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22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考古学者在新疆伊犁发现距今三千年以上的中国最早用煤遗迹
相关描述:  在新疆天山伊犁河峡谷中的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确认在这里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初步断定其时间约距今3500年前后,这比目前已知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时间上溯了约一千年。   在吉仁台沟口遗址编号为T2的墓葬-房址区域,在清理出的地下约一米的房屋居址...
新疆现中国最早用煤遗迹 将人类用煤认知前推约千年
相关描述: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者在对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实施考古工作时,发现一处350平方米的大房址。目前,该遗址共计发掘房址14座,面积2000余平方米。这是中新网记者11月1日从新疆文物局获得的信息。图为考古现场遗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据介绍,自2015年6月17日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周勇: 石头上的王国——石峁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
相关描述:  10月10日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周勇研究员在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石头上的王国——石峁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学术讲座。孙周勇研究员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大型考古项目发掘与调查。      讲座现场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
英德青塘镇意外发现13500年前人体骨架化石
相关描述:  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英德市青塘镇出土,这意味着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9月26日,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考古权威专家夏正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专家何嘉宁等专家学者赴考古现场,详细解读本次考古发现的意义...
青塘遗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
青塘遗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前古人类化石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
比大禹还要早上千年的治水高手是谁? 浙江图书馆两场艺术公开课可以找到答案
相关描述:  说到中国最早的古代水利工程,首先会想到广为流传的“大禹治水”传说。然而,在浙江余杭,在大禹治水之前的1000年,其实就已经出现系统而复杂的大型水利系统——良渚古城水利工程。这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进...
刘学堂:丝路史前史 交汇、融合与创新
相关描述:  黄河流域的中上游,是世界远古彩陶文化的故乡之一。彩陶文化从这里出发,向周边传播的道路四通八达,其中西向传播开始的时间早,持续的时间长,走出了一条东西向的彩陶之路。新石器时代开始,彩陶文化从渭水流域向西,传播到了甘青河曲之地,由黄河上游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东部天山盆地,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
贾利民:缘结考古,岂止半生——从《考古半生缘》说开去
相关描述:   《考古半生缘》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编写的一本小书,说小书不光是因为开本小、字数少,也因为书中都是一些精干的短文。但书小未必价值低,在这个动不动几册十几层地出考古报告或者图录的年代,这种小书反而不多。倒不是说考古报告和图录不重要,资料当然重要,但考古人才是整个工作的核心...
从《考古半生缘》说开去
相关描述:  《考古半生缘》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编写的一本小书,说小书不光是因为开本小、字数少,也因为书中都是一些精干的短文。但书小未必价值低,在这个动不动几册十几层地出考古报告或者图录的年代,这种小书反而不多。倒不是说考古报告和图录不重要,资料当然重要,但考古人才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其...
新疆尼勒克发现中国最早用煤遗址 距今逾3000年
相关描述:   考古学者确认在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痕迹,初步断定其距今约3500年。图为燃过的煤。 王永强 摄   考古学者确认在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痕迹,初步断定其距今约3500年。图为遗址。 王永强 摄   中新网伊宁8月...
内蒙古敖汉旗:强化文物部门“话语权”
相关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拥有极其丰富、极其厚重、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着4000多处各级各类文化遗址,平均两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文化遗址,这在全国县级行政区是罕见的;   西辽河流域的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四省区共分布红山文化遗址1100多处,敖汉旗境内就有5...
瓦窑里遗址抢救性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  2016年上半年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3月,省考古所联合富阳文物馆在遗址范围内的铁路施工范围及周边进行抢救性考古探掘,总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   发掘表明,瓦窑里...
要经济发展,更要文物保护
相关描述:  6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史前考古研究基地、敖汉旗人民政府主办的“《红山文化研究》首发式暨红山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在会上,《红山文化研究》进行了首发,随后,参会的相关专家学者对红山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
各界专家激辩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保护及利用
相关描述:   广东省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论证会14日在云浮市举行,各界专家针对其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在论证会上畅所欲言、激烈交锋。   当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8位文物、考古、旅游、教育专家在论证会上进行专题发言,围绕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考...
博州3000年前大型遗址近期将考古发掘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博州文物局了解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于近期对当地一处3000年前大型遗址进行发掘。据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贾笑冰介绍,该遗址发掘,对深入了解博州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社会全貌,社会组织结构、发展阶段等具有重要价值。   据博州文物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处...
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
相关描述:  日前,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此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系“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共有来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北京、福建等地的文博科研机构40余名代表与会。东南考古学术发展与厦门大学考古学科建设是此次论坛的两大主题。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
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扫描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相关描述: 出土的陶器   通过一系列工作,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首次建立起“英墩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 →“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重要、关键的证据。同时,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
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扫描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相关描述: 玉器组合   遗址总共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揭露良渚文化墓地一处,发现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等遗存,出土玉、石、陶等不同材质遗物近1200件。它是首次在长江以北发现的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遗址人...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相关描述:  通过一系列工作,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首次建立起“英墩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 →“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重要、关键的证据。同时,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类遗骸,将为研究...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