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1秒
所有结果180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李富绘画的田园意境
相关描述: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田园逸趣系列   李富生于1965年,1987年7月大学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2007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研究生毕业、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新闻出版编审、人...
丹托时代的艺术终结
相关描述:   阿瑟?丹托 (Arthur Danto)   华夏收藏网讯  丹托作为一个美学家的职业生涯始于1964年他与布里洛盒子的不期而遇。对该作品的思考引领丹托在一种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哲学之间有了新的发现。反过来说,这两者也成就了丹托作为《国家》 (Nation)杂志的一个艺术评论家的主要...
崔莎-布朗:身体与图像交汇下的诗意
相关描述:     1 “舞蹈”与“视觉艺术”并置的策展意图忠实地反映出崔莎•布朗的艺术实践方法。   艺术家的创作线索在身体运动实验与图像研究活动的两相交织中形成,该线索恰好位于不同艺术领域的交叉地带,即身体与图像的交汇处。“跨学科性”是个庞大的话题,可以从若干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在这里我仅就其...
画故事的人
相关描述:  最早看见吴静涵的画,是在一本画册上,作品是《冬天里的玫瑰》。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头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身着鲜红明亮的衣服,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堆满了玩具、美食、美酒以及一支玫瑰花,背景是昏暗苍茫的天空与富于无常变化的云彩。画面里想要交代的事物很多,多到如果你逐一地观察每一处细节,恐怕是要站...
解读奥赛博物馆珍藏展: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派
相关描述:  《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从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2月28日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奥赛博物馆收藏陈列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包括1848-1914之间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等派别的作品。许多中国的观众对于印象派肯定不会陌生,而此次展现无疑将使得许多人...
詹姆斯·韦林:摄影如口技
相关描述:  什么是摄影?摄影是记录历史事件的公器;摄影是公共记忆的容器;摄影是摄影家自审的镜子;摄影是摄影家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摄影的定义千千万,但在美国著名摄影家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以下简称韦林)看来,摄影如口技(ventriloquism),可以通过各种图像发出不同的声...
托尼·克拉格雕塑的抽象之美
相关描述:  托尼·克拉格:雕塑与绘画展   2012年3月2日—4月15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英国著名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的雕塑与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北京的出现,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离纯粹的艺术很近。   初次相识克拉格,我以为他的...
段煜婷:摆脱与时代无关的艺术方式
相关描述:  在当下全民摄影的时代中,已经没有一个没有被摄影光顾过的角落,市场的火热、藏家的关注以及摄影与当代艺术越来越密切的交融都给摄影界带来了热闹而又混乱的景象。即将举办的第九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是“告别经验”,年展总监段煜婷认为,摄影界近年的乱象需要进行宏观的梳理,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创...
殊途同归——浅谈杜春辉与杜海军的绘画
相关描述:  杜春辉,倾情于自然情境;杜海军,专注于城市生活。我第一次看到这两个名字同时出现,着实感到惊讶,两个有着不同面貌的艺术家,会出现怎样奇妙的交流和互融。   我曾在央美的某个毕业展上见过杜春辉的作品,大幅风景很是过瘾。这位开始在山东艺术学院学艺,后辗转于北京画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的...
高岭:当“艺术批评”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
相关描述:  数字技术主导下的艺术,与以往的艺术的重大不同在于,技术已不再只是类似于以往艺术创作的技术、技巧和载体,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媒介和中间环节来传播艺术家的视觉图像,而是技术本身就能够形成有效和广泛的传播并且能够不断地生成新的更加丰富的视觉图像。简而言之,技术即媒体,媒体即艺术,艺术即能快速而广...
“艺舟双楫”李一书法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展
相关描述: 展览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李一   2013年11月2日,艺舟双楫——李一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继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李一书法展”之后,书法家李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二次个展,展览共展出李一近年来新创作的真、草、隶、篆各体书法作品100余件。 展览现场 ...
硬镜头 写实绘画的旧法新解
相关描述: 沙龙研讨会现场   2013年11月2日,“硬镜头——一种新写实绘画”展览,在北京798新绎空间开幕。   本次展览由北京新绎爱特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国内知名艺术批评家杨卫担当策展人。展览共展出艺术家丁方、范勃、马堡中、忻东旺、王华祥作品二十余幅,是几位艺术家近年来在新写实绘...
高岭:当艺术批评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
相关描述:  数字技术主导下的艺术,与以往的艺术的重大不同在于,技术已不再只是类似于以往艺术创作的技术、技巧和载体,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媒介和中间环节来传播艺术家的视觉图像,而是技术本身就能够形成有效和广泛的传播并且能够不断地生成新的更加丰富的视觉图像。简而言之,技术即媒体,媒体即艺术,艺术即能快速而广...
达达主义的艺术观
相关描述:  20世纪初世界艺术史上产生了一次革命,一批年轻人以批判的眼光重新研究艺术的前提、准则和逻辑基础,甚至是审美及秩序的概念。他们自命名为达达主义(Dadaist),成员主要来自德国的巴尔、罗马尼亚的特·查拉、法国的让·阿尔普和美国的毕卡比亚及法国的马塞尔·杜尚等。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国际性艺...
纤维艺术:作为一种眼光
相关描述:  上月开幕的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正在浙江美术馆举行。依靠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这一中国第一个现代壁挂研究中心的研创力量,三年展必将成为这个金秋纤维艺术界的一大盛事。本届三年展的主题是“纤维,作为一种眼光”,总策展人、万曼壁挂研究所及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主持人施慧教授对...
何桂彦: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何桂彦: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张广慧:从北渚出发
相关描述:  从北渚出发—张广慧艺术展   2012年9月9日 一10月9日   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   2012年9月9日 ,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从北渚出发—张广慧艺术展”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通过对张广慧先生从事版画艺术创作三十年的梳理,以此探寻传统木刻版画技术与当代艺术思维相融合的原...
漆画的绘画性与当代性之杂谈
相关描述:  内容简介:本文仅仅是对漆画绘画性如何融入或为何融入当代艺术的简单探讨,从漆的的艺术特色以及漆画的绘画特性入手,结合当代其他艺术的特点,并根据个人漆画的制作过程和目的,分析了漆画的本体语言的问题。   关键词:漆画 绘画性 当代性   漆画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漆、金箔、箔粉、螺丝...
现代主义雕塑已经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