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5072条信息
- 【雅昌快讯】金刚博物馆恢复开放 《宫乐图》中的人、景、物走出古画
- 相关描述:“身着华服、吹弹雅乐、煎茶品茗、梳盘高髻”,这是唐代名画《宫乐图》中的古典场景。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这一幕在上海金刚博物馆得以现场重现,也是金刚博物馆恢复开放的首个活动。“中国茶·活画展”活动5月17日,上海金刚博物馆特举办“中国茶·活画展”,采用古代经典名画《宫乐图》作为载体,将服饰、音乐...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18/n1076449.html
2020-05-18 15:02:22
- 耄耋不效衰翁样,下笔犹闻虎啸声——孟昭俊书法浅谈
- 相关描述: 面前放着的是友人所赠的一部厚重画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孟昭俊书法集》。在如今“大师”遍地、“笑话”迭出的时代,自印作品的不在少数,多年来也获赠颇多。无奈蜗舍逼仄、难容万顷,大多恭送回收,为环保事业做贡献了。唯孟老这部作品集,自入手以来常在案边,勤以拂拭,从中聆听这位八旬老人壮心不...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518/n1076382.html
2020-05-18 09:18:31
- 谈潘天寿先生的写生——叶尚青
- 相关描述:作者参观潘天寿写生研究展(中间者为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女士) 潘老先生的写生要求和方法以默记、默写为主,同时也进行实地写生,记录大自然中的典型环境和具体形象。 我曾陪同潘先生到雁荡和泰山采风。他当时一面仔细观察对象,认真而又深入;一面用铅笔写生,十分认真地记录对象的特征和动态,有时也...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518/n1076377.html
2020-05-18 08:51:36
- 古醉今迷 | 梦游红楼
- 相关描述:梁启超曾言:“以言夫小说,《红楼梦》隻立千古,余皆无足齿数!”2019 年 12 月 20 日,“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20 多家文博单位参展,涵盖文物、文献、艺术品近 600 件套,单件展品 2000 余件。2004 年首次发现的清代孙温绘《红楼梦》图册,北京...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15/n1077318.html
2020-05-15 16:33:08
- 【书画鉴定名家说】启功:鉴定书画二三例
- 相关描述: 书画鉴定名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李霖灿、方闻和傅申等,在书画鉴定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流传于世的书画佳作,从来都是藏家访求的宝玩,也是书画家借鉴的典范。于是,在众多书画作品中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明确时代和作者归属是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荣宝斋书画艺术...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15/n1076607.html
2020-05-15 12:52:09
- 澳门多禄溙拍卖行瓷器系列,唯有中国瓷器最受藏家拥戴
- 相关描述:生活中,毫不起眼的泥土,也可以是取之不竭的宝藏。经过坯料制造、坯体成型等工序,经历劫难,幻化新生。光洁致密,声音清脆,如筝声流淌。这便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瓷。经过火的锻造,入土千年不朽。制瓷技艺,曾为中国一家独有,几百年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各国在传统工艺的技术上不断创新,创立了自己国家...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514/n1076338.html
2020-05-14 23:40:56
- 倾听,竹画里的风声
- 相关描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生命本该如此需要有一些时刻慢下来静下来倾听最自然的声音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咏风的诗,也是一个谜语;“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诗中说,秋风能吹落树上的叶子,春风能催开地上的花朵,风过江面能产生层层波浪,而风过竹林能使万竿翠竹同时顺风弯腰。全诗虽没...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514/n1077928.html
2020-05-14 21:06:17
- 孙机:唐宋时期的茶具与酒具
- 相关描述:在博物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鉴定古器物名称和用途的问题。前些年王振铎先生关于汉代的樽、勺、巵、魁的研究,【1】就在这方面作出了值得学习的范例。但由于古器物种类纷繁,故有待清理者尚所在多有。这里仅就唐宋时代的杯类和壶类(近代意义上的)中哪些是茶具、哪些是酒具的问题,略作探讨如下。汉代主要用樽盛...
