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106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我这十年
相关描述:  少小爱画,半生从艺;中道出蜀,北上求学。十年磨砺,偶有所感;皆书于下,以此自勉。谨以此文祭奠十年的奋斗历程。  一、离家  2005年9月10日,天气渐凉。从商数十载,在今天谢幕。我收拾好北上的行囊去追寻我的梦想。家人送我到车站,离去的那一刻,五味杂呈,有太多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
四川大学“年画传承创新研修班”开展系列课程与讲座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11月6日,四川大学“年画传承创新研修班”开展为期近半个月的一系列课程与讲座。在此期间,研修班邀请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韩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宇,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主任孙冬宁,国内著名策展人、美术批评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鲁明军,文创营销专家、宇修公关公司...
“水墨颂中华 丹青绘雄安”——全国百名教授博士书画作品邀请展开幕暨雄安丹青书画院揭牌仪式
相关描述:前言  为庆祝雄安新区成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由中共雄县县委宣传部、雄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雄安新区雄县丹青书画院承办的“水墨颂中华丹青绘雄安——全国百名教授博士书画作品邀请展”即将于2018年10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在雄安新区雄县丹青书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  本次展览邀请的书...
让年画回归现代生活 ——中国年画创作营侧记
相关描述: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多彩民俗传统和深厚文化内涵,表达着人民群众对新年喜庆吉祥的美好祈盼。为助力年画重回现代生活,推动以年画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月3日至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四川省绵竹市人民政府...
百年老照片回家
相关描述:今天11月8日(农历十月初一),羌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羌年。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7号上午,作为羌族文化的腹心地之一的四川茂县热闹非凡,一场极具羌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羌年”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在古羌城上演,羌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祭祀祈福、跳萨朗、唱羌歌、喝咂酒,用最传统的方式喜迎...
“徐悲鸿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圆满举行
相关描述:2018年10月27日上午,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徐悲鸿与二十世纪美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隆重开幕。当天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分会场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举行了三场学术报告,主题分别是艺术思想史视角的徐悲鸿研究、徐悲鸿与民国人物研究、中外美术交流视域中的徐悲鸿...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四川地区初选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拉开帷幕
相关描述:10月27日上午,《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四川地区初选活动在充满诗意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仰止堂拉开帷幕。虽然因“成马”交通管制而出行不便,但报名选手的参与热度和关注度丝毫不减,400多名报名者一早赶到草堂,有序排队领取选手号牌。双胞胎、龙凤胎、祖孙、父子、母女、师徒等各种组合,年龄最小的...
周振华:作家书法应“有味道”
相关描述:近一时期,作家书法再涌热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的首度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10月13日在北京时间博物馆开幕。展览以笔记、诗词、对联等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实践。10月10日,“《马识途文集》北京首发式暨马识途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这次展...
作家书法应“有味道”
相关描述:近一时期,作家书法再涌热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的首度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10月13日在北京时间博物馆开幕。展览以笔记、诗词、对联等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实践。10月10日,“《马识途文集》北京首发式暨马识途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这次展...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开幕
相关描述: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蒙古国、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的220余个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开展对话和交流。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
中外考古学者力图复原中国古代文明“朋友圈”
相关描述:新华社成都10月23日电(记者屈婷 童芳 施雨岑)新的考古发现证实:在2000多年前,中国西南部与南亚之间曾通过一条或几条不太为人所知的路线进行交流。四川三星堆遗址大量的海贝遗存,进一步表明这一交流可能追溯到史前时代。  近年来,中国考古学者通过扎实的田野考古和新的科技手段,逐渐揭示出一个...
成都平原“演进史”:治水能力越强创造文明的能力越大
相关描述:  本报记者吴晓铃  环境究竟能对区域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成都平原从水患不断到水旱从人的“演进史”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logo  10月23日,记者从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获悉,成都平原曾经经历了一个气候干冷的过程,这使原本河湖纵横的成都平原有了更多干旱地带,居住在成都平...
四川大学“年画传承创新研修班”面向全国招生!
相关描述:  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是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传统文化的战略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发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有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四川大学将承办“年画传承创新研修班”(第一期、第二期)。本项目借助四川大学的师资力量、校内外的...
杨先生的“惊人之语”
相关描述:  我与杨福音先生在广州2010年底结识,至今约有8年,拢共见了四五次。后来去了浸会大学读书,除了偶尔回广州拜访,见面机会不多,常常通过永康兄联络,互通信息,拜读其文其画。   杨先生常有惊人之作,亦有惊人之语,我就捡要紧的说。在我看来,2009年的蓝色封面《杨福音画集》山水人物花鸟可称...
年画艺术创新 让年画“回家”——谈四川大学国家艺术基金《年画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相关描述:     年画学员 彭玉海《立秋》   年画这个“老古董”,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将其带回家?纵观当下,年画的社会生态空间十分尴尬。现在,有一群人聚集在四川大学,为年画涅槃苦苦寻觅,为年画回家——回归现代家庭探寻出路,推动年画这一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年画学员 陈刚 《立秋》 ...
高大伦:无心插柳—考古现场婚礼引发的公众考古盛宴—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讲座
相关描述:  为配合即将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组委会特邀6名考古学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从玛雅名城的“中国龙”到邺城“铜雀三台”,从“如虎添翼”的科技考古到“无心插柳”的发掘现场婚礼,从两座宋墓的故事到秦始皇陵的传奇……   这些讲座将于9月25日、26、27日分别在贵州大...
年画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结项
相关描述:  日前,由国家艺术基金、四川大学主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年画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目前进入项目验收结项阶段。   据悉,“年画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员共50人,分别来自全国10余个年画产地,涵盖9个省市。目前,年画培训学员根据课题组要求,每人提交...
偶然看到一本清代古籍,川妹子完成研究计划书将前往日本读博
相关描述:  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四川行”的22位志愿者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上岗”,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古籍普查工作。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的崔雪萍,今年又一次成为了志愿者,她与此次活动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在去年古籍普查过程中,崔雪萍偶然看到了《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书,她很感兴趣并潜心研究日本这一时...
广汇大讲堂第二期 颜晓军:书画鉴定如何明好坏、辨真伪
相关描述: 颜晓军:书画鉴定如何明好坏、辨真伪   书画作品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商品价值,有的更具备史料价值。因书画作品的功能性与珍贵性,历代都有复制或伪造的情况出现。因此,进行书画鉴定是理解、欣赏书画作品的基础工作。   广汇大讲堂第二期 颜晓军:书画鉴定例举 活动现场   掌握书画鉴...
【雅昌快讯】“梵影丹青——巴蜀石窟造像绘画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于高小华美术馆揭幕
相关描述: 开幕式现场   2018年9月8日下午,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梵影丹青——巴蜀石窟造像绘画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在位于西南民族大学的高小华美术馆正式开幕。   巴蜀大地上的石窟造像星罗棋布,规模浩大,在中国石窟群中独具特色。从魏晋南北朝至明清,陆续开凿了广元、巴中、夹江、...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