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949条信息
- 书画圈的近代伉俪,卢沉先生谈周思聪的荷花世界
- 相关描述: 李可染先生曾说,造就一个大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对照周思聪,第四条够不上,“天才、勤奋、修养”这三条都够格。她五十七岁就英年早逝,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思聪生于1939年,1985年之后,类风湿病情日益加重,四肢关节严重变形,...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29/n953330.html
2017-08-29 10:51:16
- 当代书画洗牌不可避免
- 相关描述: 书画市场的繁荣与否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如同股市一样,关键要看大盘,书画市场的大盘就是近现代书画,它占着书画市场60%以上的份额,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这些名家大师作品的价位是书画市场形势的真实反映,因此书画市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是近现代书画。
在...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14/n950762.html
2017-08-14 10:54:59
- “文人画”这个词,已经成了投机者忽悠人的工具?
- 相关描述: 文人画给投机取巧者留下了空间
文人画的兴起,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不可忽略的一页。笔墨的解放、个性的解放,促使绘画材料从熟纸、绢转向生纸,这一材料的转变使得绘画不再拘束于对真实万物的描写。苏东坡以大文豪身份首倡绘画“不必形似”,而后梁楷、法常到后来的徐渭、八大山人,直至近代的吴昌硕、齐...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9/n949919.html
2017-08-09 10:16:34
- 马海方:对京味文化熟稔于心,还要动之以情|“高峰之路——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
- 相关描述:
“高峰之路——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大型系列活动由《艺术市场》杂志社主办,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艺术市场》美术馆承办。为了能够对“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这一命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艺术家的成果进行理论探究,我们将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呈现,选择当代具有代表性的...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808/n949845.html
2017-08-08 16:57:30
- 李洋的“写生作品化”与艺术创作
- 相关描述: 一、2009年李洋在《美术》杂志上发表《写生作品化》一文,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与创作中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其目的,一是链接中国画教学传统文脉,将前辈大师总结出的艺术教学方法和艺术实践经验衔接今天的中国画教学。二是反思人物画教学中写生与创作的辩证关系,力图在写生作品化的要求下捕捉体悟对象的内在...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5/n949225.html
2017-08-05 14:31:10
- 季涛:范曾与史国良谁画得更好?
- 相关描述: 著名中国人物画家范曾先生与史国良先生的艺术成长道路有一些相似之处:
两人都是中国画人物画家:范曾为中央美院毕业,向蒋兆和和刘凌沧学习过:史国良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师从蒋兆和、黄胄和周思聪;
两人都擅长中国画笔墨,范曾尤擅长白描,史国良则擅长速写;
两人都曾有海...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17/n945243.html
2017-07-17 10:29:52
- 艺术立场 从情感出发
- 相关描述: 艺术大家,必定要凭借思想来支配创造行为。而闪烁灵光的艺术思想,也必定要经过长时间冶炼才能日趋清晰。那么,其冶炼过程和沉潜,会自然而然地裹挟在艺术立场中,检索诸多大家艺术历程莫不如此。
摒弃常态环境再现,进入难以遏制的表达境地,开心的主旨自会渗透其中。即使是思想遭遇真空的年代,铁扬...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712/n944448.html
2017-07-12 19:19:01
- 安徽盘龙2017年春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圆满收官
- 相关描述: 7月9日,安徽盘龙2017春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在安徽合肥学苑大厦圆满收槌,成交率创下安徽近几年艺术品拍卖佳绩。当日天降大雨一扫闷热,空气中多了几分凉爽,连日三天的拍卖预展现场火爆,吸引了社会各界名流、艺术品爱好者和艺术品收藏家的眼球。全国各地的藏家纷纷到场支持,300多人的拍卖会场座无...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711/n944284.html
2017-07-11 17:06:23
- 周思聪:不为醉人酿美酒,而为大众煮苦茶
- 相关描述: 李可染先生说过,造就一个大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对照这四个条件,他的弟子周思聪前三条都够格,只差长寿。周思聪于57岁英年早逝,何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深情一笔。
周思聪是一个才女。她的可贵还在于没有才女的矫情;她是一个艺术家,却没有艺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11/n944123.html
2017-07-11 10:12:44
- 艺术立场,从情感出发
- 相关描述: 艺术大家,必定要凭借思想来支配创造行为。而闪烁灵光的艺术思想,也必定要经过长时间冶炼才能日趋清晰。那么,其冶炼过程和沉潜,会自然而然地裹挟在艺术立场中,检索诸多大家艺术历程莫不如此。
摒弃常态环境再现,进入难以遏制的表达境地,开心的主旨自会渗透其中。即使是思想遭遇真空的年代,铁扬...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710/n943842.html
2017-07-10 10:59:18
- 【雅昌讲堂】唐勇力: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 —从潘天寿关于素描教学谈起
-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唐勇力: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教授
唐勇力
主题: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 —从潘天寿关于素描教学谈起
唐勇力:我对潘天寿先生充满了敬意我认为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之所以伟大是他的艺术思想和美术教育思想照亮了道路、启迪了后人,从而不...