-
http://news.artron.net/20200511/n1076016.html
2020-05-11 10:10:04
- 【雅昌快讯】今年518,长沙博物馆用116件/套文物带你梦回大唐
- 相关描述:你是否也曾想象过这样的场景:随意走进一家街边的饮食店,摆上桌的是火晶柿子、水盆羊肉、胡饼全套这些平民吃食,长安城道上,有行人牵马,有着唐妆的女性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位高鼻深目的胡人,坐在你的对面,点了一份热腾腾的蒸猪肉,就着蒜汁蒜泥开始大快朵颐,上元节的灯笼在夜幕降临时亮了起来,楼阁上的歌...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09/n1075995.html
2020-05-09 18:10:40
- 【热点】含《女史箴图》和中国书画!大英博物馆新增30万张艺术品数据
- 相关描述:身在中国,却想一探大英博物馆?别担心,博物馆这一举措可能会让你梦想成真。4月28日,大英博物馆上线了30万张馆藏艺术品图像,包括拥有1600年历史的《女史箴图》、复活节岛雕塑《Hoa Hakananai’a》,以及馆内在2019年9月购得的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勃鲁兹无尽之死》(The...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09/n1075907.html
2020-05-09 08:15:30
- 天下行书三足鼎立 | 王羲之的“醉”,颜真卿的“情”,苏轼的“达”
- 相关描述: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被后人誉为“天下三大行书”。行书追求书写时的即兴,不受控制的情感流露。其实“天下三大行书”呈现给我们还是三种境界,三种人生,虽说都是即兴之作,却最真实的传达出了最真实的自己。《寒食帖》局部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达”境...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01/n1075854.html
2020-05-01 20:03:30
- 【书画鉴定名家说】徐邦达:谈古书画鉴别(上)
- 相关描述:五一小长假,为了安全不宜出远门,大家宅家不要忘记学习充电哈!劳动最光荣,学习最快乐!书画鉴定名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李霖灿、方闻和傅申等,在书画鉴定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流传于世的书画佳作,从来都是藏家访求的宝玩,也是书画家借鉴的典范。于是,在众多书画作品...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01/n1075620.html
2020-05-01 09:46:57
- 黄宾虹之笔法理念
- 相关描述:摘要 :本文分析了黄宾虹的笔法理念,包括对传统笔法的总结和对传统笔法的拓展。关键词:黄宾虹;笔法;总结发展。黄宾虹的山水画润燥蕴藉、浑穆苍拙、遒丽多姿、幽冥迷人,浓处风骨劲健,淡处隽永雅致,高僧隐士之气扑人眉宇。他似乎超凡脱俗、挥洒自如,是一种无人能及的生命哲学与人生终极的艺术境界,其笔墨...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9/n1075503.html
2020-04-29 20:31:00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鉴定你可懂?马未都:五大要点需牢记
- 相关描述: 据考古资料记载,远在殷商时期就有铜镜,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已成为当时常用的生活用品,以后各代均有铸造。直到玻璃镜出现以后,它才随着玻璃镜的普及而退出历史舞台。铜镜的材质是以一种合金铸造而成的。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但是古铜镜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古铜镜的发展历史也流传至今。铜镜...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9/n1075351.html
2020-04-29 15:10:12
- 《清平乐》热播,来聊聊海报背景里的这两幅北宋名画!
- 相关描述:该剧改编自小说《孤城闭》,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该剧整体色调清雅,服化道精良用心,古言台词富有文韵,展现出古朴简约、雍容脱俗的宋韵之美。尤其是剧中人物的造型,无论是仁宗的承天冠服,还是曹皇后的凤冠、珍珠妆,足见其在制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9/n1075276.html
2020-04-29 10:46:13
- 风流题客 吴伟青楼题材画与周边人
- 相关描述:作者:林霄图1 [明]彭时《东轩清玩序》 上海博物馆藏吴伟(1459—1508),字士英,更字次翁,又一字鲁夫,号小仙。以山水人物绘画闻名于当时,一生中曾三度被宪宗、孝宗招致宫中,授锦衣卫镇抚、待招,被孝宗赐“画状元”印。关于吴伟的绘画,台湾学者刘英贝硕士论文《吴伟人物画风格研究》(200...
-
http://news.artron.net/20200428/n1075163.html
2020-04-28 15:30:16
- 铜镜鉴定这门学问,真的很难吗?马未都:一篇文章带你读懂铜镜
- 相关描述: 铜镜是古人用来装饰理容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它制造得精美绝伦,集观赏、实用、珍藏于一身,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当前铜镜的收藏虽远不如邮票、古钱币、玉器等那么热门,但其市场正在由冷变热,逐步成为新的收藏投资亮点。2004年初,北京开启了中国文物市场第一次铜镜交易专场,全部交易品均为民...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8/n1075173.html
2020-04-28 15:28:06
- 妙鼠偶得三春趣 耄耋犹存童稚心——齐辛民庚子新作赏读
- 相关描述: 若是没有赤子之心,很难想象,老鼠除了灯下偷油,还会拿着手机、带着家眷、徜徉在十里红杏花中,幸福值爆满;更难想象,老鼠除了正月嫁女、送福之外,还会坐在一堆书前,埋头苦读。忍俊不禁之余,发现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在宣纸上妙趣横生的老鼠,既不是出自哪本漫画图册,也不是哪位年轻艺术家的戏笔之作,...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428/n1075138.html
2020-04-28 14:39:30
- 珐琅彩的天价从何而来?
- 相关描述:“陶瓷有名彩 称之珐琅彩”是清代宫廷御用的瓷器,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而成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它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8/n1075124.html
2020-04-28 12:22:20
- 苏百钧 | 元代花鸟画由写形向写意过渡
- 相关描述:元代绘画的审美观是由现实观照走向了内心感悟,这是由于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导致的。首先,元代来自大漠的蒙古统治者对新建立的帝国施行民族压迫政策,旧的社会格局被撕裂,阶级的划分与民族矛盾激化,原本属于精英阶层的汉族士大夫被压制。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撤销画院等政策举措,元代文化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7/n1075479.html
2020-04-27 19: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