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434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世间本无“刘锡敕”
相关描述: 《刘锡敕帖》拓本(左)与墨本(右)   钟银兰、凌利中先生的《“从法帖中双钩”——析〈刘锡敕〉〈功甫帖〉墨迹钩摹的性质》一文将晚近不为大众所知的《刘锡敕》推上前台。然而,《刘锡敕》这一名称是否确切?从文献学角度看,苏轼起草的这道敕书并非“刘锡敕”,其首行“敕承事郎刘锡”六字也非原文所...
论《功甫帖》墨迹本正是安岐著录本
相关描述:  陈萧羽(台湾地区书画研究者)   读《中国文物报》2014年元旦刊载的钟银兰、凌利中先生署名论文:《从法帖中双鉤——析《刘锡敕》、《功甫帖》墨迹鉤摹的性质》(以下简称《从》文),笔者就两位研究员证伪《功甫帖》的方法,以及证据的有效性,提出商榷。对这件《功甫帖》墨迹本的真伪问题,本人声...
众说纷纭《功甫帖》辨析
相关描述:  近日,有关《功甫帖》真伪的学术讨论似乎愈演愈烈,多位业内人士和爱好者从各自角度对《功甫帖》的鉴定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今对部分观点进行一些归纳汇总,以飨读者。   吴斌:如何看待苏轼真迹《功甫帖》上骑缝印的形态?   何谓骑缝印?纸纸、纸绢或绢绢连接处钤盖的印章。骑缝印固然有形态完美的...
书画鉴定中的误区:挑毛病鉴定法
相关描述:  在其他几篇文章中,李跃林采用了公认的苏轼真迹局部,采用图像对比的方法,显示《功甫帖》中上博所指的各种“瑕疵”、“赘笔”、“不自然”都是苏轼真迹中点画的常态,在书法这个本体研究之外,赵华的《古代刻伪章的高手》经过深入比对,确认了安岐藏印为真,同时破除了徒手伪印逼真的神话;康耀仁以沈周为例...
明代宁波艺术品收藏
相关描述:  明代是艺术品市场颇为兴盛的时期,尤其是江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经济,一度引领了整个社会的鉴藏风气。如杭州、苏州和嘉兴等,都是艺术品收藏十分火热的城市。也产生了一批收藏大家,如大家熟知的项元汴、董其昌、张丑、李日华等,他们对这一地区的收藏活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宁波离浙...
苏轼《功甫帖》的形态特色与比较
相关描述:  近日读到单国霖先生的文章《形体极相似气韵却不畅》(以下简称单文)。单文中对新出现的《功甫帖》的一些字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认为“大部分笔法较为丰润流畅”,同时又认为一些非常细致的点画特征,不合于苏轼的笔法,因而推断《功甫帖》是一件摹写或勾摹本。这些单文认为“别扭”的特点,则是由于摹写者...
那些年被人们神话过的伪印高手
相关描述:  古书画作伪由来已久,随之带动了书画印、鉴藏印的作伪,不乏有个中高手几欲“乱真”的传说。这种“乱真”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一直缺乏图像比较研究。笔者在赵孟頫书画研究中注意到这一现象,并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手段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统计清理。这些清理结论以及图像处理方法有助于鉴藏者直观理解书画上印鉴作伪...
为什么碳十四测定不能用于古代书画材料的年代鉴定
相关描述:  近日《功甫帖》的真伪引发热议,很多热心藏友建议取样检测碳十四即可轻松解决,也有回复说因为藏品珍贵,所以收藏方不愿意损坏藏品,更有报道说美国有专门的仪器只需要用棉签在墨迹上轻轻擦拭,就可以判断是其年代,等等。这些说法基本都不靠谱。   先看碳十四是如何检测文物年代的。   碳十四是碳...
如何看待苏轼真迹《功甫帖》上骑缝印的形态?
相关描述:  近日拜读钟银兰和凌利中两位先生联合署名的《从法帖中双钩——析<刘锡敕><功甫帖>墨迹钩摹的性质》一文,对文中某些部分,尤其是骑缝印一节,颇感困惑,撰此小文,求教于方家。   两位专家在文中明确指出,《功甫帖》墨迹钩摹自嘉道时期的《安素轩石刻》。从鉴定逻辑上来讲,如墨迹能够触碰到更早的...
