笃 右:策展人杨心一   今日,从策展人黄笃那里了解到,由黄笃、杨心一策展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策展思路已敲定,主题将围绕的“放大”展开。这是继王林策划的“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之后,公布的平行展项目中又一新的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放大”,意大...
意大利十位著名女星肖像摄影
相关描述:   维尔娜·丽丝Virna Lisi非常美丽高雅,还主演过好莱坞的影片。(《意上》杂志供图)   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影星,真正代表了意大利之美。她赢得了两次奥斯卡大奖,她所参演的最成功影片有《烽火母女泪》、《意大利式结婚》、《香港女伯爵》等。(《...
囧囧地迎接中国电影的类型片时代
相关描述:  2012年的贺岁电影档大戏连篇,竞争激烈,有意思的是《少年P的漂流》、《王的盛宴》、《人在囧途之泰囧》三部片的遭遇,李安对自己拍的《少年P的漂流》的预期很低调,知道这是偏向文艺类型的片子,很难和大片比拼,但结果还不错,尤其是中国的票房竟然超过美国,说明中国的电影市场却是已经很大,对某些...
卢西亚诺·托沃利:纪录片是为了还原真相
相关描述:     卢西亚诺·托沃利      纪录片《海洋》     12月4日,20 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进入第二天。著名导演、纪录片《海洋》摄影师卢西亚诺·托沃利成为当天的焦点,他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简短专访。   出生于意大利的卢西亚诺是当今世界最有名的纪录片摄影师之...
荣念曾:在艺术世界里观察社会
相关描述:  荣念曾,一位思辨能力超强的老人,被认为是“香港文化教父”。梁文道在他的引导之下才走上写评论的道路,并认为“我们这一代的香港年轻人都受到荣念曾先生的极大影响”;林奕华初出茅庐便成了他的“小跟班”,直言“荣念曾是我开启智慧的明灯”;他也是杨德昌一直以来“很感激的朋友”,因为刚拍电影时,荣念...
陈建中:摄影,说一个当下的故事
相关描述:  伊芙·阿诺(Eve Arnold)等了15年,终于在1979年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完成了她一直梦想的“终极采访”。前后两次共五个月的拍摄给《生活》杂志提供了一个专题,还出了一本画册《在中国》。前言中,她提及了很多采访时的情景和感受,其中有一段提到了她与陪同的新华社同行关于摄影主体与表现的...
英国摄影大师克莱夫·巴达的光影世界
相关描述:  在“大师掠影——克莱夫·巴达2012摄影作品回顾展”开幕当天,克莱夫·巴达几乎不像一个摄影师,表现得既谦逊又节制,讲话时双手缺乏表现力。直到翌日聊起摄影,他才恢复了从容。   作为专注于捕捉古典音乐人影像的摄影师,这种谦逊和节制也许有独特的意味——长期在歌剧院、音乐厅、排练场这些场合...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的影像魔术
相关描述:   梦境般的威尼斯:《Vedute》 图片来源:巴黎-北京画廊   与时下许多追求胶片“时尚”的年轻人不同,以摄影师身份工作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人让-弗朗索瓦·赫奇耶(Jean-François Rauzier)反而是在新时代的数码技术中获得极大的创作灵感。赫奇耶开创了“超维摄影”(H...
漫步云上的日子
相关描述:   来自IWC万国表的全新柏涛菲诺自动腕表展现至简至雅风格,重现60年代生活之美。含蓄优雅、和谐大方,正是这些特质令柏涛菲诺自动腕表一直备受欢迎。它堪称沙夫豪森的谦谦君子,赢得了众多爱表人士的青睐。它抛却华美的外饰,总是轻声细语述说时间。一如雨后的柏涛菲诺小镇,悠然行走其间,犹如漫步云...
持相机的主角—关于摄影或摄影师的电影
相关描述:         在电影被发明之后,很多摄影家也拍摄电影,比如1920年代的曼·雷,1970年代的威廉·克莱因,1990年代的辛迪·雪曼。不过他们的影片大都是先锋电影或政治电影,因为题材敏感或禁忌而很难被公映。同样的,一些电影导演也拍摄照片,比如德国的维姆·文德斯,比如伊朗的阿巴斯。可以说...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