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057条信息
- 清代仿青铜器纹饰熨斗
- 相关描述:
熨斗,是现代家庭常备的小家电,但它却不是现代人的首创。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发明了这种用来烫平衣物的器具。据史料记载,熨斗最初在商代发明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人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行至今。
古人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
-
http://news.artron.net/20161021/n877579.html
2016-10-21 13:35:13
- 北京中拍国际2016年秋拍——詹凌驾先生藏文房笔筒专题
- 相关描述:
知名音乐家及制作人詹凌驾
艺术是相通的,跳动的乐符和素雅的笔筒,都是对“美”的诠释。
詹凌驾,为老一代音乐家詹伯伦之子,是知名音乐家及制作人。其作品有《死了都要爱》、《离歌》、《天高地厚》、《珍惜》、《分分秒秒》、《断了思念》、《爱像一首歌》、《可惜你不在》、《你愿意我愿意...
-
http://news.artron.net/20161021/n877551.html
2016-10-21 11:47:38
- 北京中拍国际2016秋拍推出詹凌驾先生藏文房笔筒专题
- 相关描述:
知名音乐家及制作人詹凌驾
艺术是相通的,跳动的乐符和素雅的笔筒,都是对“美”的诠释。
詹凌驾,为老一代音乐家詹伯伦之子,是知名音乐家及制作人。其作品有《死了都要爱》、《离歌》、《天高地厚》、《珍惜》、《分分秒秒》、《断了思念》、《爱像一首歌》、《可惜你不在》、《你愿意我愿意...
-
http://news.artron.net/20161021/n877523.html
2016-10-21 10:58:12
- 治霾不靠装置艺术
- 相关描述: 在雾霾面前,调侃或可舒解情绪,行为艺术或可吸引粉丝,但讽刺无用,斥骂无益,切实应对(包括实现转型、监督政府去作为)才是该做的
华北雾霾来势猛,10月才过两旬,已遭第三轮重度污染,北京气象局发布了5次黄色预警。世界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应时亮相,号为“无霾之洞”,据称每小时处理3万立方米...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1/n877519.html
2016-10-21 10:53:47
- 黄釉执壶是研究唐朝酿造业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 相关描述: 提到巩县窑,人们往往将其与著名的唐三彩联系起来,对该窑烧造的其他单色釉品种却言之甚少。实际上,巩县窑单色釉黄釉作品与唐三彩相比毫不逊色。其独具特色的釉水、粼波荡漾的色阶,是巩县窑单色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这一件黄釉褐彩执壶(见图),就是别具特色的巩县窑产品家族中的一员。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0/n877383.html
2016-10-20 22:45:30
- 酒船是古代文人雅士对船形酒具的称呼
- 相关描述:
(图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船形彩陶壶
(图2)银镏金摩羯酒船,1992年广西南丹县小场乡附城村虎形山北宋银器窖藏出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文物管理所藏。
(图3)明代犀角槎杯,上海博物馆藏。
(图4)清康熙犀角雕张骞乘槎杯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的器具百花齐放...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0/n877207.html
2016-10-20 13:33:41
- 黄釉执壶是研究唐朝酿造业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 相关描述: 提到巩县窑,人们往往将其与著名的唐三彩联系起来,对该窑烧造的其他单色釉品种却言之甚少。实际上,巩县窑单色釉黄釉作品与唐三彩相比毫不逊色。其独具特色的釉水、粼波荡漾的色阶,是巩县窑单色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这一件黄釉褐彩执壶(见图),就是别具特色的巩县窑产品家族中的一员。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0/n877023.html
2016-10-20 08:31:59
- 宋代曾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 相关描述: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0/n877021.html
2016-10-20 08:31:25
- 黄釉执壶是研究唐朝酿造业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 相关描述:
执壶
壶底
壶把手
提到巩县窑,人们往往将其与著名的唐三彩联系起来,对该窑烧造的其他单色釉品种却言之甚少。实际上,巩县窑单色釉黄釉作品与唐三彩相比毫不逊色。其独具特色的釉水、粼波荡漾的色阶,是巩县窑单色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这一件黄釉褐彩执壶(见图...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10-20 07:47:00
- 古人用什么来熨衣服 难道也有熨斗吗
- 相关描述:
熨斗,是现代家庭常备的小家电,但它却不是现代人的首创。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发明了这种用来烫平衣物的器具。据史料记载,熨斗最初在商代发明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人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行至今。
古人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0/n877011.html
2016-10-20 07:32:46
- 明代墓葬出土张献忠大顺通宝
