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882条信息
- 周汝昌:《兰亭序》之谜
- 相关描述: 我的拙见,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永难企及——更不要说超过了。我不提吴道子、顾虎头,也不提鲁班、师旷,因为真品实迹已失,无法研究;也不能备举经、史、子、集,这容易理解。所以特标三大国宝者,又因为三者皆有研究上的“多谜性”,异说多,争议多,难解...
-
http://news.artron.net/20180704/n1010175.html
2018-07-04 10:39:06
- 郑吉友:何焯书学刍议
- 相关描述: 一、何焯生平事略
清代,整理研究古籍蔚然成风,考据学盛极一时。乾嘉学者广搜材料,从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文学等方面对大量古代书籍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严格的勘定,使校勘成就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清代的古籍整理工作,造就了一大批校勘学家,在张之洞的《书目答问》...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22/n1008174.html
2018-06-22 21:19:01
- 孔见:家鸡野鹜不相让,各执一法共繁荣
- 相关描述: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见
1
记者尹大玮:孔见将军您好!
今天的两晋书法史的讨论近乎只是王氏家族的书法史,我们翻开历史发现当时的谢氏家族、卫氏家族的书法成就都不在王家之下,还有庾氏家族庾翼的书名一度在王羲之之上,甚至因为与王羲之争胜而有“家鸡野鹜”之语,当时这些书...
-
http://artist.artron.net/20180615/n1006823.html
2018-06-15 10:33:51
- 孔见:手技不足为贵,品高气清第一
- 相关描述: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见
编者按:任何艺术都是建立在精湛的技法基础上的,书法艺术的产生,正是古代知识分子在求学过程中,把汉字书写的过程和结果演绎成为一门可供欣赏的艺术形式。无论书法有着如何深刻的文化内涵,但其首要的一条是需要写一手好字,在技法上胜人一筹。
01
记...
-
http://artist.artron.net/20180615/n1006813.html
2018-06-15 10:00:28
- 似曾相识又不同 ——观高校书法毕业展随感
- 相关描述: 又到一年毕业季,与其他人文专业不同,书画专业的毕业生们除了忙着论文答辩外,按常规还要把自己的作品挂出来举办一个毕业展——以谢师门、以飨同好。是啊,寒窗数载,春秋几度,丑媳妇俊媳妇早晚都要见公婆,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
应该说毕业展是高等书法教育成果的整体展示。1949年后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13/n1009933.html
2018-06-13 16:08:05
- 止戈为武,大国重器只为和平——从唐太宗昭陵说起
- 相关描述:
5月26日上午,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研究馆员应陆军边海防学院邀请在学院大礼堂开设讲座,本次讲座围绕“止戈为武,大国重器只为和平——从唐太宗昭陵说起”这一主题进行大课辅导。讲座由陆军边海防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岳晓军主持,陆军边海防学院副院长张东晓、陆军边海防学院副政委刘捷及部分干部、全...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5/n1005384.html
2018-06-05 13:26:51
- 北庭故城启动最大面积考古发掘
- 相关描述: 5月28日,记者从吉木萨尔县文物局了解到,为了确认北庭故城总体布局分布情况,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启动了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计划对遗址内城西城门进行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达5450平方米,是北庭故城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
据吉木萨尔县文物局的工作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29/n1003483.html
2018-05-29 21:08:20
- 范曾款书法对联,当代书画大家作品
- 相关描述: 收藏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他并收天下碑帖,在书法界传为美谈。宋代大画家米芾爱石如痴,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崇尚汉族文化,不仅自己舞文弄墨,而且嗜古成性,广为收集民间的珍宝。
书画收藏是对传统书法、国画的收藏,广义的讲,是对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水彩、...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29/n1003230.html
2018-05-29 13:54:09
- 唐代相州窑青釉人物骑马俑
- 相关描述:
从已知的考古资料得知,相州窑除生产碗、盘、盆、缽、瓮、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壶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外,也夹杂生产了一定数量的瓷塑产品:如人物、动物俑等。这其中不泛造型别致,粗率豪放,形象生动,趣味盎然且别具时代特征、活泼可爱的瓷塑玩偶。
如图所示是一件颇具大...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26/n1004059.html
2018-05-26 17:06:57
- 金石水墨有门道
- 相关描述: 贞观六年(632)唐太宗避暑麟游(今属陕西省宝鸡市) 九成宫,探得甘泉,以为祥瑞,乃名之曰醴泉,命大臣魏征撰文,欧阳询书楷,由高手刻石立碑以记,筑亭护之。此即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碑额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碑高244厘米,宽118厘米,行文24 行, 行50字,实数文字11...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25/n1002729.html
2018-05-25 09:07:20
- 一个黄公望,两幅富春图
- 相关描述: 黄公望名和字的得来据说是有典故的。
黄公望本陆姓,名坚,幼年失怙,家贫无所依,被过继给浙江永嘉一户黄姓人家,因此改姓黄。
当年幼的陆坚来到黄家时,年过九旬的黄老翁见到如此聪明伶俐的孩子成为自己的继子,喜出望外。
此时旁人说了一句:“黄公望子久矣!”黄公望,字子久,其名...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20/n1002116.html
2018-05-20 12:54:06
- 《历史不是镜子》:谁在“创造”历史
- 相关描述:
书名:历史不是镜子
作者:马少华
责任编辑:秦超 梁培培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透过当代审视古代的著作,作者通过《列子》《史记》《后汉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将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置于古今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14/n991025.html
2018-05-14 11:35:06
- “第一把交椅” 为什么到宋代才出现?
