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101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唐山68岁老人三年手绘21米长“红楼大观图”(图)
相关描述:   刘毓坤介绍他的画作“红楼大观图”。   殿脊巍峨的大观楼,廊檐卷翘的烟霞阁,湖水环绕的宝黛岛……唐山市丰润区曹雪芹文化园内的亭台楼阁、水系景观,被当地一位老人用画笔“搬”上了长卷,历经三年时间,这幅长21米、宽47厘米的“红楼大观图”近日正式完成。   手绘这幅长卷的作者叫刘毓...
瓷烧制过程及与新骨瓷的关系
相关描述:  骨质瓷在烧制过程中,对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此废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所以价值高于其它瓷种。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骨瓷显得更洁白、细腻、通透、轻巧,极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翻开新篇章
相关描述: ▲“中国考古01”船外观 内部廊道   自今年9月初在青岛首航以来,“中国考古01”船工作进展如何,最近又有什么新情况,一直为大家所关注,日前,记者跟随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和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共同组织的2014年“海疆万里行”采访团,再次走近“中国考古01...
80后艺术家崔景哲:清新雅丽之美感,古典隽永之情趣
相关描述:  崔景哲,80后年轻艺术家,河北唐山乐亭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艺术硕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工笔画学会理事,河北美院副院长,上海武警指挥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创作研究员。   崔景哲是我国目...
骨瓷与普通瓷器的区别
相关描述:  骨瓷英文名称 Bone China ,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档瓷器种。骨瓷是在瓷土中加入食草动物骨粉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素有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的美称,色泽成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骨质瓷自问世三百年来,一直都为陶瓷中的极品,长期以来是英...
古沉船中发现少量民国时瓷器及日本瓷
相关描述: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
唐山古沉船确定是货船
相关描述:  昨天中午12时左右,人称中国考古第一船的“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这也意味着我省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首个大型考古项目——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记者获悉,考古队基本确定“东坑坨I号”是艘货船。   □本报记者 黄蓥   发现:少量瓷器与船体构件出水   东坑坨位于唐...
唐山古沉船中发现少量民国时瓷器及日本瓷
相关描述: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
考古队发现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货船
相关描述: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货...
费大为:1096个双年展
相关描述:     这篇文字写于2001年11月26日。当时我在上海,接到上海美术馆双年展负责人张晴打来的电话,当时他也在负责做《艺术当代》这本杂志的编辑。张晴向我约稿,要我写一篇关于双年展的文字。我说我对双年展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他坚持要我“随便写写么好来”,他说这一期专刊的其他写稿人都是国外重量...
唐山古沉船确定是货船 有少量瓷器出水
相关描述:   ■水下考古 (资料图片)小杰 摄   昨天中午12时左右,人称中国考古第一船的“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这也意味着我省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首个大型考古项目——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记者获悉,考古队基本确定“东坑坨I号”是艘货船。   发现:少量瓷器与船体构件出水...
河北首次大型水下考古结束 基本确定东坑坨沉船为货船
相关描述: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于28日驶离河北唐山海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表示,这是河北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首个大型考古项目,所研究的沉船对于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国的造船史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海上贸易等具有重要价值。   今年10月初,“中国考古01号”...
【艺镜时空】童中焘,梅墨生访谈(上)
相关描述:  梅墨生(1960年—),河北唐山人,河北轻校美术专业毕业。1996年至200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2001年起在中国画研究院从事专业创作、研究。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   编著出版:《梅墨生书法集》、《梅墨生画...
河北省启动清代沉船水下考古 铜皮夹板沉船之谜即将解开
相关描述:  10月10日上午,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我国第一艘专业考古船正式启动对晚清时期铜皮夹板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透露,此次水下考古是“中国考古01号”投入使用以来首航第二站,是在河北开展水下考古实质性工作的第一战,填补了河北滨海和环渤海水下考古的...
茶器:在时间里偷一缕茶香
相关描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对于茶文化同样适用,一套好茶器就是品一壶好茶的开始。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选用不同的茶器泡上不同的茶叶,把茶味、质感发挥出来,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它可以帮助人们寻回一份超脱世外的安宁,为浮华的生活布出质朴优雅的品茶格调。记者走访发现,如...
中国考古01号发掘清代沉船
相关描述: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4年度河北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近日在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举行,我国自主研制的专业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迎来自今年9月下水首航以来的第二站任务。此前,“中国考古01号”第一站任务曾赴辽...
首艘考古船 水下寻宝“专业户”
相关描述:  船身上“中国考古01”的字样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图案,让“中国考古01”号显得格外抢眼。这艘重980吨的考古船在船舶世界里算不上大块头,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则说:“中国首艘考古船圆了一代中国考古人的梦,在潜水设施、出水文物处理、改善考古人员生活等方面在亚洲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
骨瓷与普通瓷器有什么区别
相关描述:  骨瓷英文名称 Bone China ,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档瓷器种。骨瓷是在瓷土中加入食草动物骨粉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素有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的美称,色泽成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骨质瓷自问世三百年来,一直都为陶瓷中的极品,长期以来是英...
沈阳文保单位杨宇霆墓残破:变垃圾场骡马圈(图)
相关描述:     沈阳网友@围脖置顶日前发微博呼吁: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宇霆墓目前已残破不堪,变成了天然的垃圾场、骡马圈,希望尽快从实质上保护起来。   昨天,杨宇霆墓所在地法库县法库镇蛇山沟村村支书王林,在接受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来关注杨宇霆墓,以便能够更好地...
中国首艘专业水下考古船赴唐山探秘清末铜皮船
相关描述: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10日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东坑坨2014年度水下考古工作。   考古部门目前已在唐山东坑坨海域发现了两艘古代沉船。其中,东坑坨1号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   国家文物...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