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287条信息
- 卢乐群与当代书法创作
- 相关描述:
\邱振中\
从一九七○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掀起的书法热潮,使老一辈书家焕发出新的活力,使新一代书家逐渐为人们所知,同时也酝酿着风潮的巨大变化。
让我们试着说说这三十年书法风格的变迁。正如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所说的那样,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个时期艺术创作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904/n262326.html
2012-09-04 09:49:34
- “散物乡村”杨培江油画作品展
- 相关描述:
展览城市: 北京 - 北京
策 展 人: 刘北光 张宏
学术主持: 王明贤
展览时间: 2012-09-09~2012-10-05
开幕酒会: 2012-09-09 15:00
展览地点: 红子兰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 北京红子兰艺术中心
参...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830/n261080.html
2012-08-30 16:53:02
- 写在前面的话
- 相关描述: 艺术贵在体现一种生命情调,中国画尤其如此,中国山水画更甚。
陈一耕的山水画,给人朴面而来的感觉是,笔墨之间漾溢着苍茫雄浑之气,画面荡漾着由生命感受而来的内心意绪;这当然源于一耕的个人体验与领悟,他多年潜心于书法、篆刻、禅学,且老成深沉,以此入画,渐形成浑茫苍凉之气,点线笔划之间无...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828/n260078.html
2012-08-28 09:06:19
- 美必须是震撼心灵的
- 相关描述: 艺术创作的过程似乎是把一个零散的部件加以整合的过程。每一个零件起初都是零散的,是隐藏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的,当把它们抽出来抹去灰尘,再把它们加工进行整合后,一件有意思的事就会发生,后来你并不知道你将干什么,但当这些部件同时集在一起时就会使你自己也莫名其妙,为什么是这样,我为什么这样做,最...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820/n257950.html
2012-08-20 11:15:51
- 个性,艺术创造的生命
- 相关描述: 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以新语言代替旧语言不断向前演进的过程,新语言的诞生必定在视觉上造成一种陌生感,迫使人们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而才更显其不同寻常的魅力。当一种语言不断重复时,陌生感就会消失,因此,对新语言孜孜以求是艺术家生生不息的创造动力。青年画家王淼田就是这样一共艺术家,自踏入丹青之路...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815/n256774.html
2012-08-15 09:45:04
- 让艺术品说话,这是唯一可靠的边界
- 相关描述:
李 健
一
讨论艺术的边界问题,无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艺术”这个词本身所固有的含混性。
一方面,“艺术”作为一个概念,是伴随着人类丰富而漫长的艺术实践活动而历史生成的,带有显着的开放性。威廉斯(Raymond willia...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813/n256019.html
2012-08-13 10:31:40
- 从画法训练体系看中国画形态的拓展问题
- 相关描述: 绘画形态,第一层取决于工具材料,第二层取决于画法训练体系,第三层取决于思想文化。工具材料很具体严一点为好。思想文化很飘忽,从宽一点为宜。本文简要讨论一下第二层的相关问题。
欧洲绘画画法训练的基本手段是素描,这是一个高度成熟、自成系统的画法训练体系,欧洲绘画的基调受制于这一画法训练...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809/n255408.html
2012-08-09 13:46:35
- 几则评论
- 相关描述: 红色是对伤痕的表达,但它绝非表达单纯的肉体伤痕,而更主要的是表达视觉伤痕。伤痕,没有表达精神的痛苦,而是表达了图像本身的痛苦,确实,这些人体和植物,并没有被红色所痛苦地伤害,准确地说,这些人体和植物体是被红色所划破,红色划破了他(它)的平衡,划破了他(它)的平静,划破了他(它)的“自然...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807/n254920.html
2012-08-07 16:35:40
- 《素描与体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 相关描述:
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及内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为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单一的西方造型基础能否适应今天的中国文化全面发展的各种需求;随着当今世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基础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高校的大量扩招导致应试教...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801/n253305.html
2012-08-01 15:52:30
- 如何鉴定紫砂壶年龄
- 相关描述: 紫砂壶的风格特色,与其它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是共通的。书画、金石、玉器、织绣历来是分为多种层次的,最高层次当属于艺术层次,中低档次的属于普及层次。 艺术层次的工艺作品绝少匠气。紫砂艺师根据可塑性极好的砂料随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种造型,匠心独运,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同一时期的名工可以制出品...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730/n252597.html
2012-07-30 23:20:54
- 生命的书写
- 相关描述: 徐松将他的新作命名为“狂想曲”、“协奏曲”、“圆舞曲”、“霓裳(曲)”……令我最先想起的居然是音乐与音乐性。站在他的作品前,我们只须凝神屏气地去“倾听”,就会发现:这是一幅幅有“声音”的画,进而言之是一幅幅有“生命旋律”的画!仔细辨识的话,还可以发现:其中既有西洋的成份,也有中国的成份...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726/n251414.html
2012-07-26 10:58:21
- 探索工笔画创作的新语言
- 相关描述: 徐悲鸿先生曾说过:“中国的画家,无论是画中国画还是画西洋画,最好能掌握中国画的意境概括能力,同时掌握西洋画的色彩和造型能力。取长补短,时间长了,就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路来。”在多年的中西画学习中,我一直探索着一条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创作之路。把抽象的色彩感觉融入工笔画创作之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720/n249703.html
2012-07-20 11:26:33
- 第二代画家名家辈出 市场空间犹在
- 相关描述: 第二代画家很多,比如方增先、卢坤峰、舒传曦、童中焘、吴山明、刘国辉、姚耕云、洪世清、曾宓、孔仲起、姜宝林、何水法、卓鹤君、顾生岳、徐启雄、张华胜等。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但从艺术创新的角度,其中有些画家的艺术成就已然超过第一代中的一般名家。目...