瓦萨里名画
相关描述:  自从1966年被洪水损毁后,乔尔乔·瓦萨里的《最后的晚餐》被分成了5个部分,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48年后的今天,由于新兴技术的出现,这5部分再度重逢。近日,一直资助该画修复工作的美国洛杉矶盖蒂基金会宣布:“首次成功地将这幅画拼接在了一起,使这幅历经沧桑之作恢复原貌。”   瓦萨里...
瓦萨里名画《最后的晚餐》有望修复 曾被洪水损毁
相关描述:  自从1966年被洪水损毁后,乔尔乔·瓦萨里的《最后的晚餐》被分成了5个部分,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48年后的今天,由于新兴技术的出现,这5部分再度重逢。近日,一直资助该画修复工作的美国洛杉矶盖蒂基金会宣布:“首次成功地将这幅画拼接在了一起,使这幅历经沧桑之作恢复原貌。”   瓦萨里...
竹雕臂搁蕴含文人志趣
相关描述: 明代竹雕臂搁   臂搁,曾经是古代文房中一件极具欣赏价值的文案用具,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在古代,“秘阁”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秘阁”一名后来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   在未发明纸笔以前,国...
《最后的晚餐》有望修复 恢复原貌
相关描述:  自从1966年被洪水损毁后,乔尔乔·瓦萨里的《最后的晚餐》被分成了5个部分,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48年后的今天,由于新兴技术的出现,这5部分再度重逢。近日,一直资助该画修复工作的美国洛杉矶盖蒂基金会宣布:“首次成功地将这幅画拼接在了一起,使这幅历经沧桑之作恢复原貌。”   瓦萨里...
聚焦《功甫帖》真伪风波
相关描述:  2013年12月31日,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办公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刘益谦神情疲惫。在谈及近期遇到的《功甫帖》真伪争议事件时,这位新理益集团董事长数度情绪激动地从皮质沙发中起身,找烟点上。   刘益谦的办公室空间宽敞明亮,一堵以透明金鱼缸为主体的墙面将他的办公...
《功甫帖》考辨献疑
相关描述:  《功甫帖》墨迹本九字二行:“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去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5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此后关于此帖的真伪问题便有不同的声音。   《安素轩石刻》(左)与拍卖本中的“甫”左边   《功甫帖》墨迹本九字二行:“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去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5000多...
艺术品市场:暖冬仍是冬
相关描述: 黄胄《黄腾的草原》   从2013年秋季拍卖会的结果看,各大拍卖公司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艺术市场而言,这意味着市场的暂时回暖,还是寒冬已经过去了?   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相较2012年而言,已添了些许暖意。   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陆续落下帷幕,从成交结果上看,都取得...
2014《故宫日历》:陕西国宝级文物华美亮相
相关描述:   2014年《故宫日历》(1 /3张)   到了年底,日历又开始近入人们视野。然而,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多元化,日历也开始成为被边缘化的物件。2014年《故宫日历》却来了一次逆袭,成为很多人的心头爱,同时还为陕西人带来了一次惊喜,因为在2014年《故宫日历》中,除了展示故宫藏品外,还...
2014《故宫日历》:快走踏清秋
相关描述: 华胥   2014年恰逢农历甲午年,生肖马。马是人类驯化历史悠久、关系密切的家养动物,不但在传统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也成为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兴衰聚散,贤才伯乐,边塞骑射,征战家国……马寄托了古人的种种愿望、情感与道德。而围绕马这一主题,不但有丰富的艺术品和文物,李白、杜甫、李贺、...
《功甫帖》引学术和市场PK
相关描述:  就在上海博物馆的三位研究员于元旦当天在《中国文物报》上公布关于《功甫帖》真伪研究报告后,《功甫帖》买家刘益谦终于做出回应。前天中午,刘益谦针对此事做出的三度回应,名为“回归学术,回归理性”。   刘益谦在声明中表示,《中国文物报》的“研究成果”虽然是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的,但文章的标题、...
天机清放
相关描述:  北宋董逌在《广川画跋》中讨论李成的山水画艺术时有云:“营丘李咸熙,士流之清放者也,故于画妙入三昧,至于无蹊辙可求,亦不知下笔处,故能无蓬块气。其绝人处不在真形,山水木石烟岚雾间,其天机之动,阳开阴阖,迅发警绝,世不得而知也,故曰气生于笔,遗于像。夫为画而至相忘画者,是其形之适哉。非得于...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