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91条信息
- 一池春水 纪念陆抑非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
- 相关描述:
3月16日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陆抑非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国美协、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主办,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支持,浙江美术馆承办,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31/n993571.html
2018-03-31 20:49:22
- 陆抑非獭祭成大家
- 相关描述: 陆抑非曾说:“我年轻时每逢作画,桌子总是堆满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我是画不出什么东西来的。这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陆抑非借用这成语强调的是素材的积累,任何创作都不可凭空得之。一是面向传统,一是面向自然,将两者有机结合,正是其后来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03/n994509.html
2018-03-03 01:58:45
- 墨语初心-2017蔡茂友水墨作品展在苏州举行
- 相关描述: 12月9日上午,由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北京启功研究会主办,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看苏州》、苏州中元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太湖黄金水岸、苏州名城艺术馆承办的“墨语初心--2017蔡茂友水墨作品展”在苏州名城艺术馆拉开序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能宪、苏州广播电视...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1220/n1120612.html
2017-12-20 00:00:00
- 院体浙派之外 青藤居士徐渭的写意画风由何而来?
- 相关描述: 徐渭的“写意花卉”源于明代中期崛起的吴门画风与贯穿整个明代的院体浙派画风。明代中后期的画坛几乎为吴门与浙派所统摄,画家们非吴即浙。徐渭出生时,虽然沈周已去世12年,但是文徵明、唐寅、仇英均尚在。文徵明去世时,徐渭已38岁,此时的吴门画派正是如日中天,在文徵明的带领下牢牢把控着文人画家手...
-
http://news.artron.net/20171213/n953516.html
2017-12-13 10:32:13
- 北京银座 5 周年秋拍:任伯年作品精彩赏析
- 相关描述: 吴昌硕尊任伯年为“画圣”,他曾刻“画奴”印相赠,边款曰:“伯年先生画得奇趣,求者踵接,无片刻暇,改号‘画奴’,善自比也。”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发展历程中,“海派”花鸟画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引领着传统绘画表现走向现代,而任伯年是绘画发生现代化转折的标志性人物,也是承前启后的集大成...
-
http://news.artron.net/20171123/n969968.html
2017-11-23 22:09:28
- 佰草山房记
- 相关描述: 好雨之日,忽起访佰草山房清兴,询得主人由宝岛台湾办画展恰已归至京机场矣。自城内迤逦趋宋庄闹区,即而复向西,是时雨骤天又将暮,一行五人往访者,有词人蔡老师,江南宜兴壶人周先生等,急急斜穿于曲巷烟水间。及至,画家已先归,乃见幽静之所在,地面有湿湿青草茂然,依依具迎客意。予暗呼:此恁接地气也...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1018/n962376.html
2017-10-18 15:15:40
- 收藏家:吴湖帆
- 相关描述:
钱希同 吴湖帆像 丁亥(1947年)
编者按: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作为画家,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作为收藏家,与钱镜塘同称“鉴定双...
-
https://news.artron.net/20171010/n961255.html
2017-10-10 22:38:00
- “青藤白阳”:从笔墨的自由流淌到狂放纵逸
- 相关描述: 《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书画艺术特展》将于8月29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展览将展出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庋藏陈淳、徐渭及相关画家书画作品73件套。展期持续至11月28日。
“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徐渭、陈淳,他们一个号“青藤居士”,一个号“...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70825/n952840.html
2017-08-25 13:41:29
- 张继馨:研究“江南水乡写意花鸟画”图式
- 相关描述:
夏阴 张继馨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苏州“吴门画派”的写意花鸟画有着鲜明的划时代意义,沈周、文徵明、陈淳、陆治、周之冕等大家的写意花鸟画,彪炳史册,垂范后人;至近现代,陆恢、陈摩、张辛稼、张继馨,依然一脉相传,吴门馨风,清香飘逸。
由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艺委会、江苏省委宣传...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05/n935586.html
2017-06-05 10:05:42
- 汪雷:“艺彩新锋——山东美术新人新作展(2017)”入选作者
- 相关描述: 一、艺术简介:
汪雷,1981年生于高唐,先后研修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班,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二、馆长寄语:
张望(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汪雷的山水作品取法清代四僧,濡染于传统的同时,又...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02/n935192.html
2017-06-02 14:26:28
- 古韵留馨——梅花与梅花题材画概说
- 相关描述: 在中国人的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一种“移情”现象。美学家朱光潜在论述“移情”问题时是这样说的:“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如果...
