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33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江西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
相关描述: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8日在此间发布,由该所与九江市文博部门联合对荞麦岭商代遗址所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专家认为,这一遗址的发掘,对于赣北早商时期原始文化面貌、长江中游南岸地区商文化的南渐,以及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荞麦岭商代遗址地处江西省九江...
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或将青铜器冶炼史前推至夏代
相关描述:  记者8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江西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发掘出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重要遗存,并在遗址下层发现有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年代应与夏代晚期相接近。   专家认为,这对于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青铜器冶炼史或被前推至夏代。   荞麦岭商代...
盖身为何分存异处:专家揭秘皿方罍身世
相关描述: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皿方罍器盖(资料图)   “从事文物考古近50年,值得骄傲的是挖出了一位老太太(指西汉女尸辛追夫人),也为皿方罍回湘做了应有的贡献。”曾主持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官方和民间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分离近一个世...
河北博物院将揭牌:近5000件文物免费开放
相关描述:  笔者从今天召开的河北博物院揭牌暨正式开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9日上午,河北博物院将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河北博物院南区的8个精品展览、近5000件(套)文物将免费对外开放。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馆址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1982年搬迁...
盖身为何分存异处:专家揭秘皿方罍身世
相关描述: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皿方罍器盖(资料图)   “从事文物考古近50年,值得骄傲的是挖出了一位老太太(指西汉女尸辛追夫人),也为皿方罍回湘做了应有的贡献。”曾主持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官方和民间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分离近一个世...
青铜器与中国制造
相关描述:  一件身首分离80余年的国宝青铜器“皿方罍”,今年4月经湖南省博物馆牵头,由该省多位企业家出巨资,把它的器身从海外购回,使这件青铜重器终于盖身合一,回归祖国供国民参观。这件3000多年前的“工业产品”,器型外观设计相当漂亮,工艺制造何等精密、精致,彰显了3000年前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
河北博物院将揭牌 近5000件(套)文物免费对外开放
相关描述:  6月9日上午,河北博物院将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河北博物院南区的8个精品展览、近5000件(套)文物将免费对外开放。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馆址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1982年搬迁到石家庄,1986年与省展览馆合并改建为省博物馆,次年正式...
“方罍之王”即将归国
相关描述:  新华社电 5日,由湖南省文博机构、湖南广电和民间收藏人士组成的10余人的交接工作组,赴美国纽约佳士得参与皿天全方罍的交接工作,并将于6月下旬归国。届时,分离近1个世纪的皿天全方罍将再度身盖合一。   皿天全方罍,全称“青铜饕餮纹方罍”,是商代晚期铸造的盛酒器,被称为“方罍之王”。19...
中国流失海外青铜重器皿方罍将重回湖南合璧
相关描述:     被称作“方罍之王”的青铜重器皿方罍器身即将重归故里,与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皿方罍器盖合璧。6月5日,湖南交接工作组启程前往美国,迎接流落海外近一个世纪的皿方罍器身回“家”。   罍是流行于中国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多用青铜铸造,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1919...
中国流失海外青铜重器皿方罍将重回湖南合璧
相关描述:  被称作“方罍之王”的青铜重器皿方罍器身即将重归故里,与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皿方罍器盖合璧。6月5日,湖南交接工作组启程前往美国,迎接流落海外近一个世纪的皿方罍器身回“家”。   罍是流行于中国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多用青铜铸造,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1919年,湖南...
中国流失海外青铜重器皿方罍将重回湖南合璧
相关描述:  被称作“方罍之王”的青铜重器皿方罍器身即将重归故里,与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皿方罍器盖合璧。6月5日,湖南交接工作组启程前往美国,迎接流落海外近一个世纪的皿方罍器身回“家”。   罍是流行于中国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多用青铜铸造,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1919年,湖南...
国宝皿方罍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  今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交接工作组起程前往美国,迎接国宝皿方罍(léi)器身归湘。待6月底完成盖身合体之后,这尊青铜至宝将永久落户湖南省博物馆。这位“新邻居”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传奇和坎坷的漂泊经历?红网带您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方罍之王...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怀念高居翰先生
相关描述:     “二战”末期,刚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久的高居翰先生(James Cahill,1926-2014),于1943年接到美国政府的征召令,前往密西根州安娜堡的陆军日语学校,学习了两年日语。高先生原本主修英文,对德文也深感兴趣;入伍后的训练和经历,对他产生重要影响。“二战”虽然结束...
古方:蜀都探玉
相关描述:  四川盆地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古代蜀族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图一)。早在夏、商之际,蜀人已建立国家,历时十二世,至公元前316年为秦国所灭。在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中,古蜀人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玉器文化十分发达。   1986年,在四川广汉市发现的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
鸿山遗珍之韘形玉佩
相关描述: 韘形玉佩   韘(音射),俗称扳指,是我国古代射箭时用的钩弦器,最早见于商代妇好墓。其呈圆筒形,可套入右手拇指,以防钩拉弓弦时勒伤,一般用皮革、骨、角或玉制成。   鸿山遗址邱承墩特大型战国贵族墓出土韘形玉佩1件,其为青白玉质地,受沁呈白色,局部为浅黄色,间有绿色花斑,半透明。玉佩...
耳饰玉玦功能的演进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玉玦 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55号墓出土 玉玦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遗址130墓出土   中国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玉文化包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
考古发掘出土商代玉器近万件
相关描述:   据统计,考古发掘出土的商代近万件玉器,以中原一带出土最多。其中,以郑州二里岗文化为代表的商代早期玉器,其种类与二里头文化一脉相承,主要是一些礼器和仪仗性的武器,几乎不见动物形玉雕,形体宽长的玉戈是此期特色。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出土的3000余件玉器为代表,其中仅妇好墓就出土755...
甲骨青铜玉器珍品文物特展开幕
相关描述:  5月17日晚,“盛世殷商——甲骨青铜玉器珍品文物特展”暨“简博之夜”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幕,甲骨、青铜、玉器等珍品期待您的目光。   此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广新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市文物局主办。   长沙简牍博物馆精选了近百件来自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的商王朝文物,其中既有神...
谈谈商朝流传至今的城市宫殿建筑
相关描述:  宫殿建筑   不同朝代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而商朝的建筑风格显然在夏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在建筑上主要表现在城郭建设、宫殿、陵墓、囿版筑技术等。   商朝是指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里共迁都五次,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二十...
收藏保养好你的古玉器
相关描述:  玉器在收藏品种中占有较大的位置,这与中国古人爱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古玩市场上玉器品种良莠不齐,尤其是一句“黄金有价玉无价”让不少想收藏古玉的爱好者望而却步。怎样收藏到一块自己心仪的古玉?近日,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本刊顾问团的专家们,他们从多方面向记者介绍了古玉器的收藏鉴赏常识,...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