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408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辽宁出土青铜时代早期陶器 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
相关描述: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完成了对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土城子遗址的首次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石斧、石铲等生活用品,为研究当时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   遗址地处辽宁西...
【雅昌专栏】张辉:明式家具螭龙纹体系的形态和含义
相关描述:  螭龙纹在明式家具上广泛流行,主流性、高比例存在,堪称明式家具纹饰之王。器有雕饰,螭龙纹占其多成,这种一螭独大的风景极为独特,在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各类工艺品中,未曾有过。   清早期明式家具上,在平面空间较大的挡板、围板、牙头、牙板、背板上,雕有螭龙纹者,几乎都是子母螭龙团案,分别有双龙...
25种玉料详解,你都清楚了吗?
相关描述:   概述:玉石的狭义和广义   一般来讲,玉石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玉有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主要以翡翠为主,软玉以和田玉为主。而广义的玉,它不仅包含软玉和硬玉,还包括独玉山、岫玉以及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等等。用一句概括:温润有光泽的美石,可以为我们的物质、经济、生活、使用所服...
民汝窑官汝窑区别虽细微但价格相差大
相关描述:  ■五代耀州窑天青釉剔花执壶 ■南宋官窑鼎式炉 ' ■宋代汝窑方盒   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说,收藏界存在刻意把民汝窑的出品说成官汝窑的情况   五代末后周国的柴世宗曾把模仿于“天空蓝”的釉色比作“雨过天青云破处”,从此天青釉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高审美价值的象征,成...
郑板桥纪念馆于十笏园文化街区开园期间开馆
相关描述: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潍县自古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任职潍县七年的郑板桥更是留下了上面的诗句,成为了潍县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近日,集板桥文化与衙署文化为一体的郑板桥纪念馆于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开园期间对外开放。 ...
青雕希琢参与大连商贸交易会:瓷载茶香润心语
相关描述:   茶盘+湿泡+《云逸芭蕉》+黑金砂1   茶盘+湿泡+《心如莲花》+青苔2   青雕希琢主张东方美学,所有陶瓷作品都源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如莲、向往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追求;如云,体味空无、缥缈的道家思想;如石榴,却是那笑口常开,大肚能融天下事的包容心态;如墨韵,让我们尽心追...
王家增的版画及其他
相关描述:       王家增   1963 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92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1993 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技法研修班/1992 至2011 年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 教授 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艺术家访谈   记者:家增你好...
百件西周青铜器山西比美
相关描述: 西周 伯公父瑚1977年扶风县云塘窖藏出土,器呈长方形,腹斜收,体略呈漏斗状,器盖与器身形制、大小、纹饰完全相同,腹两侧有一对环状耳。盖缘四边中间各有一个小牛首,牛首吻部下垂,扣合时以纳底,使器盖与器身不能移动。盖顶与器底外饰窃曲纹,盖缘与底缘饰一周重环纹,腹部饰一周波带纹,圈足饰重鳞...
百件西周青铜器山西比美(组图)
相关描述:   西周 伯公父瑚1977年扶风县云塘窖藏出土,器呈长方形,腹斜收,体略呈漏斗状,器盖与器身形制、大小、纹饰完全相同,腹两侧有一对环状耳。盖缘四边中间各有一个小牛首,牛首吻部下垂,扣合时以纳底,使器盖与器身不能移动。盖顶与器底外饰窃曲纹,盖缘与底缘饰一周重环纹,腹部饰一周波带纹,圈足饰...
御宝轩展出清代瓷中珍品:清新秀雅 气韵非凡
相关描述: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
玉器家族话玉韘 两汉玉韘纹饰极富变化
相关描述:  何谓佩韘,《说文》曰:“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也就是说佩韘是表示具有射御的能力。此外,古人还认为佩韘表示佩带者有决断事物的能力。   其实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玉韘,其形呈筒状,外饰兽面纹,且有一道横向的凹槽,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同时又有佩带于身的装饰作用。到春秋战国...
