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83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宋哥窑盘赏析
相关描述:     明代《宣德鼎彝谱》载:“宣德三年,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 但哥窑至今窑址尚未发现。哥窑一直是考古学家、古陶瓷学家和收藏家重视、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哥窑瓷器非常珍贵,传世稀少,据统计全世...
五大名窑之宋官窑龙纹圆洗
相关描述: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官窑,现称“汴京官窑”,亦称“北宋官窑”,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
甲骨文传承的中华基因
相关描述:  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地下出土的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经济生产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史研究价值。从1899年发现至今,经海内外学者们近120年来前赴后继的探索,甲骨文中反映的殷商文化奥秘逐渐揭开...
创新技艺呵护好甲骨文这块“心头肉”
相关描述:  甲骨文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瑰宝。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整理和研究甲骨文的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而墨拓是甲骨文整理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日前,“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的甲骨文墨拓工作顺利完成,其中近年来的技艺创新在拓印文字与保护甲骨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记者就...
用创新技艺呵护好甲骨文这块“心头肉”
相关描述:  甲骨文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瑰宝。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整理和研究甲骨文的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而墨拓是甲骨文整理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日前,“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的甲骨文墨拓工作顺利完成,其中近年来的技艺创新在拓印文字与保护甲骨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记者就...
天津博物馆推出“博物馆慕课课程”
相关描述:  为了方便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利用新媒体发挥博物馆的社教职能,创新社教模式,日前,天津博物馆推出“博物馆慕课课程(MOOC)”,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博物馆文化。登录天津博物馆官方网站,点击公共教育-校园基地-第二课堂,即可在线观看“慕课课程(MOOC)”...
从愙斋到梅景书屋: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
相关描述:  清代,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几大家族最为著名,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   苏州博物馆秉承“继承、传播、弘扬苏州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社会使命,实施“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继去...
【雅昌快讯】苏州博物馆推出年末特展“梅景传家”:讲述吴大澂、吴湖帆家族的收藏故事
相关描述:   2017年12月16日,“梅景传家——清代苏州的吴氏收藏”在苏州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的“烟云四合——清代苏州的顾氏收藏”之后的又一次清代藏家系列展览,展览展出了以吴大澂、吴湖帆祖孙两代所收藏的古玉、书画、碑帖等珍贵文物,共计132件(套),讲述了又一个文人世家的传承与递...
院体浙派之外 青藤居士徐渭的写意画风由何而来?
相关描述:  徐渭的“写意花卉”源于明代中期崛起的吴门画风与贯穿整个明代的院体浙派画风。明代中后期的画坛几乎为吴门与浙派所统摄,画家们非吴即浙。徐渭出生时,虽然沈周已去世12年,但是文徵明、唐寅、仇英均尚在。文徵明去世时,徐渭已38岁,此时的吴门画派正是如日中天,在文徵明的带领下牢牢把控着文人画家手...
《赵孟頫书画全集》在京发布
相关描述:  本报讯  (记者连晓芳)12月4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故宫出版社与安徽美术出版社协办的《赵孟頫书画全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举行。   今年9月6日至12月5日,故宫博物院在武英殿书画馆举办了“赵孟頫书画特展”,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赵孟頫书画的艺术渊源、卓越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赵孟頫书画全集》首次亮相
相关描述:  本报讯(记者王岩)深受观众喜爱的“赵孟頫书画特展”昨天落下帷幕。同时,由故宫博物院主办、故宫出版社与安徽美术出版社协办的《赵孟頫书画全集》首次亮相。   此次武英殿书画馆的“赵孟頫书画特展”,分两期先后展出赵孟頫书画作品一百余件,主要为故宫博物院藏品,此外还有部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
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让甲骨瑰宝走出"深闺"
相关描述:  “过去学界对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的品相内容评价低了,其一些小的甲骨片放在有的博物馆就属于大片了,最大的一块牛胛骨通长48厘米以上,正反面有近百字,且涂朱,凝聚了大量历史信息。能够全面彻底整理研究这批甲骨藏品,真是既庆幸又深感责任重大。”提及这些年的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
天津出台新规保护文物 协同京津冀保护长城、运河
相关描述: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要求,全面加强天津文物工作,市政府日前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保护本市文物的同时,推动建立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机制,协同实施长城、运河保护工程。   建全市国有可移动...
先贤手泽:黄易的藏砚与砚铭
相关描述: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别署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善书画、篆刻,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   常言道:“将士爱马,文人爱砚。”古代文人写字绘画,必不可少的工具即是砚台,笔耕不辍,须臾不离,终生相伴,相处日久,必生...
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和“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丛刊介绍
相关描述: 北京画院学术研究系列丛书   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和“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丛刊介绍   2012年,北京画院正式成立了“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和“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了画院的研究功能,多层次的研究活动全面展开,并以展览、出版、讲座等形式将这些研究成果...
《护生画集》真迹展首次亮相津门
相关描述:  10月1日,由天津市文广局主办,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承办的《大爱无声——<护生画集》真迹展》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得到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杭州李叔同弘一大师纪念馆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作。展览展出文物近200余件套,系我市近年来最大规模地对...
设计点亮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
相关描述:  在日前结束的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上,设计的力量比往届更加凸显,设计与传统文化、非遗、工业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设计+传统文化   很多传统文化产品通过设计展现出了新的一面。在传统老北京玩具展区,一些老玩具经设计师之手焕发出新活力,不仅样式更加精巧,功能上也做了改进和完善,色彩艳丽的...
【艺界资讯】北京画院2017工作年会 总结两个中心五年硕果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五年前,北京画院成立了“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与“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五年来,这两个中心成为北京画院研究、展览和出版的学术后盾。   2017年,时逢北京画院建院六十周年、两个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为了总结两个中心五年来的工作和接下来五年的工作计划,一年一度的...
博物馆最后一公里:博物馆大排长龙为哪般?
相关描述:  公共文化场所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和表达了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成果。暑假期间,由于学生群体的增加与一些知名特展的举办,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出现了每天3至4小时排队的火爆现象。烈日骄阳下,虽然一些博物馆人性化地提供了遮阳长棚、自动喷淋水雾、大型风扇等降温设施,排队者中暑...
设计点亮北京文博会
相关描述:  吴嘉葆   在日前结束的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上,设计的力量比往届更加凸显,设计与传统文化、非遗、工业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设计+传统文化   很多传统文化产品通过设计展现出了新的一面。在传统老北京玩具展区,一些老玩具经设计师之手焕发出新活力,不仅样式更加精巧,功能上也做了改进和完...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