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334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惟妙惟肖的战国时期圆雕动物银饰
相关描述:  华夏至迟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即可制作出具有一定工艺的黄金饰品。但是在春秋战国以前,金银器的制造由王室贵族所垄断,一直附属于青铜工艺,尚未独立成行业。至战国时期,源于青铜工艺的金银器制造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出现了金银器皿。而1957年陕西神木纳林高兔村战国晚期的匈奴墓中,其出土的大量...
裴媛媛:青铜时代的越人魂
相关描述: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   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
陶瓷印古今之变 ——记“瓷印辉光——中国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展”首展
相关描述: 古陶瓷印形制及印面 现场展出瓷印形制及印面 现场展出陶印形制   6月2日,由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主持,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瓷印辉光——中国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
藏品鉴赏:三羊铜罍
相关描述: 商中期   1977年平谷刘家河出土。敛口,口沿外折,方唇,颈粗短,折肩,深腹,高圈足。颈部饰以两道平行凸弦纹,肩部饰一周目雷纹,其上圆雕等距离三个大卷角羊首,腹部饰以扉棱为鼻的饕餮纹,圈足饰一周对角云雷纹,其上有三个方形小镂孔。此罍带有商代中期的显著特征。其整体造型,纹饰与河南郑州...
东汉越窑青釉印纹四系罐
相关描述:     罐高33.7、口径15.5、底径15.5厘米。中国自从在商代烧制成功原始瓷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改进与提高,在东汉已能烧制成熟的青瓷和黑瓷。当时,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釉瓷,胎质致密,气孔率很低,用手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釉的质量也很好,所以称之为瓷器。   此器即为...
青铜时代的越人魂
相关描述: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   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
商王室祭器——青铜礼器“酉父癸簋”
相关描述:     礼器是中国古代王室、贵族举行祭祀、宴飨、征伐、丧葬等礼仪活动使用的器皿,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重器。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日前展出商代青铜礼器“酉父癸簋”,该件文物于1929年在辽阳市出土。中国先秦史学会相关负责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到辽阳,参观了这件“...
战国时期圆雕动物银饰
相关描述:     图1 战国银虎     图2 战国银卧鹿    图3 战国银双虎   华夏至迟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即可制作出具有一定工艺的黄金饰品。但是在春秋战国以前,金银器的制造由王室贵族所垄断,一直附属于青铜工艺,尚未独立成行业。至战国时期,源于青铜工艺的金银器制造...
北宋时期著名收藏家李公麟
相关描述:     图1 李公麟画像    图2 庐江李氏所藏郑方鼎    图3 庐江李氏所藏     图4 庐江李氏所藏玉带钩   李公麟(1049—1106)(图1),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有《五马图》《龙眠山庄图》等诸多名画传世,世人皆知其为北宋著名画家,其实他也是一位...
商代玉器制作探微
相关描述:    商代的玉器制作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了以砣具和桯具来制作镂空外,更以三角棱线具取代软性线具,发展出独树一帜的镂空工艺。商代玉器的镂空目的,在于突显器物的造型,镂空部位大多位于玉器的边缘,所以被收藏家们称之为“边饰镂空”。当时所使用的工具有砣具、桯具及三角棱线...
古代建筑明器是研究当时生活方式的重要凭证
相关描述:  “中国屋檐下——中国古代建筑明器展”于日前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建筑明器共118件(套)。该展览从建筑明器的种类、建筑明器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南北地区建筑的异同等方面切入,为观众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研究称,随着考古发掘重现天日,建...
考古:填补文明的空白
相关描述: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有了总体性认识,用考古资料明确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的路线。5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表示,此项工程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空白。...
考古:填补“文明”的空白
相关描述: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有了总体性认识,用考古资料明确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的路线。5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表示,此项工程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空白。...
拆除门槛关好窗 藤田美术馆藏中国文物拍卖引发的思考
相关描述:  3月15日,纽约佳士得“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拍卖中,31件文物艺术品除两件流拍外,其余29件总成交额2.62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117亿元。成交过亿元人民币的共有4 件书画和4件青铜器,其中宋代陈容《六龙图》以4896.75万美元(约合3.3亿元人民币)的...
中国琥珀艺术至少可追溯到三星堆 到清代,流行程度远胜前朝
相关描述: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整理   琥珀是古代树脂埋藏地层中日久逐渐石化而成的。以琥珀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三星堆文化时期。琥珀艺术虽然在中国古代艺术长河中绝大部分时期并非主流,但一直不绝如缕。   清代琥珀的使用范围远较明代以及之前的任何历...
邢千里:真正的工匠精神慎谈创新
相关描述:  创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儿。它有一种天然的前卫精神。创新意味着创造新的样式、规则和规范,意味着对传统及既有的超越态度。在一般的文化生态中,新似乎总是代表着活力、未知和魅力。于是,不知不觉中,新不再仅仅是创作的对象,而成为了价值判断的标准本身,至于这种标准是否合理,如何合理,对于创新评价体...
两件青铜器珍品撑起一个特展 其中有何故事?
相关描述:  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捐赠青铜器展5月12日至20日亮相上海博物馆(周一闭馆),向公众展示商代晚期兽面纹方觚和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这两件罕见的青铜器珍品。   5月11日下午,上海博物馆在馆内举行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捐赠青铜器纪念仪式,朱氏家族成员朱一统、朱一定、朱一心、边耀南等携海内外亲友...
孟宪钧:古籍善本拍卖的回顾与展望(四)
相关描述: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活字版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它向人类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印制书籍的技术。早在宋代,我国已经产生活字印刷技术。宋人沈括在它的名著《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了布衣毕发明泥活字印书的事迹。元代王桢设计并制造了木活字300...
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述论
相关描述:  避讳字不仅充斥于传世文献中,而且在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的先秦两汉文献中,也有较多的文字避讳现象。利用这些避讳字和时代的对应关系规律,可以对出土文献进行校勘、断代、辨伪等考证工作。但由于秦汉讳制尚疏,避讳不严,这就带来避讳字用以文史考证的可靠性问题。同时,我们考察早期的出土文献中的避...
李宏飞:小议两种商系绳纹
相关描述:  摘要:左纵右横绳纹和左曲绳纹是尚未被重视的两种商系绳纹。左纵右横绳纹流行于殷墟文化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为辨识周初殷遗民新创和使用的陶鬲提供了重要线索。左曲绳纹是商人故地西周晚期肥袋足无实足根陶鬲的式别特征之一,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   一、左纵右横绳纹   殷墟文化分裆陶鬲的裆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