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57秒
所有结果88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把艺术品当股票 注定会瞎眼摸大象
相关描述: villa haisse 美术馆外观 杜曦云和馆长在何晋渭作品前 馆长walter收藏的柏林墙 馆长心爱的伊夫·克莱因作品。背后是汉斯·哈同的绘画   2012年8月下旬的初秋,北京还是很闷热,气温33℃左右。这种较为高温的湿热正如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一样,即疲软又高温...
大地空间首展韩天衡书画篆刻
相关描述: 韩天衡篆刻作品  《蒸蒸日上》   “韩天衡书画篆刻展览”昨天在上海“大地艺术空间”主展厅对外展出,这也是大地艺术空间的开馆首展。   “大地艺术空间”位于赤峰路上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三楼,由画家何百明等人筹划数年之久,主展厅约600平方米。何百明表示,除了策划主办一系列高品质的艺术...
内德科·索勒克夫:当艺术成为通向相对主义的道路
相关描述:  “事物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柏拉图《泰阿泰德篇》)   后现代艺术家从微观(个人的)和宏观(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于抵制普遍性、现成的朋党派系以及宏大的叙事怀着真正的热情,如果他们因此而广为人知,那么内德科·索勒克夫(Nedko Solakov)...
新绘画中国绘画艺术打开一扇新窗口
相关描述:  前卫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各种现代主义艺术的代名词。二十世纪80年代,以马塞尔▪杜尚为始作俑者的观念主义大举进入中国艺术圈以来,这种迷恋观念意义、不拘于传统的艺术形态成为当时的艺术先锋们力求突破中国传统艺术格局的旗帜。到了二十一世纪,前卫艺术已经渗透了中国艺术的每个角落,在与中国特有的历史、...
中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逻辑
相关描述: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与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19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目光从主观感知的世界延伸到主观无法感知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新技术革命、社会结...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
相关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是公认的,也是不容回避的。为了更好地阐释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本节先将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作一梳理。   ▸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后来广泛运用在美国的艺术中,被用来称谓一种大众流行的艺术现象。波普艺术...
大地艺术的启示与局限
相关描述:  提要:在大地艺术充满神秘主义的作品中,真正的救赎是缺席的。大地艺术带给我们的不是实际的救赎,而是萨满式的癫狂。  后期维特根斯坦虽然重新转向表述性语言,但他对终极实在的拒绝本质上是一种失语症的表现
“从现代出发”的策展阐释
相关描述:引子   回望20世纪最后20年到今天的艺术进程,新时期以来的艺术实践至少从两个方面对中国本土的艺术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一是全面引入了新型文化质料,即西方自印象派以来现当代艺术的实践经验,在“自发状态”中被中国的艺术家们所使用,并在当代的美术学院和艺术生态迅速成规模扩散,在知识层面基本...
场域中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相关描述:  引言:“场域特定艺术”一词来源于日语,在英语里也有一样的词Site-specific Art。但是在中国或对大多艺术家来说这还是一个生僻词。从字面上理解,是为了特定的地点而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在计划与创造此类艺术作品时把地点和现场环境的因素纳入考量。特别提出来这个词“场域特定艺术...
得色第八期活动推出解析当代风景摄影话题
相关描述:  活动题目:《看风景的人——当代摄影视野下的风景摄影》   活动时间:2012年9月1日14:30   活动地点:得色空间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东区站台中国大院内(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对面) 活动海报   2012年9月1日,得色影汇第八期活动将邀请高岩、葛霈作为嘉宾为大家解析...
“从现代出发”的策展阐释
相关描述:  引子   回望20世纪最后20年到今天的艺术进程,新时期以来的艺术实践至少从两个方面对中国本土的艺术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一是全面引入了新型文化质料,即西方自印象派以来现当代艺术的实践经验,在“自发状态”中被中国的艺术家们所使用,并在当代的美术学院和艺术生态迅速成规模扩散,在知识层面...
《鲜红•树祭》-记忆中的河流
相关描述:  在五柳园区伫立的《鲜红•树祭》,是被艺术家重新诠释的生命。   艺术家乔迁的大地艺术《鲜红•树祭》昨天的在安徽五柳景区开幕式,我有幸亲历。园区环境清幽,属于原生态保存完善的旅游度假园区,游人稀疏、居民朴实;穿越一片小树林后,河道与小平原忽地在眼前开展,一株株因大旱而干枯的大树上包扎了...
关于《鲜红•树祭》的评述
相关描述:  我代表主办单位《雕塑》杂志社来祝贺乔老师的大地艺术展成功开幕,看见乔老师的作品我引发了几点思考,从1990年之后艺术创作由风格性探索转向社会学的关注,这种社会学的关注里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地艺术,艺术家开始更多的关注自然,有一个英国艺术家海泽,他做的一个著名作品叫做《双重否定》,他在...
《鲜红•树祭》
相关描述:  8月16日,《鲜红•树祭——乔迁大地艺术展》在安徽宿州五柳景区开幕。艺术家乔迁以大片沼泽地上的枯树为载体,包裹红色的棉布,形成生命血脉的形状,把自然环境、宗教仪式纳入创作之中,表达作者对自然与人类生命关系的思考。这是艺术家向生命的敬礼!该作品将持续展示半年,经过阳光、风、雨、雪的磨砺,...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里的童话故事
相关描述:黄然邀请当地的农民与学生,带领着小动物进行一场童话般的游行双年展、三年展本意是指每两、三年举办一次的艺术展览,一般在艺术界也特指国际顶级大型展览。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双年展都会成为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品
读《和风艺志》
相关描述:     认识潘力是在5年前,他送来自己刚出版的著作《浮世绘》,书中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令我难忘。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对日本美术做过如此精彩的解读。更为难得的是,他的文字很好,读起来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艰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灵动之气。我当时就希望他能就日本美术有新的著述。今天,他的...
浅议综合绘画教学
相关描述: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西方绘画艺术出现了严重偏离传统的情况,艺术家的观念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艺术材料的关注与思考直接影响了绘画艺术面貌的变化。艺术家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认识到媒介材料的审美价值及内在的精神文化意义。艺术家充分开拓他们的想...
叶志豪:“漆”为媒,介入的艺术”
相关描述:  眼前,并非昔日所见与油画在写实功夫拼个死活的漆画,亦非以往熟知匠人手中一味强调工艺性的传统漆器……正在逵园艺术馆展出的《漆计划·ING———叶志豪“漆”艺术展》上,艺术家叶志豪让观者看到了一种以“漆”为媒,介入日常生活的艺术。   亟待突破漆性的“工艺味”   漆,在中国是一种非常...
陈源初:简言古典现代和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古典艺术Classic Art指的是从希腊开始并繁茂昌盛的写实艺术,虽经过中世纪沉寂,但到文艺复兴再度繁荣发达,乃至成为西方学院派的固定标准,成为西方艺术屹立于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色。古典艺术的特征是写实,美学定义是美。   现代艺术Modern Art自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亨利·摩尔:将雕塑语言推至最单纯
相关描述: 尽管我对雕塑的兴趣由来已久,但真正触动心灵的是由几次不错的展览所引起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的《亨利·摩尔雕塑大展》,几乎与此同时,北海公园露天展出摩尔的12件大型室外雕塑作品。这次展览,使我加深了对雕塑的关注。   我曾经掐着手指头细数西方雕塑史上的大师,如...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