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6秒
所有结果54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现场 | 徐善循个展亮相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相关描述:徐善循的艺术是一场向内的修行,也是一次对东西方艺术边界的从容跨越。他手持手机,屏幕上是与创作看似无关的图像——这并非临摹,而是他独创的“参话头”:以一念为线索,让思绪与画笔如风筝般自由翻飞,却始终不断线。在他的画布上,具象与抽象模糊了界限,恰似“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他以二十载书法修行补足...
笔墨为媒 精神为魂 —— 泰州使者李俊以艺术架起中外文明对话之桥
相关描述:近日,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对中国画家李俊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盛赞其作品“是东方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交融的杰作”,以花鸟意象传递共生之美,成为连接中外的艺术桥梁。潘基文(左)与李俊及其紫藤画合影​潘基文(右)和李俊在一起李俊现任泰州市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数十年如一日扎根...
包伟锋《可能的真相》——高炀采访
相关描述:左侧图片:张洹与高场,中国美术馆,1997年(杨宏摄影)高炀采访2023年11月17日可以讲讲您在北京东村的经历吗?高炀:东村的第一年--我用才讲的是九一年开始的啊,因为当时住在东村的没有人做行为,也不懂这个:像我是美术学院毕业,就在东村办了一场个人的大展览,叫材料艺术展,是实验性的,有点...
上海嘉禾2025当代艺术专拍 | 「China·观墨」中国当代水墨
相关描述:雅昌拍卖图录APP同步参拍在全球化当代艺术体系中,水墨艺术曾一度被视为传统遗产的象征,而非前沿实践的领域。然而,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水墨运动”与九十年代的“实验书写”后,水墨艺术在观念、媒介与语言层面上完成了深刻转型。「Jiahe Times」2025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的第三板块—...
雅昌专栏 | 朱浩云:人物不输山水的傅抱石
相关描述:在笔者眼中,尽管傅抱石(1904—1965年)的绘画艺术以山水著称,尽管他的山水开宗立派,所作的人物画是为山水服务,但笔者认为,他的人物画一点都不输山水,若是以自己个人的偏好,傅抱石的仕女、高士更能夺人眼球、摄人心魄。傅抱石1943年《湘夫人图》立轴尺幅105.2×60cm(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从刘守信的创作实践说起
相关描述:来源:上海艺术评论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的话题由来已久,重视写生并注重在现实中获得精神资源的实践者日渐式微。从自然物质的形态中求形的准确,更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照,获得精神力量的积累和提升,这种境界在历代绘画中非常显眼。相反,在我国的绘画领域里不增反减,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虽然对传统经典作品的...
笔墨为桥,和韵共生——观李俊花鸟画有感
相关描述:文/鸠山由纪夫展卷品读李俊先生的花鸟画,于笔墨氤氲间,我读到的不仅是东方美学的雅致,更是中国国画艺术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以及它作为文化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温柔力量。这位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以“书画同源”为根基,将中国篆隶书法的筋骨融入丹青笔墨,让传承千年的花鸟题材,在当代语境中绽...
杨冬江、张熙:当代乡村社会美育的内涵、路径及意义探析
相关描述:摘  要:乡村美育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主体性错位、乡土性丧失、碎片化实践等问题。“乡村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或“乡村艺课”,应避免用纯艺术或城市化审美过多介入乡村,乡村美育应改变以往乡村“被帮扶”、“被灌输”的主体错位,充分发挥村民和乡土文化的主体...
【对话】孙含露:路琼《金镜》系列——幻象与觉知的边界
相关描述:金色从来不仅是颜色。在漫长的文明中,它被铸造成权力的重量,被捶打成信仰的光晕,最终凝结为人类对完美的集体想象。此次展览中的“金镜”,正是对这一想象的祛魅与重构。假山、荷花,将自然驯化为美学符号,在此被置于一个不容置疑的金色空间,它同时具备两种相悖的特性:作为“镜面”,它诚实地映照出画家的内...
研讨会现场十七丨红梅:在苏州博物馆“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相关描述:仰望神性与生命观照——策划《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记众所周知,杨飞云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油画艺术家和教育家,他的油画在古典主义风格艺术的探索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从而为真正形成具有本土生命力的中国油画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杨飞云在油画探索上辛勤耕耘了多半个世纪,新世纪伊始,...
