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057条信息
- 先入为主和以入为出
- 相关描述: 拓宽视野,博览群书,在众多人的“想法”中分析、筛选、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想法。此可谓“先入为主”而后“以入为出”也。
众所周知,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下,不管是图像还是文字,其含义、暗示和象征都可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和特定的语境,对图像或文字的理解和诠释出现...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22/n1007681.html
2018-06-22 11:12:25
- 彩陶:人类童年时的艺术珍宝
- 相关描述:
歪脖子陶罐,鸟型纹饰,造型别致。
颈部镶嵌了12颗白色小石头的浅色陶罐,属于齐家文化,出自武威。纹饰向下延伸,完整覆盖器皿。胚体光洁,光滑。
2002年,笔者曾经写过一篇甘肃彩陶的文章;16年后,再次写下关于甘肃彩陶的故事。当年采访了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部负责人;而今天,采访...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16/n1006988.html
2018-06-16 11:05:00
- 【雅昌专栏】张辉:文震亨《长物志》的“雅俗”论与明式家具
- 相关描述:明 文震亨 抛开细致的文本考究,避实就虚、虚无缥缈,常常成了一众人评说明末文震亨《长物志》的模式。主要打法就是突出“雅俗”之说,大家公认明式家具优雅吧,呵呵,人家文震亨早就有了雅俗论。此类两者不着边际的交集就构成因果的判断,常常浮现在明式家具的研究中。《长物志》内页 如此人如此书,不断...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13/n1006515.html
2018-06-13 09:02:15
- 古人纳凉解暑妙招 领略令人惊叹的智慧
- 相关描述: 时至六月,天气越来越热,空调、冰箱、冰饮等都是必备品,以解炎炎夏日的焦灼难耐。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如何解暑呢?小编整理出一套古人纳凉解暑的妙招,领略他们令人惊叹的智慧。
时至六月,天气越来越热,空调、冰箱、冰饮等都是必备品,以解炎炎夏日的焦灼难耐。在中国古代,没有...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12/n1006381.html
2018-06-12 08:33:53
- 和田玉雕龙笔洗,文房珍宝收藏
- 相关描述: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之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洗、笔舐、砚滴、镇尺、臂搁等。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用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科学史上的璀璨明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文房用品,其收藏人数逐年增加,收藏价值...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7/n1005993.html
2018-06-07 13:34:50
- 周矢朐瓦盘拓轴 陈介祺旧藏珍品
- 相关描述:
周矢朐瓦盘拓轴
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藏周矢朐瓦盘拓轴,纸质,纵103厘米、横51厘米。该拓轴由著名拓工姚学桓绘图刻版拓墨、金石学家陈介祺考释题跋,并经民国收藏家周振湘收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整幅作品布局合理,拓轴中心部分上半部为器物内部左右文字的墨拓,均为“矢朐”二字,字...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5/n1005409.html
2018-06-05 14:57:59
-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 为什么会俗称“景泰蓝”
- 相关描述:
掐丝珐琅 鸳鸯式香熏 明晚期, 高20cm,长17.3cm 此器造型优美,鸳鸯体态轻盈,背上有钱形盖,中心为方孔。动物造型的珐琅器出现于明代晚期,但鸳鸯形器也不多见。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俗称“景泰蓝”,其制作工艺以金属(主要是红铜,少量为金)做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焊着于成形的金属胎...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1/n994213.html
2018-06-01 23:45:30
- 中国琥珀艺术至少可追溯到三星堆 到清代,流行程度远胜前朝
- 相关描述: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整理
琥珀是古代树脂埋藏地层中日久逐渐石化而成的。以琥珀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三星堆文化时期。琥珀艺术虽然在中国古代艺术长河中绝大部分时期并非主流,但一直不绝如缕。
清代琥珀的使用范围远较明代以及之前的任何历...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1/n1005578.html
2018-06-01 23:24:46
- 杨琼:先入为主和以入为出
- 相关描述: 拓宽视野,博览群书,在众多人的“想法”中分析、筛选、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想法。此可谓“先入为主”而后“以入为出”也。
众所周知,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下,不管是图像还是文字,其含义、暗示和象征都可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和特定的语境,对图像或文字的理解和诠释出现...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1/n1009374.html
2018-06-01 21:42:19
- 两件青铜器珍品撑起一个特展 其中有何故事?
