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106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丝路精神—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优秀作品评选在浐灞生态区长安塔举行
相关描述:  4月20日-21日,第二届“丝路精神—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优秀作品评选在风景优美的西安浐灞生态区长安塔举行。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教授、广州美院学术委主任赵健教授、中国美协艺委会秘书长苗登宇教授、四川大学博导陈小林教授、中国商务广协副主任高峻教授担任终评评委。经过认真评选,最终...
【雅昌快讯】一个美国人,如何研究“在‘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国西南部的博物馆、美术馆现状及作用”?
相关描述: 座谈会现场   “一带一路”如今已不仅是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中国的强大及改革开放的大步迈进,“一带一路”在全球也引发一波讨论热潮,讨论点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其带动的文化发展也是一项“老外们”着重想了解的热点。   美国学者康书雅博士(Dr. Sophia Kidd),中...
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成都举行
相关描述:   4月14日,在四川大学美术馆,木版水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右一)在展览现场教授孩子制作简单的木版水印作品。   4月14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四川美术家协会和四川大学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四川成都四川大学美术...
西藏琼结河流域考古调查新发现众多文物点
相关描述:  (记者春拉)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系、山南市文物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对西藏山南琼结县琼结河流域进行为期三年全面考古调查时,新发现数量众多文物点,刷新了该区域已登录文物点数量。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专家陈祖军告诉记者,20...
考古逐渐走向大众 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相关描述:  对于公众来说,考古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而近年来被大家逐渐熟知的“公众考古”也正在发生变化。记者观察到,“公众考古”正从向社会推广、普及考古理念,转变为公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之中。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区场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0日,“2017年度...
从“高冷”走向大众 考古正在褪去昔日神秘面纱
相关描述: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宋宇晟)对于公众来说,考古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而近年来被大家逐渐熟知的“公众考古”也正在发生变化。记者观察到,“公众考古”正从向社会推广、普及考古理念,转变为公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之中。   10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发...
画院川军昂扬进发
相关描述: 吴哥古窟之印象(国画) 90×90厘米 2011年  戴卫  四川省诗书画院 阳春三月(油画)  100×180厘米 2015年 黄润生  成都画院   四川画坛的构成主要有三个部分,美术学院、美术家协会以及画院。其中的画院虽如雨后春笋,这些年来冒出了不少,光成都就以数十计,但...
李晓宇:从书院教育的角度看《书目答问》的编撰
相关描述:  《书目答问》在今天一般被视为目录学著作,其学术文化价值早已获得公认,自不待言。但是,《书目答问》的编撰与晚清书院教育关系密切,如果忽视或脱离书院教育的背景来谈《书目答问》,往往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是学术上的盲点。本文尝试将《书目答问》还原到当时书院教育的脉络中,重新审视其编撰意...
辽三彩螭龙双耳尊
相关描述:     四川大学陈德富教授在《古陶瓷收藏与鉴赏》中著述:“辽三彩是我国低温彩器中一个重要品种,辽瓷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独有时代特征,颇具艺术魅力,历来为我国人民厚爱,是辽文化的宝贵遗产。”   此件辽三彩螭龙双耳尊(见图),高17厘米,腹径12厘米,足径7厘米。敞口粗颈,壁厚体沉...
成都发现战国至秦汉乡镇遗址 保存完好
相关描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现场的发掘负责人杨波介绍,2017年6月至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对指路村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
四川现最早乡级实物陶片 这对考古研究者来说又是一个惊喜
相关描述:   四川郫县古城及周边处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考古发掘。3月6日上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在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附近发现一处战国秦汉聚落遗址。   这处距今2000多年的遗址中,不仅出土了古代“豪车”才配有的伞部配件“盖弓帽”,还发现了四川地区年代最早记录乡...
郫都古城周边出土 “X子乡”陶片
相关描述: 部分遗址航拍图   斧形鼎   1996年,郫都古城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郫都古城已成为当时古蜀人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昨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6月至10月,该院联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余...
考古发现成都保存完好的战国至秦汉乡镇遗址
相关描述:  新华社成都3月7日电(记者 童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现场的发掘负责人杨波介绍,2017年6月至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
成都发现战国至秦汉乡镇遗址
相关描述:  本报讯 近日,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发掘负责人杨波介绍,2017年6月至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对指路村遗址开展了...
四川出土年代最早记录乡一级基层聚落陶片
相关描述:  中新社成都3月6日电 (岳依桐)记者6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战国至汉聚落遗址(简称指路村遗址,下同)出土了一块双耳罐残片,上刻有“X子乡”字样,为四川地区目前所发现年代最早的记录乡一级基层聚落的考古实物材料。   据了解,指路村遗址距离宝墩文化时...
隋唐时期的窑口
相关描述: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
【雅昌专稿】“艺术城市”之四:成都,平淡中的暗流涌动
相关描述:  导言:成都作为当代艺术重镇,在近几年讨论区域艺术生态时,无论是横向与其他城市相比或是纵向与更早之前这座城市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而言,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点。  2017年,成都当代艺术生态在趋势上与前两年相比似乎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成都双年展的停办,蓝顶艺术节规模的缩小,大型的政府主导的当代...
【雅昌圆桌&专稿】“艺术城市”之四:成都,平淡中的暗流涌动
相关描述:  导言:成都作为当代艺术重镇,在近几年讨论区域艺术生态时,无论是横向与其他城市相比或是纵向与更早之前这座城市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而言,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点。   2017年,成都当代艺术生态在趋势上与前两年相比似乎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成都双年展的停办,蓝顶艺术节规模的缩小,大型的政府主导的...
铜仁万山考古出土大量青花瓷
相关描述:  近日,由四川大学和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工作组,在铜仁市万山区开展为期一周的考古调查时,发掘出了大量青花瓷残片等。   据悉,此次考古调查,主要是梳理万山与周边地区(锦江流域)的历史联系,厘清朱砂水银的历史运输路线,收集矿场内外的相关历史文物。经过连日勘探,工作组在遗产区地表...
【圆桌预告】雅昌年度艺术论坛之2017成都艺术生态
相关描述:   2017年,成都当代艺术生态在趋势上与前两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成都双年展的停办,蓝顶艺术节规模的缩小,大型的政府主导的当代艺术活动几乎很少。   相对不错的本土艺术机构在2017年有着一些调整和新的变化,如那特画廊关闭了实体空间,A4迁址麓湖启用了新的空间,千高原也迎来了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