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9秒
所有结果334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追溯考古学与殷墟的渊源——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
相关描述:记者: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哪些有重大意义的成果?唐际根: 近些年,中国考古学在史前和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相当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的一系列古城址,如良渚古城(距今5300至4300年)、石卯古城(距今4300至3800年)、陶...
这6件宝物为何会入驻中国法院博物馆
相关描述:​兽面纹铜鼎 商代晚期 (前13世纪-前11世纪中叶)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炊煮器,逐渐被赋予祭祀礼器的内涵,商周礼制“寓礼于器”,青铜礼器被统治者赋予了沟通人神、象征权力地位的特殊内涵,广泛用于祭祀、宴乐、丧葬等礼仪活动,以不同数量、器类组合标志贵族的等级地位。此鼎造型、纹饰是商代晚期...
朱彦民:甲骨文与书法艺术【天涯艺术1123期】
相关描述:一、甲骨文简介甲骨占卜是自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占卜形式。但直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占卜甲骨上面才开始刻写记录这些占卜的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商代之时,人们极度迷信,崇尚鬼神,凡事都以鬼神的意志来办事。《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而人和鬼神之间的交通手段就是通...
90岁的米老鼠穿上了青铜外衣
相关描述:惯常于周一闭馆的上海博物馆,却在10月29日傍晚5点半打开了大门,开启一年一度的“博物奇趣”2018上海博物馆奇妙夜。这次,上博“镇馆之宝”大克鼎与90岁的“米老鼠”相遇了,碰撞出服饰、家居、文具、玩具、生活、食品等6大类66种中西合璧的文创产品。   上博奇妙夜以短片《器灵苏醒》拉开帷幕...
海内外珍藏的五件青铜象尊
相关描述:​图1图2图3图4图5象,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其古往今来就是吉祥、和平的象征。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古乐》中,即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之载,证明商代人在作战时还会动用象队。而象尊为商周时期造型、纹饰构成最具匠心的立体青铜器物,是当时祭祀礼仪中使用的盛酒礼器之一。由于这种青铜...
崔志坚:追溯考古学与殷墟的渊源——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
相关描述:记者: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哪些有重大意义的成果?  唐际根:近些年,中国考古学在史前和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近年来,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相当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的一系列古城址,如良渚古城(距今5300至4300年)、石卯古城(距今4300至3800年...
快看!90岁的米老鼠穿上了“青铜”外衣
相关描述:惯常于周一闭馆的上海博物馆,却在10月29日傍晚5点半打开了大门,开启一年一度的“博物奇趣”2018上海博物馆奇妙夜。这次,上博“镇馆之宝”大克鼎与90岁的“米老鼠”相遇了,碰撞出服饰、家居、文具、玩具、生活、食品等6大类66种中西合璧的文创产品。 上博奇妙夜以短片《器灵苏醒》拉开帷幕。这...
荼荼:披星戴月 乐在其中—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考古与城市专题研讨纪实
相关描述:27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进入第二个专题研讨——考古与城市。此专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主持。共有5位学者从贵安新区、雄安新区、北京市副中心、洛阳古代都城、广州城市考古实践角度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同时每场演讲有3位评议人与主讲人进行精彩的交流。考古发掘...
史忞:除了兵马俑,关于秦始皇帝陵的那些事你还知道有多少?
相关描述:在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第五场公共讲演活动现场,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考古工作部的张卫星主任(研究馆员)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关于秦始皇陵的那些事。  1 秦始皇与秦帝国  战国中期之前,秦国总体来说都是积贫积弱的国家,战国中期各国竟相变法图强,正是由于秦国的相对落后,成就...
袁广阔:略论郑州商城外郭城墙的走向与年代
相关描述:摘要:郑州商城外郭城始建于二里岗下层早段。外郭城墙的走向是围绕内城依照地势而设计的,郭城墙是从东部凤凰台高地开始,将南部的二里岗、老坟岗等丘陵高地连在一起而修建的。在郭城的西面和东面都有湖泊作为天然屏障。虽然目前在郭城西北部、北部没有发现城墙,但内城北城墙外二里岗二期文化层及大量遗迹的发现...