-
http://news.artron.net/20170526/n933601.html
2017-05-26 12:45:54
- 文祥磊:闺阁丹青没骨情——常州画派女画家及其绘画艺术述论
- 相关描述: 编者按:为迎接2017年“国际妇女节”的到来,常州博物馆特举办“闺阁传芳——常州画派女画家精品展”。常州画派因恽寿平开创的没骨花卉而闻名于世,其重要特点之一即是诞生了一大批女画家,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女性绘画艺术的一次全面崛起。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3/n932769.html
2017-05-23 10:55:52
- 花鸟画技法的革新
- 相关描述:
春山行(国画) 郭味蕖 郭味蕖美术馆藏
郭味蕖
画面的构图和赋彩是关键
一幅好的花鸟画创作,在熟悉题材以后,画面的构图和赋彩的对比调协,也是主要关键。在古人布局上所谓“疏处愈疏,密处愈密”的规律,是基本原则,可以运用。但突破这一范畴,未尝不能创造出新的更足以表达主...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2/n927867.html
2017-05-02 13:30:25
- 花鸟画技法的革新:画面构图和赋彩是关键
- 相关描述:
春山行(国画) 郭味蕖 郭味蕖美术馆藏
画面的构图和赋彩是关键
一幅好的花鸟画创作,在熟悉题材以后,画面的构图和赋彩的对比调协,也是主要关键。在古人布局上所谓“疏处愈疏,密处愈密”的规律,是基本原则,可以运用。但突破这一范畴,未尝不能创造出新的更足以表达主题效果的画面。中国...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05/n921080.html
2017-04-05 09:20:43
- 杭州博物馆馆藏梅花书画精品展在萧博开幕
- 相关描述:
日前,由杭州博物馆和萧山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喜上梅梢——杭州博物馆馆藏梅花书画精品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涵盖杭州博物馆馆藏明代至近现代百余件以梅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明代周之冕《梅花图》轴、清代蒲华《梅石图》轴、清代张熊《梅花图》扇页、民国高野侯《梅花图》轴等诸多精品。...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1/n917551.html
2017-03-21 15:51:39
- 中国画研究生的临摹、写生、创作教学(2010年10月修订)
- 相关描述: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承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画的教育方式也出现巨大变革,徐悲鸿、林风眠、潘大寿都提出过各自的主张,为中国画的教学做出过宝贵贡献。但如何传授中国画,如何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中完善中国画...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321/n917420.html
2017-03-21 10:13:19
- 华喦作牡丹竹石图
- 相关描述: 华喦(1682—1756),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称“飘篷者”,福建上杭人,后寓杭州。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做了造纸作坊徒工。康熙四十二年(1703),华氏家族重建祠堂,乡人推荐华喦为祠堂正厅作画,但乡绅认为他身份卑贱,“轻薄后...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4/n915500.html
2017-03-14 11:28:44
- 在古代文人画中寻找春天
- 相关描述: 又到一年“惊蛰”时,惊蛰顾名思义就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动物开始出来活动啦,话说每年到了惊蛰时分,气温回升较快,害虫也开始出动,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因而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说法。看了此情此景的描述,这意味着春天的气息是越来越浓厚了,我们不妨去文人的画面里找寻下春天的气息。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436.html
2017-03-06 16:17:22
- 明清后鸡题材绘画技法成熟 画家寄托情感
- 相关描述: 画家对此题材乐此不疲,因鸡有“吉祥”之意
明清以来直至百年内,各具风貌的花鸟画家使这个时代辉煌灿烂,在这一时期,鸡题材绘画作品创作技法日渐成熟。此外,画鸡已不仅仅只为了物象的再相,更有画家心中情感的寄托。明代唐伯虎在画鸡后曾题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声语,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125/n905463.html
2017-01-25 10:12:44
- 刘益谦曾花2.8亿拍鸡缸杯 “鸡”题材作品其实贵得有理
- 相关描述: 有关鸡的艺术作品是古人美好愿景的阐释与升华
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的秋拍上,藏家刘益谦以2.8亿元天价购得的明成化鸡缸杯,轰动一时。事实上,许多与鸡相关的作品也都曾在拍场上有过不俗的表现。鸡作为一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禽,自古以来就曾被附上了诸多含义,历朝历代以鸡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125/n905458.html
2017-01-25 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