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4秒
所有结果179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徐邦达:将中国古书画鉴定“科学化”的划时代学者
相关描述: 中国书画及文物鉴定界著名学者齐聚故宫 共贺徐老百年华诞   伴随着故宫建院85周年,紫禁城建成590周年的到来,我国享誉海外的书画鉴定大家和著名书画家、诗人徐邦达先生迎来了百岁华诞。7月6日,中国书画及文物鉴定界著名学者齐聚故宫,参加“研究与鉴定:徐邦达的意义——祝贺徐老百年华诞学术...
中国现存敦煌藏文文献七千余件 大多精品流散海外
相关描述: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中国藏学杂志社总编室主任黄维忠8日在此间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共计7092件(卷),大多数精品流散海外。   黄维忠在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藏学研讨会”上透露。   他介绍,由于敦煌藏文文献中的大多数精品流散海外,而且在上世纪前半叶在国...
澳法博物馆合办摄影术展 世界首部相机澳门最早银版相珍贵现身
相关描述:   由文化局澳门博物馆与法国尼塞佛尔.尼埃普斯博物馆连手共同主办的《凝光撷影──摄影术的发明暨中国澳门老照片》展览,于5月22日在澳门博物馆揭幕。展览将再现250件珍贵藏品,包括难得一见的世界上首部照相机,以及澳门现存最早的一张银版相片《南湾风光》等等。   今年正值摄影术诞生一百七...
文化展览为什么如此寂寞
相关描述:  国家图书馆在第15个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的“汉字:文化津梁中国奇迹”展览于5月10日落幕。与其同时开始的“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还在展出。   两个展览,是国家图书馆为社会公众精心准备的,然而却是寂寞的。   设在国图展览厅的“汉字:文化津梁中国奇迹”大型展览,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
最美邮票 《国家图书馆》成集邮者心中最佳邮票
相关描述:   昨日,第30届全国佳邮评选网络投票抽奖在汉举行,4.37万名集邮爱好者通过电脑摇号方式获得该活动的纪念封和纪念张。   票选结果显示,去年发行的《国家图书馆》邮票成为集邮者心中的2009年年度最佳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唐诗三百首》摘取优秀邮票奖,最佳设计奖和最佳...
Didier de Fays:帮助有才华的年轻人建立信心
相关描述:  Photographie.com创始人,“才华摄影基金”总监Didier de Fays先生 摄影:王江 延伸阅读:   “才华摄影基金”回顾展开幕 系首次登陆中国 编者按:    法国权威摄影网络杂志Photographie.com 由1996 年创立,至今已有十四年历史。...
“神经网络”展开幕
相关描述:     4月10日,丹麦艺术家 Henrik Drescher 绘画、装置作品展在搞艺术画廊开幕, Henrik Drescher长期住在美国,是个职业的插画家,他的作品曾经在《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滚石杂志》等刊登。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作品的种类丰富-包括书籍艺术、大...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组建南京古籍修复人才培训基地
相关描述:  3月24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在宁举办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座谈会。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图书馆、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和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建议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江苏省...
邻居陈丹青
相关描述:  2008年阴差阳错地和陈丹青做了邻居。或许有一些缘份,我们的画室都是位于北京今日美术馆隔壁的22院街艺术区,我住八楼,他在十楼。平日里偶有相聚,更多的碰面却是在电梯间内的狭路相逢。丹青和他的太太黄素宁女士都是十分正直,睿智而又纯朴的人,做事低调谦和而有真学问,深具大家的风范。看他常年穿...
百年广州油画展
相关描述:  由国家图书馆与广州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年广州油画展”,24日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拉开帷幕。   据了解,2008年12月,国家图书馆与广州日报社曾共同举办“古穗倩影暨粤港澳百年老照片”展,并在多地进行巡回展出,受到参观者的好评。为进一步宣传广州的历史与文化,著名油画家冯少协先生根...
18天考察9家博物馆 圆明园赴美找到数百老照片
相关描述:   图为工作人员在赛克勒博物馆查看《洛神赋图》   1月18日上午,圆明园管理处宣布,“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美国行”暂告一段落,工作人员在美国9家博物馆考察并收集到四五百张圆明园及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的老照片和图片,并发现一批由清宫流失的疑似圆明园文物。   圆明园将通过影像...
中日合作 4000余种中文古籍将“数字化”回归
相关描述:  日前,国家图书馆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签署合作意向书。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籍4000余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这些古籍将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上与读者见面。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是日本著名的汉学研究中心。在今年11月国家图书馆负责人访日期间,日本东京...
高仿《圆明园四十景》 将“现身”北京文博会
相关描述:  北京第四届文博会期间,已离开中国一百多年的清朝乾隆年代《圆明园四十景》会“现身”北京?答案是否定的。不过用具有4亿—5亿像素世界顶尖的数据采集的扫描设备,依然可以保证原作信息的全面采集,数字印刷让真迹完美还原。届时,民众可以用最专业的眼光去鉴赏这些被外国曾经掠夺走的国宝了。   北京...
北京地铁延展城市艺术新空间
相关描述:      穿红衣的时尚女郎、直立枝头的小鸟、清新扑面的怡人风景……29幅油画印刷品如今正“分乘”4号线地铁的两列列车,每天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与上上下下的四方乘客“偶遇”。季大纯、洪浩昌等6位画家参与的这一公益项目叫“车厢美术馆”,上月底由京港地铁和北京二月书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划...
摄影作品收藏必备常识与市场展望
相关描述:   人们常说的老照片,国际上大体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这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色调也比较丰富;而1953年之后,大部分相纸中加了荧光增白剂,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来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在中国,对老照片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比如著名的《老照片》丛书以2...
中国文字博物馆今开馆 ****题写馆名
相关描述:  中国文字博物馆·揭秘   今天,一期投资3.9亿元、由****题写馆名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开馆。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首个以文字为“藏品”的国家级博物馆。为传承中华文明辛勤劳作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字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门前玄鸟、碑林,天人合一   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一片绿地环...
地铁能否成为“移动美术馆”?
相关描述:   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的雕塑   自20世纪70年代始北京有地铁以来, 袁运甫创作的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壁画《天文纵横》、张仃创作的北京地铁13号线西直门站壁画《大江东去图》和《燕山长城图》等,成为首批在公共空间发挥艺术传播作用的作品。今天,随着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奥运支...
汉字与拉丁文在这里千年“对踞”
相关描述:  昨天,“竖排与横排——中文与拉丁文字版面编年史研究文献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展,以150余件中文、拉丁文文献印刷品,让观众阅读到文字的间隔、排布,体会版面上的文字艺术。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版面优美的作品     “这次展览主要是针对今天中国汉字版面的缺乏质量——既丧失了阅读的合理...
画稿用警车从上海护送到京
相关描述:  谁的画作,竟然珍贵到要用警车从千里之外的上海护送到北京?原来是中国动画片鼻祖“万氏三兄弟”在上世纪20年代留下的一批手绘画稿。   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组委会副秘书长、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告诉记者: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筹措,从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人民美术...
纸上宝石藏书票身价逐年上扬 投资方式有讲究
相关描述:  藏书票是贴于书籍里页或夹在书里的微型艺术品,曾经是画家文人把玩交流的珍藏。而版画藏书票在藏书票收藏中的影响力极大,享有“版画珍珠”、“纸上宝石”的美誉。那么,如何去收藏与投资藏书票呢?   近年来,一些收藏者专心致志地收集国内外藏书票,使得这一曾经在我国收藏界“消失”半个世纪之久的收...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