-
http://video.artron.net/20170627/n941106.html
2017-06-27 14:05:02
- 徐惠泉:梦中的伊甸园---人物画创作笔记二则
- 相关描述: (一)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物画是较薄弱的一项,不像山水、花鸟那样有一套完整的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虽然人物画是发展最早的画种,远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的图案,而后从楚帛画,到东晋顾恺之、唐阎立本、宋李公麟、梁楷,明陈老莲、清黄慎,一直到任伯年,一代又一...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625/n940414.html
2017-06-25 19:31:42
- 史国良:不重视书法中国画精神就没了
- 相关描述: 如果是写意画,没有书法的功底肯定水——
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代表之一,史国良日前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他在写实造型与笔墨的关系以及中国画与书法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认为:“书法是传统宝库里面分量最重的一块。不重视书法,中国画的精神就没了!”
■收藏周刊记者 梁...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9/n939105.html
2017-06-19 11:21:26
- 杜滋龄:生命之境 笔墨之歌
- 相关描述:
晴云(国画) 97×180厘米 2008年 杜滋龄
在现代水墨人物画领域辛勤耕耘了数十年的杜滋龄,是我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家之一,他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在许多方面和20世纪以来的前辈和同辈杰出艺术家有相同之处,但在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上却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作品有独特的个...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9/n938884.html
2017-06-19 09:22:10
- 他走在艺术的光彩中,纯洁而珍贵
- 相关描述: 恐怕和所有人一样,当年还是青年画家的蔡玉水和他的《中华百年祭》被众多媒体报道的时候,还没有看到作品的我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一个艺术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初开始创作就进入悲剧艺术的造型,并且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用他的创作去表达一个民族历史上所有的苦难,期间还遭遇了画室失火,数百件素描草图、创作...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616/n938589.html
2017-06-16 17:07:14
- 【雅昌专栏】郑今东:我眼中的方力钧是个绝顶聪明的家伙
- 相关描述:《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封面 2017年5月,资深媒体人严虹主编的《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严虹采访了上百位嘉宾,希望通过这100个人物口述实录的讲述,用100条纵横交错的人物线索,刻画出一个优秀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成长...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2/n937223.html
2017-06-12 09:23:01
- 朱振庚:风骨有相 自在天真
- 相关描述:
戏剧人物(国画) 46×34厘米 2006年 朱振庚
朱振庚,目前来看,在美术界并非大名鼎鼎,但熟知他的人则无不衷心赞叹其艺术天赋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认为“这个人天生就是个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称其为天才,并视他为自己“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05/n935574.html
2017-06-05 09:55:05
- 为中国画——笔墨与时新变(教师作品)
- 相关描述:
开幕式时间:2017年4月18日上午10:30
开幕式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研讨会时间:2017年4月18日下午1:30-17:30
研讨会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B展厅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仍然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文化环境之中,信息传播的便捷构成活跃的...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526/n933686.html
2017-05-26 17:02:31
- 潘天寿认为低年级要打基础,高年级要重表现
- 相关描述: 中国画教学怎么借鉴素描?
“潘天寿先生认为对西洋素描要研究,不要停留在现在的看法上,高低年级要分阶段,低年级要画得准细致性,是打好扎实的捉形基础阶段,高年级要重节奏,要注重艺术表现,通过上述这样的素描先生对素描的看法和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素描方法在中国画教学中是可以借鉴的,但...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5/n930824.html
2017-05-15 12:16:18
- 海岩先生在绘画艺术下的“格物”沉思
- 相关描述: 格物致知这一词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先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505/n928837.html
2017-05-05 1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