- 相关描述: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9/n876814.html
2016-10-19 11:53:43
- 中国外销银器价格比较亲民 几万元能买到好品相,两三千也有交易
- 相关描述: 日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其展出的一批外销银器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它们不但技艺水平高,而且样式丰富,也不乏趣味性。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中国研究中心的学者冯韦斯特介绍说:“中国人使用银器,可能更多地来自‘时尚与潮流’的需求,这与西方不同,在西方银器被作为财富的象征,是上层...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9/n876791.html
2016-10-19 11:06:09
- 闫珩 我的装置语言是辅佐绘画的
- 相关描述:
艺术家 闫珩
在进行采访的时候,闫珩问我可否将写完的稿子发给他。这几天我在南京,他在成都,写完稿件发送给他,很快就有了回复。他更加精细的梳理了自己的采访内容,修改的两处位置,都清楚的用棕色标示出原有的内容,用红色字体显示出修改的部分。又一次看到了闫珩对待细节的认真态度...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8/n876390.html
2016-10-18 13:08:38
- 美国艺术家Jessica Stockholder个展:客人都挤进了餐厅
- 相关描述: #FormatImgID_0#
Venue: Mitchell-Innes & Nash, New York
Exhibition Title: The Guests All Crowded into the Dining Room
Date: August 25 –...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7/n876140.html
2016-10-17 17:58:10
- 元明清香炉的市场价格稳步攀升
- 相关描述:
上周去一个朋友家做客,看到他摆放的倒流香,特别有味道。
龙形香炉上香之后,烟就像流水一样,从上面流下来,看起来就感觉是这条龙一直在吞云吐雾!
朋友说:沉香有一种魅力,散发出来的清香还能让人放松心情,能让他更清醒的活着。
如今,熏香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
-
http://news.artron.net/20161014/n875444.html
2016-10-14 10:01:57
- 景德镇陶瓷大学井冈学者、艺术文博学院院长李砚祖教授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
- 相关描述: 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井冈学者”、艺术文博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砚祖文章《物化的“国学”》。
附:《物化的“国学”》 全文。
物化的“国学”
传统工艺包括很多内容。在手工业时代,人类为生活和生产制造的用具、工具多是手...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3/n875019.html
2016-10-13 09:05:23
- 现代看建窑肯定是“曜变”最珍贵 但宋代人可能觉得“乌金”才是第一
- 相关描述: 宋徽宗点评称“盏色贵青黑”,古陶瓷研究者楼钢就此认为——
建盏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毫无疑问是兔毫盏,然而还有乌金盏、油滴盏、鹧鸪斑盏、窑变盏……“建窑器胎土、釉子、制作工艺不变,产生出来的器具外观却千变万化,不相雷同。”面对大致相似但又千变万化的建盏,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家楼钢介绍...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2/n874799.html
2016-10-12 15:01:56
- 青铜簋的发展历程
- 相关描述: 簋(guǐ),是盛放已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很似现在的饭碗。其基本形制为敞口,圆腹,圈足,无耳或二耳。但在不同的时期又出现和流行过三耳簋、方簋、弇口簋、四耳簋、方座簋、三足簋等。簋是重要的礼器,在商周时代它同样是象征贵族身份高低的指示物。据《礼记》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簋是以偶...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1/n874523.html
2016-10-11 21:52:02
- 建盏:世界陶瓷史上的杰作
- 相关描述: “器为茶之父。”茶具与茶亲如父子、密不可分,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茶具的演变史。“茶色白,宜黑盏。”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时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而与建茶相匹配的黑釉瓷的代表——建盏成为宋代最好的斗茶器具而名重一时,并作为贡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独享至高无上的尊荣。
盏因茶而兴...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1/n874311.html
2016-10-11 11:19:30
- 吴昌硕《富贵神仙寿石图》现身保利拍卖青岛首秀
- 相关描述: 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龙头,保利拍卖居然有能力在一个拍卖季在6个不同的城市举办大拍,所以光是为了参加一家拍卖行的秋拍,我们大概就要来回的飞行上万公里了吧。不过令人佩服的是,保利拍卖在六个城市所举行的拍卖会各有特色,所以一圈跑下来,丝毫不会有重复的感觉。保利北京是一个拍卖“大门户”,高端而...
-
http://news.artron.net/20161011/n874293.html
2016-10-11 10: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