- 相关描述: “交椅”的称呼始见于宋代文献,目前虽未发现当时的实物,但在宋人绘画中可见其形象。
《蕉荫击球图》中画有两小儿在击球戏耍,其后一妇人倚靠长桌,身后就是一把圆后背交椅;《清明上河图》中也出现这种直后背交椅的形象,可知这种椅子在宋代十分流行。
交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流行,这与技术工...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06/n983358.html
2018-05-06 12:10:49
- “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即将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 相关描述: 2018年5月5日将迎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美术界也将再次聚焦马克思题材创作,《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观众见面,其中由中国美协组织创作的24张巨幅马克思主题的美术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继1983年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
-
http://artist.artron.net/20180504/n999967.html
2018-05-04 09:05:43
- 【雅昌专稿】李白真迹、唐寅仕女、宋百花图…进宫领略张伯驹的收藏“风流”
- 相关描述:明 唐寅 《孟蜀宫妓图》局部 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孟蜀宫妓图》,浓淡相宜,淡雅娟秀。 在张伯驹先生的藏画中,这一幅被称作《四美图》的明代藏品并非最珍贵,在故宫博物院张伯驹先生的纪念展中,也布置在武英殿后厅的角落之中,却成为展览首日观者争相谈论和观看的主角。明 唐寅...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2/n994218.html
2018-04-02 18:53:08
- 前贤笔下未必无误,然而辨识须得持理有据
- 相关描述: 慎断前贤笔误,不但有助于潜修字学,也让今天的书画读者明白,慎断与潜修实际上都是对传统文化和列位书画前贤表示敬重的一种方式。
前贤笔下未必无误,然而辨识须得持理有据。今人读书,勤者自勤,但手检心记者已经渐少,而以点击“电子读物”代替心手者渐多。后者,借闻耳食以为快捷,容易“一以当十...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2/n999335.html
2018-04-02 17:27:38
- 关于古代的铜镜,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闻?
- 相关描述:说到与“妖”有关的器物传说,有一个名称相信广大读者都不会陌生,那便是与“桃木剑”、“收妖葫芦”等传统辟邪物齐名的“照妖镜”。作为“照妖镜”的真实原型,由古代手工艺所铸造的铜镜,是否真的有“照妖鉴鬼”的功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古铜镜的奥妙传说。
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1/n978330.html
2018-04-01 03:22:57
- 221件珍贵文物在京讲述西藏故事
- 相关描述:
黄金面具
由京藏两地文博机构举办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近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据介绍,此次参展文物数量多、品级高,其中多件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该展览以“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合同一家”四个单元组成,汇集北京、西藏、河南、重庆、青海的21家收藏单位文...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31/n993731.html
2018-03-31 23:33:39
- 《陕西帝王陵墓志》出版发行 专家分析陕西帝王陵墓数为82座
- 相关描述:
3月21日电 记者21日了解到,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与西北大学合作并委托西北大学负责编纂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继《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茂陵志》后取得的又一个帝王陵墓类的重要大型修志成果,也是该省首次集中编撰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对外公开亮相,该志由西北大学文化...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27/n992477.html
2018-03-27 13:00:46
- 专家分析陕西帝王陵墓数为82座
- 相关描述: 中新网西安3月21日电 (记者 田进)记者21日了解到,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与西北大学合作并委托西北大学负责编纂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继《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茂陵志》后取得的又一个帝王陵墓类的重要大型修志成果,也是该省首次集中编撰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对外公开亮相,该志由...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27/n992439.html
2018-03-27 10: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