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6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顶级古籍修复专家 来鄂带徒传艺
相关描述:  昨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北传习所在湖北省图书馆揭牌,全国知名的古籍修复专家张平、张品芳将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该馆4名古籍修复人员传授技艺。   62岁的张平是原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组长,从事古籍修复近30年,曾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主持修复了馆藏《永乐大典》、《敦煌遗...
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恢复服务 建筑面积达28万平米
相关描述:  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05周年馆庆纪念日的今天,历经三年维修改造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9日上午9点全面恢复服务。至此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增加至28万平方米,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一度中断且最受欢迎的中文图书外借服务此次也被调整。之前在南区的中文图书外借室迁移至总馆北区一层西侧、北...
三万册古籍的乡愁
相关描述: 原北平图书馆藏《永乐大典》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 均为资料图片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北海公园西侧这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是国家图书馆前身北平图书馆的旧址,如今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所在地。70多年前,为躲避日军劫掠,3万余册珍贵善本古籍从这里辗转寄存海外。   ...
三万册古籍的乡愁
相关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北海公园西侧这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是国家图书馆前身北平图书馆的旧址,如今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所在地。70多年前,为躲避日军劫掠,3万余册珍贵善本古籍从这里辗转寄存海外。   70多年后,在这个院子的临琼楼内,1000册大书错落码放,把一张5米长的书桌铺得满满当当...
珍贵典籍重现牵出聚散悲欢
相关描述:  “盛世修典,和世存典,乱世毁典,末世忘典。”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先生对典籍命运与民族变迁之间关系的描述。近日,《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出版,正印证了这一观点。这套珍贵典籍重获新生,不仅是古籍出版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更是民族文明传承的有效途径。其中,典籍重新出版也牵扯出一段让...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展出 甲骨文首次入选
相关描述:   “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暨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出的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   12月3日,“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暨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开展。此次展出的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作为《本草纲目》的祖本来自河南私人藏家,是目前中国民间发现的唯一一部金陵本全本。   ...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意图摸底:期待寺庙藏家配合
相关描述:  18块甲骨静静躺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中,接受三千多年后的关注。   正在免费展出的“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暨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从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古籍文献中精选110余部极具代表性的古籍珍品,包含甲骨文、敦煌遗书、宋元旧拓、古代舆图、民族古籍和外文善本等,不少珍...
一册新发现《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
相关描述:   新入藏国图的一册《永乐大典》 张鹏摄   曾经流散海外的一册《永乐大典》近日入藏国家图书馆,使该馆收藏的《永乐大典》达到222册。专家学者认为,此册《永乐大典》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一项重要的珍贵古籍新发现。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共11095...
赵立凡谈陈亚莲画作
相关描述:  05年参观亚莲在人民大会堂的展览,首先给我的印象是老辣、大气、震撼,心潮澎湃,绘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她的画和人都很震撼,应该说将来我们中国的绘画艺术,应当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就寄托在亚莲这样的出类拔萃的后辈身上,亚莲的画,具有中国的传统的笔墨。在我们中国传统的笔墨当中,吸收了西洋...
王镛谈陈亚莲画作
相关描述:  陈亚莲画西藏和其他画家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她抓住这个题材,坚持画下去,而且十年如一日,非常的执着,这点非常令人感动。我们确实应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陈亚莲选择西藏这个题材,多年在西藏生活、作画、捐赠他们的小学,这些义举都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对汉藏两大民族的亲和,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都做出了自...
陈醉谈陈亚莲画作
相关描述:  我认为陈亚莲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年轻画家,是很好的一个榜样。   第一,她在思考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她在考虑人类在大工业以后,出现的有关环境的问题、人文的问题。她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那也许是整个地球上人类剩下的一个最安静的地方、一个对人类的、精神和对人类的身体有极大考验的地方。这个地方...
拍场火热保护堪忧 修复是个"烧钱"活儿
相关描述:  近年来,古籍善本在艺术品市场上持续走俏。据统计,从今年春拍的成交情况看,古籍专场成交额比去年秋拍提高约50%,总体成交率基本在75%左右。然而在一个个亮眼数字的背后,却鲜有人了解到当下古籍善本在保护和修复上的困境。     日前,国家图书馆启动了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项目。此项...
拍场火热 保护堪忧 修复是个“烧钱的活”
相关描述:  近年来,古籍善本在艺术品市场上持续走俏。据统计,从今年春拍的成交情况看,古籍专场成交额比去年秋拍提高约50%,总体成交率基本在75%左右。然而在一个个亮眼数字的背后,却鲜有人了解到当下古籍善本在保护和修复上的困境。   日前,国家图书馆启动了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项目。此项目是国...
“天禄琳琅”珍贵古籍属一级破损 将专项修复(图)
相关描述:   待修复的“天禄琳琅”古籍。 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待修复的“天禄琳琅”古籍。 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国家图书馆日前启动馆藏“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这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最大的一次针对珍贵古籍的专项修复项目。   “天禄琳琅”珍贵古籍是清代宫廷昭仁殿所藏...
天禄琳琅古籍将获修复 工作计划在5年内完成
相关描述:  国家图书馆日前启动馆藏“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这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最大的一次针对珍贵古籍的专项修复项目。“天禄琳琅”珍贵古籍是清代宫廷昭仁殿所藏宋、元、明本精华。清末民初,陆续从故宫散出。      待修复的“天禄琳琅”古籍。 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待修...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下)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上)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中)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西泠拍卖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脉,以中国书画、文房清玩、金石篆刻...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中)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上)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下)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西泠拍卖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脉,以中国书画、文房清玩、金...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上)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中)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下)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西泠拍卖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脉,以中国书画、文房清玩、金石篆刻...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首图开讲
相关描述:  8月24日,西泠拍卖公益讲堂首期《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将在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开讲。本期讲堂特邀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的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以名师亲讲加实物陈列展示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古籍装帧形式、古籍修复方法的专业知识。   西泠拍卖负...
中韩专家研讨北宋汝窑盏托
相关描述:  8月8日,关于一件天青釉花形盏托的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这件日本回流、今年嘉德春拍拍出571.5万元港币的盏托在拍卖时被标注为高丽青瓷,但其购买者、陶瓷研究专家毛晓沪认为该盏托是标准的北宋汝官窑珍品。由于流传至当下的汝瓷仅有约80件,多为博物馆所有,仅5件存于民间,因此在研讨会...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