墨韵绘就黄渤海,候鸟翩跹入画来
相关描述:来源:书画频道本次展览由五十余位书画频道中国书画研究院专家共同创作完成,作为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的重要实践,展览以中国书画艺术语言重构文化遗产的视觉叙事。五十余位研究员历时经年精心创作,每件作品都凝结着艺术家对文明瑰宝的深刻理解与艺术转化。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时间积淀与艺术智慧。展览作品呈现多元...
雅昌现场&视频 | 文明的对话 生命的问答:徐冬冬二十四节气抽象绘画学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10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文明的对话 生命的问答——徐冬冬二十四节气抽象绘画学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主大厅开幕。文艺界、教育界、科技界等百余名代表出席开幕式。本次学术展通过首次完整呈现画家徐冬冬教授50载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150多幅代表作品,特别是首套中国抽象节气...
“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刘中冰雪熊猫与万里长城系列作品的家国情怀
相关描述:“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刘中笔下的冰雪熊猫与万里长城系列,以独具匠心的艺术语言构筑出深远的东方意境。画家巧妙将国宝熊猫的温润憨厚与长城雄浑苍劲的冰雪风骨相融合,在墨色氤氲间营造出“北国冰封,熊猫傲雪”的诗意画卷。这种意象组合既延续了中国画“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又以当代视角重构文化符号——冰雪...
“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刘中“冰雪熊猫”题材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收藏价值
相关描述:刘中笔下的冰雪熊猫,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开创了中国熊猫题材的新境界。他将熊猫置于冰雪琉璃世界中,通过水墨交融的笔触,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的写意精神,又以晶莹剔透的冰棱雪色构建出澄澈纯净的视觉诗学。这种创作不仅突破了传统熊猫题材的温润意象,更在素雅色调中暗含东方哲学“虚静澄怀”的审美追求,使憨态可...
“此中:竹与园的互观”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相关描述:10月26日,“此中:竹与园的互观”展览与观众见面。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在展览前言中表示:“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新的转化与创造是各国艺术家都十分重视的课题。”本次展览正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构建了一个“互观”的框架,不仅是“竹”与“园”在视觉和精神上的...
“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刘中作品传递的“中的精神”
相关描述:刘中笔下的熊猫,正是“中的精神”的生动写照。他突破传统动物画科束缚,以拟人化手法将熊猫置于山水意境与人文场景中,既保留其憨拙本真,又赋予君子之德——黑白色泽的辩证统一暗合“阴阳调和”,圆融体态传递“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其作品常以竹林明月为衬,通过熊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天人合一”的哲...
薛永年:烟霞气 物外情——石云诗书作品展暨石云品画诗集出版座谈会
相关描述:薛永年刚才看了石云先生的自书题画诗,觉得诗和书法都很有味道,题画诗表现了物外情和烟霞气,书法则苍雅自然而不张扬作态。前些时间薛国喜先生来电话,约我出席这个活动,座谈石云先生的题画诗。现在的画家中,能写题画诗不太多,鉴赏批评画的学者,能写题画诗就更少了。在这个情况下,出版并且讨论石云的题画诗...
“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刘中笔下的“第十三生肖国宝大熊猫”
相关描述:刘中被誉为“中国画熊猫第一人”,其笔下的国宝大熊猫之所以被赋予“第十三生肖”的文化意涵,源于他通过艺术创作将熊猫从生物形象升华为精神符号的卓越实践。在技法层面,刘中融合中国传统水墨的晕染技法与西方造型艺术,以灵动的墨色层次塑造出熊猫憨态可掬的立体形象。其作品既保留宣纸上笔墨氤氲的东方韵味,...
王端廷谈徐善循“心象绘画”
相关描述:心象画到底是什么画?画的灵魂又是什么?今天,墨谷美术馆就带大家一起来跟随王端廷老师的这篇  《情与义的交织——徐善循“心象绘画”的品格》,一起来深入了解徐善循老师的绘画作品。王端廷,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学者,自由撰稿人、策展人、独立艺术批评家。曾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1997—1998...
宋明远东方海洋美学与西方海洋美学的光影对话
相关描述: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宋明远东方海洋美学与西方海洋美学的异同,探讨其在光影与色彩处理上的独特艺术语言。通过宋明远与西方艺术家透纳、莫奈的作品对比,揭示东西方海洋美学在哲学基础、表现技法和审美追求上的根本差异。研究发现,宋明远的东方海洋美学以“天人合一”为哲学核心,在光影表现上追求含蓄内敛的意...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