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335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饕餮纹”是什么?为什么玉器上要有它
相关描述:  饕餮纹是玉器、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古玉器、青...
夏商两代陶器的纹饰特征
相关描述:  夏商两代陶器上的纹饰有别于仰韶文化陶器。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和弦纹,主要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回文、圆圈纹等。商代早期的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云雷纹、双钩纹、圆圈纹等,中后期的陶器纹饰有饕餮纹、夔纹、方格纹、人字纹、花瓣纹、云雷纹、涡漩纹、曲折纹、蝌蚪纹、凹线...
“中国陶瓷之源”应成洛阳新亮点
相关描述: 展板   日前,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的一块展板,引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的注意。这块展板在介绍夏朝的陶瓷烧造史时指出,洛阳市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   郭爱和提出,包括《中国陶瓷史》在内的多...
两岸青少年泉州共品“海丝风情”
相关描述:  来自泉州市委宣传部的消息,作为第七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项目之一,“海丝风情”两岸青少年联谊周13日至17日在泉州举行。届时来自泉台两地的青年企业家、青少年学生以及台湾澎湖、云林、高雄等协办单位嘉宾代表约300人将齐聚泉州,共品“海丝风情”。   据悉,主题为“泉州海丝行,两岸一家亲”的此...
雅昌古玩特约玉器鉴定专家——丁哲
相关描述:  丁哲,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玉器的断代与辨伪。现为北大资源学院文物鉴定专业教授,兼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台湾)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多次参加国家级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项目,以及各地公、私立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
【雅昌快讯】保利春拍:康熙御制铜鎏金交龙纽八卦纹钟1472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6月7日,北京保利2015春拍“鉴古集珍——宫廷陈设及工艺甄选”专场拍卖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68件拍品,其中,康熙五十四年 御制铜鎏金交龙纽八卦纹钟以1280万元落槌,1472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10,000,000-15,000,000)。   康...
古玉鉴赏——商蝙蝠
相关描述:   蝙蝠为商代早期的玉器,宽2.5、高5.6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器正面为带冠兽面,以阴刻线刻划,突吻、细眉、圆眼、立耳、悬垂状大鼻。两侧为向后波浪状伸展的翅膀,至末端折收。全器抓取蝙蝠展翅时的动作加以夸张,又以兽面来神化动物原有的面部特征,两侧的翅膀也像是兽面张开...
论中国工笔画艺术——线的最高境界
相关描述:  近年来随着工笔画的融入、革新与发展,其整体意义上出现了全方位的飞跃。尤其在全国性美术大展中工笔画突显出有史以来的崭新面貌。实践上的突飞猛进显现了理论上的不足与缺憾,重新审视传统理论,深感有需要理论家的再探索、再研究与再完善的必要性。如六法的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已经不能...
古玉鉴赏——商龙形玦
相关描述:  龙形玦为商王武丁时期的玉器,直径5.9、孔径2.3、厚0.4厘米。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圆环形,中部为大圆孔,一侧有窄缺口,顶部有小圆孔用于穿缀。龙首尾相望,顶有角,张口露齿,臣字形眼,尾尖向外翻卷。身阴刻双线重环纹及云纹等图案,背部雕成...
高古玉价格溯源及未来
相关描述:  谈到玉器 收藏,人们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黄金有价玉无价”,至于如何理解其中含义,则见仁见智了。普遍的理解是黄金是有价格衡量的,而玉器是无法用价格去衡量的,从而证明玉器比黄金值钱。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当然对,但却不是这句话的本义,这句话的本义是黄金有买卖的价格,可以在社会上流通和民间交易...
去上博青铜器馆逛动物园才是正经事
相关描述:  博物馆其实是无法用“去过”或者“没去过”这种景点的概念去衡量,它就像是一本字典、一本诗集,适合放在手边,需要时拿起来翻阅两下。而一个城市能够拥有这些适合经常去踩踩的博物馆,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这次去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主题,不过由于最近着迷于研究动物纹饰,进去之后自然被一张张神秘的兽脸...
收藏大佬们一致看好高古玉收藏 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描述:  佩玉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这种重要地位的形成首先是与中国人的观念理想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的。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中国人人为地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附...
定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关描述:  提及定窑,人们习惯以五大名窑之一来做为他的历史定位。其实,他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总括来说.可以把定窑看做中国陶瓷史的转折点。   第一、中国古时南北方名窑的转折点。   在定窑以前和定窑存在时期,中国的名窑是以北方为主要代表的。定窑、汝窑、邢窑、耀州窑、钧窑、北宋官窑等一系列名窑都是...
钧窑马蹄尊
相关描述:  古来便有“家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之说,因此,历史上不少收藏家都以能寻觅到钧窑瓷器残片为荣幸。民国以来,宋元明清钧窑瓷尚有面世,刻求不得而偶有所获者不乏其人,这种夸张溢美之词便无人再提了。   1996年,桃江县九关山下马迹塘关山村有一村民清理屋基时发现一怪瓶,大敞口、长颈扁腹,...
一件精美的隋代青瓷罐
相关描述: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它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有1800余年的历史。早在我国商代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但在隋朝以前,烧瓷的窑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上游地区。北方至今没有发现值得重视的窑场。自隋朝始,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全国已发现的隋代瓷窑有10处,其中有4处在长江以北,分别位于...
青岛首家乡镇博物馆落户店埠
相关描述:  商代的陶釜、汉代的铜壶、老式半导体、老式的犁耙,还有老件戏服十团红蟒,这些从几千年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被集中在莱西市店埠镇的博物馆里,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迹和深厚的农耕文化。据介绍,莱西市店埠博物馆以收集整理镇域民俗文化遗产为重点,展示古桃花乡地域民俗、文...
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
相关描述: 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明代陶瓷,目前油故宫博物馆收藏)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品种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就已制作和使用陶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原始瓷器就已经出现。就工艺而言,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由...
揭示古玉鸡骨白沁色的真相
相关描述: 资料图   古文献上对“鸡古白”(鸡骨白)的成因,都说同地火有关。就目前的出土玉器实物资料来看,那些玉援铜内戈、铜柄玉矛、铜柄玉戚等青铜与玉结合的复合器物,就显然有不支持这种观点的沁色现象。如河南新郑望京楼、河南安阳殷墟等地出土的此类兵器,以前人们一般都认为玉刃与铜柄(内)之间的结合...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书法的内容与形式——以字体演变过程为例
相关描述:   商 甲骨文拓片   一、什么是书法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审美词汇,我国近代才把这两个词引入。要谈书法的内容与形式,必须寻根溯源,从西方的美学观和哲学观入手,探明内容与形式的定义。内容是指艺术品内在的神韵与含义,形式是指艺术品外在的风格,二者相...
中国钱币史中曾出现“骡子”型货币
相关描述:  在中国漫长的钱币史中曾出现过一些非驴非马的“骡子”型货币,这类货币往往是在新旧时代交替时产生,因此兼具新旧两代货币的特点,比如商代出现的铜贝,就是贝壳钱和铜钱“新老交替”时产生的“贝壳铜钱”。“布泉”就是这样一种“骡子钱”。   按照东汉末年郑玄对《周礼·天官·外府》的注释,“布”和...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