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52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什么样?
相关描述:贝产于海,殷商时能够千里迢迢运到中原地区的海贝数量极其有限,后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天然海贝(正、背)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海贝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就用仿制品来代替,有了骨贝、蚌贝、玉贝、石贝、陶贝等的出现。▌骨贝(正、背)▌蚌贝(正、背)▌西周...
中国人为何偏爱玉?
相关描述:玉人 商晚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黄金有价,玉无价”一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常见的看法,大部分人都认为玉比黄金更加具有价值。但是纵观世界其它各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虽然他们也非常喜爱玉石,但相比来说,黄金的价值更被众多国家所认可。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亚的诸...
《诗经》中的玉文化(上)
相关描述:玉文化是中国有特色的文化,尽管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了古玉,但都不象我们中国人那样重视玉器,并且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玉器的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从古代文献中大量玉文化资料的存在即可证明。玉文化的研究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实物和文献资料。玉文献资料...
兰若碧玺 一江碧水映碧玉
相关描述:云南独龙江碧玉缘起很少有人知道云南的独龙江。用一句话概括,这里是云南最偏远、原始、神秘和最难到达的地方。独龙江位于云南、西藏、缅甸交界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作为“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之一,独龙江是除了人们熟知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外而独立存在的,被称为“第四江”,这条江从西藏察隅县...
2018西泠秋拍:姑酌彼兕觥 商晚期青铜宁矢觥赏析
相关描述:此件青铜宁矢觥是殷墟晚期王侯级礼器,原为英国伦敦柯尔(Cull)旧藏,出版于1939 年沃尔特·波西瓦·叶慈(Walter Perceval Yetts)所著的《柯尔藏中国青铜器(The Cull Chinese Bronzes)》,第三八页摹写觥之铭文并加以说明,图版第九存留整器影像。1...
2018西泠秋拍推出两件罕见拍品:双龙同存 君家同览
相关描述:《扁舟载鹤图》和“青铜宁矢觥”,一件是清宫旧藏的书画,一件是商晚期的青铜酒杯,似乎没有交集的两件拍品,却因“龙”联系在一起。“真龙天子”与“龙图腾”都是曾经的遥不可及,而今,这两件高级别的拍品将同时亮相2018年西泠秋拍,引起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得遇双龙同存,君家同览的拍品,实为幸事。201...
玉韘到金韘背后的那些事 ——首次发现的商周金韘品赏
相关描述:图1 芮桓公墓金韘图2 妇好墓玉韘 图3 芮公墓玉韘​韘,又称为“决”,是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器具。因为弓箭的弦很细,拉曳时会磨伤手指,将韘佩戴于大拇指上,可免去手指疼痛之虞。韘在商代便已出现,考古发现的韘多为玉质,本文介绍的这件是金质韘(图1),在商周考古中是第一次发现,出土于陕西省...
朱中原:思旧录(四)
相关描述:梁启超的“与妻书”新发现梁启超书迹,中国嘉德拍卖今年春拍推出的梁启超《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梁启超“与妻书”不但在中国韵文史上是一篇杰作,而且书法也堪称佳妙。梁氏“与妻书”,已经打破了旧式的纯诗词的文体局限,兼有诗词歌赋及散文诸种文体特征,且文词在新旧之间,融合了旧体文与新体文、旧体诗与...
三星堆青铜文明是否源自巧家
相关描述:  三星堆文明的发现是令人震惊的。它巨大的青铜器具那精美的纹饰、环扣,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亘古的誓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并将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上千年。但它的青铜器具的原料来自何处,一直是个谜。几年前的科学考察,终于将三星堆神秘莫测的青铜来源与云南省一个名叫巧家...
殷墟发掘90年: 一代代考古人和汉学家为之痴迷
相关描述:考古学家与中学生对话,讲述殷墟发掘的背后故事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观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妇好墓​本报记者  李  雪  文/图90年前,1928年10月13日,史学家董作宾带人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挖下一铲浮土,正式揭开商代都城的一角,为长达90年的殷墟发掘拉开序幕。90年后,2018年10...
张小筑:洹水汤汤 叩问殷墟—“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在河南安阳开幕
相关描述:10月13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阳师范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的“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开幕式在河南安阳举行。九十年前的今天,1928年10月13...
张小筑:阅不尽,是殷墟——“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侧记
相关描述:自1928年10月13日挖下殷墟第一铲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岁月的动荡沉浮还是炮火中的漫长跋涉、抑或是海峡相隔殷墟在梦里,考古学者探索殷墟的脚步却始终未曾停歇过。九十年过去了,于2018年10月13开幕,为期2天的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如同一次对殷墟考古的检阅,大会上50余位学者做了主旨报告...
殷墟妇好文物在安阳展出
相关描述:  目前,“凤归大邑商——殷墟妇好文物安阳故里展”正在安阳博物馆展出,共展出文物474件。 1976年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妇好墓,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 考古学界吁设“中国考古日”
相关描述:  来自海内外的考古学专家学者13日相聚中国考古学“摇篮”殷墟所在地河南安阳,呼吁将90年前殷墟第一次科学发掘的10月13日设为“中国考古日”,以纪念和传承中国考古学的伟大传统。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当天在安阳举行,海内外200余位从事考古学、历史学、...
何勇海:“寓教于博”也是博物馆的使命
相关描述:  “不参观博物馆,以后考试都难得高分!”今年高考众多涉及文物和历史的考题,让一些家长和学生发出感叹。不过即使参观了博物馆也未必拿得到高分。记者随机采访了50余位高考考生,超过8 成孩子表示,中小学期间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博物馆一日游”,但多是“转一圈”,写篇日记就完事。国家博物馆发布的《...
文博类节目的创新路径探析 ——以《国家宝藏》为例
相关描述:  摘 要:2017年12月底,一部云集国内9家顶级博物馆和27件镇馆之宝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开播前两期,移动端播放超过2000万次[1],豆瓣评分高达9.4。《国家宝藏》将厚重悠远的历史背景进行个性化解构。采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现文物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价值,节奏轻...
学考古的央美教授:一块泥土被古人玩出了生命!
相关描述:  我们讲的这些东西都是非常久远的故事,在那时候“中国”这个概念还没有出现,那么这些东西和今天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   陶 鬶 的 故 事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朋友们晚上好,我是郑岩。我以前学的是考古学,现在在中央美术学院教美术史。   20世纪初,以...
玉中三玦 :耳饰之玦
相关描述:  认知古代器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器物的名称。器物的定名,依据形态和用途,我们一般可以给予它一个公允的名称。在不得要领时,还可以由文献找出一些依据,更可以由自名得到确认。但对于一些特别的器物,它的名称也会存有一些争议,也会有错名或重名现象。本文涉及的是器物的共名问题,用途不同,却共享一个...
良渚 :5000年文明并不遥远
相关描述:  经国务院审批,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作为5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规模宏大...
抓不住的殷人“小辫子”
相关描述:   妇好墓出土短辫人   殷墟横跨洹河两岸,自1928年以来,考古学家已在这里发掘出丰富的殷代文化遗存。妇好墓位于殷墟中心小屯村北略偏西百米处,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侧,规模中等,未经盗掘,随葬器物极为丰富。根据地层、随葬器物形制、铭文及其与甲骨卜辞的参考比对,发掘者认为此墓属于商王武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