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88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兰亭大展”“兰亭珍拓展”开幕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兰亭大展”“兰亭珍拓展”欣赏            兰亭大展系列访谈——策展人曾君            兰亭大展系列访谈——展览部负责人马继革   9月21日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兰亭大展”、“兰亭珍拓展”正式开幕,面向观...
《兰亭八柱》帖集体亮相故宫
相关描述:  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兰亭文物展览——“兰亭特展”20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盛大开幕,包括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东晋王珣的《伯远帖》等艺术经典都将一一呈现,而乾隆皇帝所集的《兰亭八柱》帖更是首次全部展出。展览持续至12月5日。   兰亭文化蔚为“千古奇观”   王羲之被尊为“书圣”...
故宫展出157件兰亭文物 《兰亭八柱》集中亮相
相关描述: 一名群众正在观看展览。 王海欣   1600多年前的一个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挥毫《兰亭序》,后人争相临摹。20日,157件兰亭文物亮相故宫午门及延禧宫展厅,其中乾隆皇帝推崇的《兰亭八柱》首次集中亮相。   一展分两处,各藏千秋。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负责人马继革介绍,午门展厅像是...
故宫展出157件兰亭系列文物(图)
相关描述: 图片资料   1600多年前的一个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挥毫《兰亭序》,后人争相临摹。20日,157件兰亭文物亮相故宫午门及延禧宫展厅,其中乾隆皇帝推崇的《兰亭八柱》首次集中亮相。   一展分两处,各藏千秋。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负责人马继革介绍,午门展厅像是《兰亭序》的一个普及展...
武则天墓考古现真容 陪葬珍宝至少500吨
相关描述: 陵园遗址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介绍,陕西考古工作者对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专家称,《兰亭序》是否在乾陵尚不能证实。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為全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它是中国盛唐歷史文物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国目前唯一没...
宋徽宗VS乾隆帝 帝王书画价格大比拼
相关描述:  历史上的帝王,爱舞文弄墨、能书善画者不在少数。他们当中,有的是在“帝王培训班”上受到了严格教育,有些则纯粹是附庸风雅。在作品拍卖价格的每平尺均价上,他们甚至超过八大山人、石涛这样的艺术巨匠。但是,他们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天价珍品,还是只徒有帝王之名?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局...
书画作品钤印要略
相关描述: 中国书画上的钤印众多   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文明和悠久历史的承载者,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中国书画一般采用纸、绢为书画基质,以墨和颜料为书画原料,以毛笔和砚为书画工具,在书画创作过程中视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协作、整合过程,就是以柔软动物毛发制成的毛笔在砚中蘸上饱和程度不同的墨在...
我与齐鲁书风
相关描述:    俗话说:文有文韵,画有画骨,诗有诗魂,书有书风。这在文艺界早已成为定论。我致力于书法翰墨近60年,却断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门宗、哪一流派。人以书传,书以人传。随着拙作的不断推向社会,也吸引了诸多行家里手、专家学者甚至大师领军们的视线。他们大多在褒誉之后冠以风格、流派之词。中国...
曹操墓质疑声背后的利益纠结
相关描述:  编者按: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考古发掘的一座古代墓葬,经专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体质人类学家等多学科专家最终确认,认为是魏武王曹操高陵。2010年1月13日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被中国最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中国...
工笔画写意性的表现形式
相关描述:  写意性在中国绘画艺术思想中一直占据着很高的位置,这是一种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独特的审美情绪。中国画发展至今提到写意必然是专指水墨画的,其实工笔画和水墨画主要是从造型样式和表现手法上划分的,工笔画以“工”为特点的,通常以画面取象精细的刻画、准确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进行制作完成的,作品呈现工整工...
我眼中的先生
相关描述:  易峰是我先生,在外人面前我是这样称呼。私下里我大都呼他老公,闹得还没彻底搞明白词汇具体含义特征的不足两岁的女儿,也总追着先生屁股后面喊:“老公爸爸”。先生便也总是傻傻的憨应着女儿。   先生是山西运城人。听先生讲,他出生的村子叫龙居。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当年经蒲津渡过黄河观河东盐池时,路...
古代书画劫难
相关描述:  杨福音(广州)●半新不旧斋话   自秦汉起,中国绘画艺术蔚为壮观,名家辈出。汉武帝设秘阁,收集流散于民间的图画。汉明帝雅好艺术,特置画室于宫中。后汉灵帝在鸿都门内创立学校,学生多至千人,天下艺术家亦云集于此。因董卓之乱,汉献帝西迁长安时,宫中之绘画遭士兵大肆抢夺,当作幔幕使用。剩下的...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开篇
相关描述:  这本105万字的书法工具手册,我已经琢磨几年了,积累了一些   资料,参考了近200种关于书法类的丛书、专著和报刊。当我动手整理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与考证时,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一本工具手册应该给读者些什么?应该汇总些什么?如何划分编目和分类?我考虑了许久,征得了一些老书法家和...
出墙红杏垮东邻——观袁波花鸟画后
相关描述:  近日有机会见到旅日青年画家袁波的几件花鸟作品,是一位住在保定的朋友拿来的。袁波也是保定人,家在农村,自幼喜爱书画,曾师从画家刘志义先生,并在1986年在保定市举办过个人画展,不久于1987年东渡扶桑游学,这就是说,在他去日本之前已经学有根基,那一年他32岁,在艺术和人生两方面已经阅历了...
“亿元时代”谨防泡沫
相关描述:  2010年中国拍卖市场异常火爆,天价拍品频频出现,令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进了“亿元时代”。   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率先登场,4月1日至8日举行的春拍会再创历史新高,总成交近35亿港元,为今年的春拍市场开了个好头。今年适逢佳士得进入香港举行拍卖的第25周年,将于5月27日至6月...
鉴定专家谈用科技辨别书画真假
相关描述:  如果你是一个书画收藏爱好者,一定最害怕碰到赝品而遭受巨大损失,而辨别中国书画的真伪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一般最终的鉴定权都在资深的老先生手里,但是老先生的水平再高,谁又能够保证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呢? 谁又能够保证同样资深的老先生,对于同一幅字画的真伪不发生分歧呢? 一种运用科技手段,鉴定...
初唐楷书四家之一--褚遂良
相关描述:  用位高权显来描述褚遂良是毫不为过的,他是历代书法大家中介入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少数人物之一。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褚遂良的书法。   褚遂良,字登善,开皇十六年生于长安,显庆三年卒于爱州(越南清化),年六十三。其父褚亮,为唐代开国元老,进爵开国县侯,卒年八十八,以贞观功臣陪葬昭陵。...
范曾谈收藏的哲学
相关描述:  人类从混沌未开的、茹血餐肤的荒蛮时代到后工业化、讯息时代,只经历了几千年,而从猿到人则据达尔文讲经历了一千万年。人类的所谓“文明史”这一词则有修订之必要,“人类的文明野蛮史”则包括了全部的历史内容,直到今天依然适用。人类本性中的人性和兽性是大造所赋予的并列存在。人类的历史干戈相对的悲剧...
贺卡的文化研究与历史回顾
相关描述:  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收藏文化。其主要著作包括小说集《今夜月儿圆》,收藏类著作《中国古代门窗》、《百家讲坛系列马未都说收藏》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
中国古代书圣王羲之的贡献
相关描述: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差不多是人人皆知,宋以后,无人非议之。但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不光是他的书法艺术,还有他对文字的贡献。   中国的书法,由象形初期的半画半字,到大篆、小篆、隶书,每一次变化都从字体到字形产生质的变化。魏晋期间产生的正书,也是一次质的变化。正书笔画平整...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