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428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任伯年《牡丹孔雀图》现身嘉德2016年秋拍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收藏了一批任伯年的作品,这批作品大都经徐邦达引荐,从钱镜塘处所收。初期接触时,馆院方对于任画的真伪问题表示担忧,钱镜塘随即表示凡经其手的任画,如不真,即退。并刻“钱镜塘鉴定任伯年真迹之印”钤于其所藏任画之上,以为记证。一院一馆现藏的任伯年作品...
“嘤鸣姑苏”——张祚远书法展在苏州明·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9月24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安徽分院、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嘤鸣姑苏”——张祚远书法展在苏州金鸡湖畔李公堤四期文化创意街区明·美术馆开幕。   张祚远先生,1948年出生,祖籍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安徽省萧县,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安徽分院特约研究员。本次书展张祚远携...
匡时夏拍捧出800件藏品
相关描述:     北京匡时2016年夏季拍卖会于9月21日在北京昆仑饭店拉开帷幕,届时推出六大专场、800余件拍品。9月21日至22日为预展期,9月23日举槌开拍,拍卖将为期两天。   “直心道场”——五台山人藏珍专场中,几件文雅、清逸的“小品”别具乾坤。估价为70万至80万元的齐白石刻“直心...
【雅昌带你看展览】“故宫藏历代书画展”最后一期:晋唐宋元领衔的国宝书画
相关描述: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   2016年9月6日,“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正式开展,展出21幅书法珍品及47件稀世画作。“故宫藏历代书画展”自2008年4月21日在武英殿开展,共分为9期,分批展出故宫博物院藏难得一见的书画作品。   馆藏展向专题展的过渡    《...
敦煌撷珍之书法艺术:汉简、遗书 芝索二圣故里
相关描述:     敦煌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谁也不会想到,在尘封千年的藏经洞里,在茫茫戈壁的烽燧遗迹中、在散于敦煌民间更多的“草圣”传说里,涵盖了包括敦煌汉代汉简书法、张芝、索靖书法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其数量之巨大、书...
世间收藏乌木者凤毛麟角
相关描述: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爱好收藏,无疑是一种雅趣。当下收藏书画、玉器、瓷器,甚至明清家具者众多,而收藏乌木者却是凤毛麟角。   从一根称之为“木祖”的乌木开始,我不仅认识了赣鄱之滨的丰城,还有乌木收藏家罗细权。对于一位造访者,底蕴深厚的丰城,俨如沉积在赣江的乌木根部,需要用心去发掘与考...
“破”与“立” ——关于现代书法的一点思考
相关描述:  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两级三跳,由乡土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然后快速发展为信息社会。现代化把一个习惯于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业小天地里的乡下佬变成了一个一刻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全球性大社会的运转相配合的角色。与此相应,代代相传的文化,它不断地改善发展着,日新不已。这就要求我们文化上有一种自觉,费孝通认为...
书法创作-追求展厅文化还是回归生活美学
相关描述:  目前的各类大型书法展览中,展出的多是大幅作品,巨幅作品也不少见。事实上,书法作品从明清以来以大幅竖式长轴居多,主要为适合古代的房屋高度。当代书法创作延续这种传统,恰好适合了现代的展厅模式。这类作品通常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但并不太适合一般的家居张挂。然而在为展览而创作的惯性引导下,许多...
书画国宝与泡沫
相关描述:  当今书画市场,打假之举不绝,涉假官司不断,媒体疾呼不止,赝品依旧横行。   为什么?书画国宝起泡沫也!   不知泡沫,不挤泡沫,打假无用,立法难禁。   本文剖析书画国宝泡沫产生之根本原因,直点书画赝品之死穴,还书画艺术市场之真实面目。   问题:鉴定极难,国宝多伪   书画...
妄鉴王羲之《雨后帖》与歪批怀素《自叙帖》
相关描述:  王铁先生《也谈怀素<自叙帖>(续)》(见《书法》2008年第4期)一文,洋洋万言,重申了赞同台湾李郁周关于怀素《自叙》(故宫藏墨迹本)“文彭摹本说”的观点。但是李、王两人立论的根据多属赝品,笔者已撰文《吃药<晋唐小楷>与误判<怀素自叙>》,详析其误鉴《旧拓晋唐小楷》之事,现再谈王文中《...