-
http://news.artron.net/20120717/n248641.html
2012-07-17 16:58:41
- 素描艺术的表现方法,风格与发展
- 相关描述: 我想任何一个学画的人都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关键是素描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在谈素描艺术风格的时候,我们必须具备相当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处理能力。否则的话,素描的一些基本问题就会困绕着你,影响你的艺术发展。
在素描的表现方法里有明暗表现方法...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716/n248172.html
2012-07-16 14:44:05
- 造型体系与语言图式——谈油画风格的形成与表现
- 相关描述: 我在前年写了一篇文章《素描艺术的表现方法,风格与发展》里面谈了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关键是素描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也谈素描艺术的表现方法,这几年通过艺术实践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从众多优秀的画家作品中我找出许多艺术规律,我愿意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如果能对个别人有所帮助的话,我已经心满意足了,万...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716/n248171.html
2012-07-16 14:40:27
-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 相关描述:
图片说明:出自敦煌藏经洞的6-8世纪的写经。
有赖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现在可以看到超过2万件从5世纪到11世纪的写经,如此多的数量,保存了当时经书生们各种各样的字迹。
在这些写经被发现之前,这一类东西传世很少,流传下来的,都被视为唐代名家墨迹,非常珍贵,如故宫博物院...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20713/n247757.html
2012-07-13 14:30:13
- 文化失序与王中的“生命质询”
- 相关描述: 我们生活在社会结构和生存模式的整体转换之中。固有的价值规范和新生价值的出现,让我们正在年富力强之时有一种迟暮之感。我们知道,在一个消费为主潮的时代,知识分子非常明白只能在很有限的意义上定义他的自身的职业范围,降低为人类代言的普遍性自主愿望。但同时,这又是消费时代知识分子作为符号性生产的...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704/n245598.html
2012-07-04 14:21:26
- 真情坦坦复悠悠
- 相关描述: 自2005年12月举办“容我漫索·曾宓回顾展”以来, 曾宓先生的各种类型的个展便接连不断:“从前有座山”、“山水有清音”、“又一年”、“林间”、“一抹夕阳”、“书为宗”、“意之相”等,甚至一年有几个展出。由于展品的题材、形式、手法都在不停地变换,而且新意迭出,所以每次展出都能使观者眼目...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629/n244583.html
2012-06-29 16:30:42
- 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
- 相关描述: 每个时代的开始,人们拿着属于自己的灯,对空间的感觉如同掌控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像是从前我们的文明从来不曾制造过飞机,却带来了一种对天空、幅员、空间等方面的新认知,而我们竟然要求对此空同的完整拥有权。
有月亮的风景 38×46cm 油画 1950年
20世纪以来,先后到海...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20621/n243108.html
2012-06-21 17:09:30
- 学篆琐语
- 相关描述: 一
现在想来,我与篆书结缘并一发而不可收,其实是画虎不成的结果。
我学书伊始,完全是出于对书法的喜爱,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便遵循着“楷如立”的古训,先是从颜真卿《勤礼碑》入手,既而又写《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和《张玄墓志》。这样大约写了五六年的时间,但感觉进展不大,笔力软...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620/n242951.html
2012-06-20 16: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