- 相关描述: 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捐赠青铜器展5月12日至20日亮相上海博物馆(周一闭馆),向公众展示商代晚期兽面纹方觚和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这两件罕见的青铜器珍品。
5月11日下午,上海博物馆在馆内举行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捐赠青铜器纪念仪式,朱氏家族成员朱一统、朱一定、朱一心、边耀南等携海内外亲友...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1/n1004656.html
2018-06-01 16:56:14
- 美的发现与生活方式
- 相关描述:
秦诏陶量
陈履生
人们难以想象曾经有过茹毛饮血的洪荒年代。在距今约300万年至距今约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因为自然的电闪雷劈,火与光让原始人类感觉到了畏惧和震惊,却在不经意利用它而改变了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首先,可以用火来烧烤食物,从而改变了此前一直生吃的习惯。火的光也点...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1/n969588.html
2018-06-01 15:30:37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二)
- 相关描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通过以上简要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今天已经广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英文缩写为“ICH”)概念,随着时间的嬗递,在用词或术语上出现过几次明显的变化,其中既有民俗(folklore)、非物质...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1/n985272.html
2018-06-01 11:20:07
- 李正辉:《地理孝思集》的编纂与版本考述
- 相关描述: 1《地理孝思集》编著者和编纂缘起
1.1编著者舒凤仪
《地理孝思集》的编著者是清人舒凤仪。凤仪,字梧冈,号虞廷。安徽贵池人(今池州市贵池区)。生于顺治七年(1650),雍正八年(1730)依然在世,卒于何时,未得其详。乾隆《池州府志》、光绪《贵池县志》皆无此人之传。上述种种...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1/n1004924.html
2018-05-31 22:48:35
- 山西警方展出4431件追缴珍贵文物
- 相关描述:
“守护文明,利在千秋: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宣传”主题展日前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展览包括山西调集的省内各级公安机关追回的珍贵文物491组、443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5件,国家二级文物80件,国家三级文物199件。这些珍贵文物大多系黄河流域商周时代青铜器,具有十分珍...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1/n1004691.html
2018-05-31 18:51:17
- 周矢朐瓦盘拓轴:陈介祺旧藏珍品
- 相关描述:
周矢朐瓦盘拓轴
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藏周矢朐瓦盘拓轴,纸质,纵103厘米、横51厘米。该拓轴由著名拓工姚学桓绘图刻版拓墨、金石学家陈介祺考释题跋,并经民国收藏家周振湘收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整幅作品布局合理,拓轴中心部分上半部为器物内部左右文字的墨拓,均为“矢朐”二字...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1/n1003831.html
2018-05-31 18:47:59
- 李宏飞:小议两种商系绳纹
- 相关描述: 摘要:左纵右横绳纹和左曲绳纹是尚未被重视的两种商系绳纹。左纵右横绳纹流行于殷墟文化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为辨识周初殷遗民新创和使用的陶鬲提供了重要线索。左曲绳纹是商人故地西周晚期肥袋足无实足根陶鬲的式别特征之一,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
一、左纵右横绳纹
殷墟文化分裆陶鬲的裆腹...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1/n1005001.html
2018-05-31 01:51:56
- 故宫首次集中展示空白期瓷器
- 相关描述: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展”,日前在故宫延禧宫东配殿开幕。这是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联合举办的又一个大型专题瓷器展,也是国内外首次举办以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御窑瓷器为主题的展览。展期至2018年6月17日。
明代景德镇御窑瓷器名闻天下,知名品种有永乐、宣德朝青花、祭蓝釉、鲜...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1/n1003591.html
2018-05-31 01:11:44
- 平凉一农民自建博物馆 万元收藏康熙年间红衣大炮
- 相关描述:
在平凉市崆峒区,一位痴迷于收藏的47岁农民田军,自费创办私人博物馆——“虎山民俗博物馆”。28日,记者参观采访期间发现田军又花费数万元从甘肃定西市一个收废铁的地方购回一门刻有“康熙八年”字迹的红衣大炮。该“红衣大炮”有一千多斤,纯生铁铸造。
田军除了收藏红衣大炮以外,还有清朝...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0/n1003548.html
2018-05-30 23:57:50
- 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蒙德里安
- 相关描述:
笔直的线条、纯粹的色彩溶入点线面的空间组合中,让视觉美感回归到物件构成的原始状态,这就是蒙德里安(1872-1944)的创作。在荷兰出生,度过学习的阶段,随后,蒙德里安在巴黎二十年的生活中,发展出主要的创作技法,然后短暂停留英国,人生最后四年则在纽约度过。在这看似丰富的人生,或许是...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0/n1003413.html
2018-05-30 17:32:43
- 艺术品收藏:精品水烟壶之赏玩
- 相关描述: 水烟壶,也称作水烟袋、水烟杯、水烟筒,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吸烟器具,使烟气在水中经过一遍过滤,味道会更为醇厚温和,起到淡化烟草刺激的作用。水烟壶流行于明末,到清代中后期,水烟已经成为仅次于旱烟的吸烟方式。
清末民初之际,用水烟壶吸烟的人,多为达官贵人和富裕家庭,因此水烟壶不仅可作观...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0/n1005439.html
2018-05-30 15: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