怀素《自叙》墨迹(清宫旧藏本)鉴考
相关描述:  唐代僧人怀素所书《自叙》墨迹(清宫旧藏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件著名的狂草作品,其书体如急风骤雨,游龙惊蛇,历来受到书家的推崇。这一件《自叙》墨迹曾经北宋苏舜钦家藏,卷前有六行草书因纸张破碎,由苏舜钦自写补成。虽然人们大多认为这件苏补本《自叙》墨迹只是传世的摹本,而非怀素书法真迹...
书画经典展中的非经典因素
相关描述:  承友人告知,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难得一见的“书画经典展”,展出了故宫博物院及该馆的一百多件古代书画经典作品,于是专程搭机赴沪参观。在万米高空翻阅当天报纸,忽见一则介绍上海博物馆经典书画展的图文报道,乘兴阅读之后,不免扫兴。报上发表了一件书画展中的经典作品:北宋欧阳修的行书《灼艾帖》,并称...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真伪鉴定与赝品失误度
相关描述:  宋徽宗赵佶书《草书千字文》卷,泥金云龙笺本,纵35.1厘米,横1172厘米,辽宁博物馆藏。   此草书卷于1988年7月27日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书画鉴定专家组巡回鉴定中被鉴定为:“真迹精”。⑴   徐邦达先生评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说:“此是徽宗晚年真迹,笔法劲健流畅,稍学怀素,也不...
张旭《古诗四帖》辨伪
相关描述:  唐张旭《古诗四帖》草书墨迹,是一件赫赫有名而又争议极大的古代书法,梳理这件草书名作的种种乱麻,将是一件既困难又有意义的书法艺术鉴定趣事。   张旭《古诗四帖》墨迹,色笺纸,纵29.5cm,横195.2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辽宁省博物馆所编《辽宁博物馆藏书画著录·书法卷》(辽宁...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真伪鉴定与赝品白翻黑
相关描述:  书圣王羲之传世书法在形式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代的临摹复制品,白纸黑字;一类是历代翻刻的碑帖拓本,黑底白字。前者如传世极有名的《丧乱帖》、《神龙兰亭》等传世墨迹,后者如《集王圣教序》、《十七帖》、《定武兰亭》等等传拓本。相比之下,墨迹本未经刻拓,较能传真,而且勾摹复制困难,产量较少。...
唐代书法“法”的思潮与全面构建
相关描述:  唐代书法兴盛,不仅出现了欧、褚、颜、柳,创作了楷书的绝世经典,创造了狂草的浪漫洪流,而且在篆书、隶书、行书、书法理论以及与书法有关的诗文方面都取得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成就。   曾在隋做官的欧阳询、虞世南在唐初李世民建立弘文馆后都在馆中教授书法,并成为唐初杰出的书坛领军人物。弘文馆的设...
《旧拓晋唐小楷》辨伪与《怀素自叙》问题
相关描述:  《旧拓晋唐小楷》(安思远藏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原来是和怀素《自叙》(故宫藏墨迹本)风马牛不相干,只因拓本上的一方收藏图章“赵氏藏书”,吸引了几个人大做起关于怀素《自叙》墨迹的鉴定文章,一时声名鹊起。   首先对这方“赵氏藏书”印文给予关注的是台湾学者王裕民先生,王氏发现...
规矩从心 清峻尚法 简评何滌非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书法之“法”,不仅是一种书写的技巧与方法,更是一种书写的“规矩”。这种“规矩”,一方面指向“法”,另一方面指向“理”。黄宾虹曾提出“入乎古理法之中”与“超出古理法之外”的艺术观点。就书法艺术来说,“古理法”,直指的是书史本身。书法艺术因其历史延续下来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一种特有的本质特色和...
宋高宗赵构:政治艺术两不误
相关描述:  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宋徽宗赵构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
在文物面前 除了拍照还能做什么?
相关描述:  博物馆能否拍照,一直以来都是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观众参观体验。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要不使用闪光灯,不使用三脚架和自拍杆,在故宫拍照都是允许的,而且博物馆本身也鼓励观众多拍照,这样可以把文物信息带走,带给自己的家人,带到...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