张小筑:阅不尽,是殷墟——“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侧记
相关描述:自1928年10月13日挖下殷墟第一铲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岁月的动荡沉浮还是炮火中的漫长跋涉、抑或是海峡相隔殷墟在梦里,考古学者探索殷墟的脚步却始终未曾停歇过。九十年过去了,于2018年10月13开幕,为期2天的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如同一次对殷墟考古的检阅,大会上50余位学者做了主旨报告...
谷飞: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建筑基址的复原研究
相关描述:摘要: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宫城西南部,与东南部的第五号宫殿基址东西并列。三号宫殿保存完整,经过全面揭露,存在着早晚两期建筑且形制有所变化,体现了商代早期宫殿建筑的技术和风貌。对它的复原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形制上的变化,技术上的进步和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偃师...
考古专家:三星堆城址废弃时间或往后推50年
相关描述:作为古蜀国历史的重要见证,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世界揭开了神秘古蜀文化的面纱。那么三星堆城址究竟是何时废弃的呢?2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冉宏林表示,三星堆城址废弃时间或应往后推大致50年。当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仍在火热进行中。为集中展示四川地区...
秦砖汉瓦的悠然往事
相关描述: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和各种新材料构成的当代大都市中的人们,日常生活里见到砖瓦的机会并不太多。但它们曾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广的建筑材料。考古队员们在广州的地下,发掘出来许多秦砖汉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能够成为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北京路附近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就是一座收藏着大量宝贵的“砖瓦”...
遗迹中看殷商时期的“开颅手术”
相关描述:    图为大司空M213出土骨管和骨针   在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早于内科,开颅术无疑是最复杂的外科手术,且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考古资料表明,殷商时期也有复杂开颅手术的成功案例。   安阳殷墟的后冈9号大墓,出土一具成年男性骨骼,头骨前囟点处有一穿孔。内创缘直径约8毫米,外创缘直...
殷商时期的医学成就
相关描述:   图为大司空M213出土骨管和骨针   在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早于内科,开颅术无疑是最复杂的外科手术,且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考古资料表明,殷商时期也有复杂开颅手术的成功案例。   安阳殷墟的后冈9号大墓,出土一具成年男性骨骼,头骨前囟点处有一穿孔。内创缘直径约8毫米,外创缘直径...
黄州发掘商周遗址填补鄂东古人类文化遗存研究空白
相关描述:  10月13日,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豹子垴村“寨上遗址”发掘现场,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余西云介绍,经过1个月工作,已发掘出青铜铸件、石斧、砺石、陶纺轮、石锛、石凿、陶网坠、大小陶片等商周时期遗物300多件,这些都是长江支流巴河流域不可多得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   “寨上遗址”地处长江中...
“品香悟禅•道之香展”在丙希文化艺术空间(重庆)揭开序幕
相关描述:  2018年10月13日下午,“品香悟禅•道之香展”在丙希文化艺术空间(重庆)揭开序幕。   本次展览是关于中国香文化与中国书画艺术的联展。参展艺术家有桦渊宫廷香药第六代传人,开创国内香药品鉴系统化培训第一人,开办重庆首个香学专业“香艺术文化学院”,国内清末宫廷合香师技...
殷墟妇好文物在安阳展出
相关描述:  目前,“凤归大邑商——殷墟妇好文物安阳故里展”正在安阳博物馆展出,共展出文物474件。 1976年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妇好墓,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构思奇特的商代青铜鸮形卣
相关描述:  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鸮,为鸱鸮科各种类动物的通称,亦为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由于鸮一般习惯在黄昏或夜间活动,因此民间又把它叫做“夜猫子”。而我国古代商周时期的盛酒器——青铜卣,则多被用于迎神和祭祖,主要具有祭祀和宴飨功能,是宗庙里常用的祭器之一,且还是专门盛香酒...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