沉香萌芽期:春秋战国到两汉
相关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生产焚香专用的香器,一般使用青铜制成的炉器作为熏香之用,当时使用的主要是可以驱灭蚊虫、消除秽气等清净环境的兰、艾等香草植物,炉器造型通常是圆口深腹的豆形器。   从汉代到魏晋时期的香炉、熏笼或熏球多半是贵族或富贵之家所使用,因此造型讲究精细,工艺技术髙超。   1....
香炉受收藏者们追捧
相关描述:  日照香炉生紫烟,近看红楼在眼前。看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除了“红楼梦女星集体被睡”的爆炸性新闻,唯有剧中道具——美轮美奂的香炉触动了小编日益麻木的神经。   香炉为何物?没错,香炉的确是焚香的器具。不过,大家只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它其实至少2,000岁了。穿越岁月轮回,与古代文人雅...
玉器家族话玉韘
相关描述:  何谓佩韘,《说文》曰:“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也就是说佩韘是表示具有射御的能力。此外,古人还认为佩韘表示佩带者有决断事物的能力。   其实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玉韘,其形呈筒状,外饰兽面纹,且有一道横向的凹槽,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同时又有佩带于身的装饰作用。到春秋战国...
鉴藏:玉器家族话玉韘
相关描述:  何谓佩韘,《说文》曰:“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也就是说佩韘是表示具有射御的能力。此外,古人还认为佩韘表示佩带者有决断事物的能力。   其实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玉韘,其形呈筒状,外饰兽面纹,且有一道横向的凹槽,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同时又有佩带于身的装饰作用。到春秋战国...
时代精神图腾的游吟者
相关描述: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近现代中国画主题的话,或许非“维新”莫属。考虑到这个词汇既植根于晚清以来社会转型的历史逻辑中,又是对西画东渐做出的必要反应,那么,上述说法就是令人信服的。事实上,自晚清始,那些标志着社会、文化现代转型的征兆便一一呈现出来:古典社会整体性的破碎,自我与世界的分裂,语言转...
玉器收藏:清代老玉镂雕香囊 材质珍贵工艺精湛
相关描述:   清代白玉香囊 尺寸10×10×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香囊是古人携带香料的器具,古代时香水尚未发明,大家用香料熏衣,起到的就是香水的作用,除了熏衣,就是佩戴香囊,作用一样。香囊材质多种多样,除了彩绸缝制绣花囊,还有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香囊,内装多种具有芳香...
说茶、听茶、看茶、喝茶……
相关描述:  五、六年前,一群人去欣赏一个朋友家新装的别墅,女主人忒热情:拆开一罐台湾冻顶,一把一把抓出,分进每人面前的大纸杯,随即灌满开水……。一时间,看着那杯被泡得生涩的茶,让人好生无语。   那时很多人的确不知道这茶的喝法,同时也会嘀咕着好茶名茶不过如此。而这几年,都市白领的时尚,却一下子转...
【雅昌专栏】朱万章:饶宗颐书画简论
相关描述:   图1、2011年10月,朱万章策划“岭南风韵:饶宗颐艺术特展”时与饶宗颐合影   2007年5月,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适逢有社会热心人士捐赠一枚写有文字之菩提叶给广东的某博物馆。因受当事人委托,经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联系,得以随同当事人携带菩提叶赴饶宗颐学术馆敦请饶...
苏东天谈彩陶文化话语录
相关描述:  1、从距今六七千年至四千多年,遍布于长江、黄河整个中原广大地区的彩陶文 明,其彩陶文化磅礴于中原广大地区历时三千余年,已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已进入农业经济时代的龙凤民族大一统的盛况。如此高度发达和辉煌的三千年文明史今天却少有人去深入关注和问津,实在是令人不解和遗憾。   2、彩陶文化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