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373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书法用墨,是这样调的
相关描述:  一、浓墨   古人作书多用浓墨,墨浓如漆,写在白纸上黑白分明,极其醒目。字迹清晰秀丽,神采外耀。浓墨易见其厚重、凝练、神韵尤佳,但非功力至深者不能达此妙用。清代刘墉有“浓墨宰相”之美誉,他博通经史,擅长丹青,墨迹临帖功力极深,他正是在丰腴、厚重的方面见其真力祢漫。   二、淡墨...
为什么“看不懂”山水画
相关描述: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在日前由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和传统山水画的永恒对话”讲座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邵仄炯讲述了欣赏山...
观物之生
相关描述: 日日相呼 纸本水墨 40×18cm 2017年   在中国花鸟画坛,阴澍雨是近年备受瞩目的青年翘楚。其一路从学名校名师,学养传承交融南北风骨、刚柔并兼。他循主流正道研精究微,修习传统,画路作风端然雅正,并以领悟深透的“写意精神”切实践行“在继承中创造”。其创新进取之得,尤见于那些...
如何鉴定印泥的优劣
相关描述:  善用印泥的人选择印泥,就像善书者选择笔墨一样。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艺术效果。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所以购买印泥要注意,篆刻钤印或书画上用的印泥,并非是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文具店所售印泥因其质粗,油重,色浮,不能表达印章之本来面目。其实,它不是印泥而只能称为印色。因此,决不可...
进入化境的艺术创作
相关描述:  2017年7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艺超象外——邵声朗绘画作品展”开展,共展出邵声朗83件(套)绘画精品,这批作品去年底由邵声朗夫人汪均女士及子女秉承先生遗志,无偿捐献给省博物馆。   邵声朗(1931-2014)是“湖北画坛学院派代表”,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从1961年起考入...
水墨赋
相关描述:  缘起   水墨在中国始终都在场,只是常说常新,水墨并非没有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也并不是所有人对水墨都有认识、见识和开明,特别是新的水墨更是一种考验:   因为世有偏见,才锐意倡导真正水墨   因为世有盲目,才奋而彰显严肃水墨   水墨今日,争讼不已;研究水墨,绝非易事; ...
墨道山水释读
相关描述:  姬子的“墨道山水”作品,既有新颖别致的构成图式,又有引人深思的超然境界。   姬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习、创作中国山水画,历经传统笔墨风格到雪迹心源的冰雪山水,直至自定名的“墨道山水”阶段,迄今已近五十余年。墨道山水意旨实现山水画的新表现形式,拓宽山水画的表现空间,升华东方经典...
中国现代水墨山水画新技法(疙瘩皴)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先生为(砚边思考)题写书名。 (砚边思考) ——中国現代水墨山水画新技法“疙疙皴” 序 言   腰系几支秃笔走南闯北,怀揣半瓶子墨水到处挥洒。瞎老婆生个秃儿子,自己不夸谁夸。   我的(疙瘩皴)现代水墨山水画新技法自问世以来,众说纷...
“庞均的艺术”厦门行掠影
相关描述:   中国水墨画讲究“笔法”、“墨法”乃是自然,它是水墨的灵魂。然,画论中无论谈及“笔法”、“墨法”、“设色之法”均涵盖了绘画之普遍哲理。故可视“笔墨”之论为油画中的素描因素--黑、白、灰层次,即“明度”因素,有时可借用为油画中油彩厚薄之“肌理”元素为“笔法”。   王原祁《雨窗漫笔》...
融汇中西·兼收并蓄——穆家善的艺术思辨
相关描述: 穆家善 《造化在我心耶手耶》 217×277厘米 2011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穆家善位于北京东花市的画室,笔者见到从美国归来的华侨艺术家。旅居海外18年的他,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年轻,温文尔雅,健谈风趣,言谈举止中充满着创作的灵感。   观穆家善之作品,焦墨山水、大气磅礴。有跌...
至心一处,掌握“笔墨”精髓
相关描述: 戚学慧作品   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掌握“笔墨”的精髓,理解“笔墨”的内涵,是中国绘画创作的核心所在。如果认为学习传统是保守的、固步自封的,这种认识是不够深刻的。数十年来,笔者坚持向传统学习,一方面从中汲取了营养,另一方面也逐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道路,掌握了属于自己的绘画...
中国画名家工作室一一张建国导师课题班招生简章
相关描述: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是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设立的中国画专业学术机构,坚持龙瑞院长提出的“固本流远”的学术理念。其宗旨是:探寻中国画发展的大道根源,守正创新,会通履远,重彰中国画刚健日新、恢弘博大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常年举办“固本流远”中国画系列高研班,2017年特推出该系列之一:中国...
国画大师秘而不传的临摹要点,看这里
相关描述:  临摹是我们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方法,临摹注重于笔墨技法,是学习国画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学习山水画的人,只有通过临摹,掌握运用笔墨的基本技法,才能运用于写生之中。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临摹的一些技巧方法。   临摹通常有四个内容   ▼   1、对临   即面对着别人的画迹或印刷品,按其作品...
刘海粟:艺术叛徒还是中国文艺复兴大师
相关描述: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
黄宾虹的“三角弧”
相关描述:  有好事者想知道中国美术界中谁的知名度最高,于是在广州做过一次调查,得到调查结果前三名依次是徐悲鸿、齐白石和张大千。张大千和前两位相比,只能算作一半,他冲出了艺术界,但没有突破文化界;而徐悲鸿和齐白石不但在文化界影响巨大,在普通老百姓中甚至也做到了家喻户晓。   独步中国二十世纪书...
邵仄炯在中华艺术宫开讲 “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
相关描述:  【2017年7月2日,艺术家邵仄炯受邀在中华艺术宫举办讲座,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追捧。《解放日报》于2017年7月14日以《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为题报道讲座的内容精要,芊荷艺术空间官微第一时间转载分享】《解放日报》2017年7月14日第12版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调陈后回归
相关描述:  天津博物馆“清代前期绘画特展”自开展以来,因其展品之精、规模之大、展览形式之新颖,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及广泛的好评。历经一周的调陈布展工作,7月11日,展览以全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二期展品中新增50件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亮相展厅,其中包括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石涛《巢湖图》轴、王原祁《仿古...
【雅昌专栏】孙欣:不隔之隔 心画互文——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相关描述:   写生,是写活、写真、写意、写心。   那些落于纸面的痕迹都是有待释义的符号,被不同的艺术家编入自身系统进而获得不同的语义——艺术家充当了风景的过滤器,让我们无论如何看不到同一景色里两张完全一致的画面;而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面对同一景色,也会因为心境的差异而显现不同,如同语言学的惊喜...
谢永增的山水情怀
相关描述: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谢老师画面显现出的一种审美意境。和中国当代很多中青年山水画家相比较而言,他的画面意境有自己的个性,有他的风格特征。他画面中的审美意境,展露出的艺术精神,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浑茫虚远,这是他的山水画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整个的画面是很满幅的,首先是通篇的一种墨色,所以造成了...
“关山月和他的时代 ——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举办
相关描述:  6月27日至7月21日,“关山月和他的时代——20世纪中国山水画研究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变,社会形态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山水画,在中外文化碰撞交流和中国社会变革的语境中,也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程。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