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198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方敏 王月:良渚古城“圈粉”世界考古界
相关描述:  不久前,上海举办了一场考古界的“奥斯卡”盛会——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论坛主题是“水与古代文明”,而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古城水利系统——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正是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论坛期间受到广泛关注。   30余位考古界大咖专程从上海赶赴杭州,实地考察了良渚古城以及外围水坝。此次考...
国宝说话变网红 文博类节目在中国获热捧
相关描述: 《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固定开头。在中国弹幕视频网站上,每当这段解说出现,屏幕上便会飘出大片的用户弹幕评论:“已查收”。   2018年1月1日,《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网...
北京博物馆去年开展400余项展览
相关描述:  2017年,北京备案登记的博物馆达到179座,累计举办了400余个展览。平均每天,北京人都能看到一段新的“北京故事”。   《北京市文物局2017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近日发布,中轴线和三个文化带成为年度“关键词”,频繁出现。   去年,本市完成3家博物馆的备案审核工作。全市“...
2018陕历博将再掀文物热浪
相关描述: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佳)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陕西历史博物馆备受关注。日前,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今年陕历博将推出18个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展览,同时深入挖掘丰厚的馆藏历史文化资源,研发30款以上文创产品。   据悉,今年全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给观众呈现18个特色鲜明的展览...
从“高温釉下彩”的源头谈起
相关描述: “高温釉下彩”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不久前,笔者先后拜读了高学训先生的文章《探究高温釉下彩的源头》(原载《收藏快报》总第159期)和欧阳希君先生的文章《再说“高温釉下彩”的源头》(原载《收藏快报》总第231期),从中颇有受益。 据笔者所...
追寻千年古城:汉代西域都护府遗址考古
相关描述: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以确保政令通行、丝绸之路畅通。20世纪初,海内外考古学者先后来到新疆,对府治遗址展开考察。但由于自然环境变迁、缺乏充足史料记载,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里,仍是一个未解谜题。   最近,寻找都护府治所确切位置的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7年接待中外游客685万人次
相关描述:  记者1日晚间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201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中外游客达685万人次。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同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陵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
陕西联合考古队发现4500年前芦山峁遗址
相关描述:   芦山峁遗址。资料图片   本报西安1月1日电(本报记者张哲浩 见习记者唐芊尔)日前,记者从陕西省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持续两年的考古发掘,在延安市宝塔区芦山峁遗址发现房址12座、灶址两座、夯...
100件国宝将“讲述”前世今生,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相关描述:  “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何时?龙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共同策划完成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100件国宝将为观众“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在25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纪录片首映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文物虽然静...
考古发现将延安筑城史向前2300年遗址文物陶器
相关描述:  12月28日,华商报记者从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获悉,延安芦山峁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延安筑城史距今应为4500年左右,比延安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最早筑城时间——秦汉时期(距今约2200年),至少向前推了2300年。   芦山峁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的梁峁上,西邻延河支流陈团沟...
陕西将加强遗址公园建设 首批25个“文化遗址公园”授牌
相关描述: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王瑛)12月11日,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工作座谈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公布杜陵、顺陵、华清宫遗址等25个单位获批成为第一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与会相关领导为获批单位授牌。会议提出,陕西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对文化遗...
永嘉遗址出土万件瓷器标本 唐代温州人怎样制瓷?
相关描述: 瓯窑上刻有“大中十一年(857年)十一月”字样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瓯窑什么样子?昨天,在温州永嘉披露了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瓯窑遗址,上万件瓯窑瓷器标本为人们揭开其埋藏千年的神秘面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永嘉县政府联...
永嘉遗址出土万件瓷器标本 唐代温州人怎样制青瓷
相关描述: 瓯窑上刻有“大中十一年(857年)十一月”字样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唐代瓯窑遗址现场唐代瓯窑遗址现场 现场出土的瓷器现场出土的瓷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瓯窑什么样子?昨天,在温州永嘉披露了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瓯窑遗址,上万件瓯窑瓷器标...
百集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携千余重器横空出世
相关描述:  中国近年来的文物类影视作品颇能“圈粉”,前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现有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而百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播放在即。该片拍摄近千件国宝文物,堪称一座中国顶级文物的影像博物馆。   记者从25日的首映会上获悉,该纪录片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共10...
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携重器横空出世
相关描述:   中国近年来的文物类影视作品颇能“圈粉”,前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现有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而百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播放在即。该片拍摄近千件国宝文物,堪称一座中国顶级文物的影像博物馆。   记者从25日的首映会上获悉,该纪录片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共...
【雅昌快讯】给5分钟让文物“自述”:央视再打造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相关描述: 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2017年12月25日,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映,并预计将于元旦(2018年1月1日)22:00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每天5集,共100集,分为4季播出。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选取100件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
央视文物类纪录片又出新作:《如果国宝会说话》元旦首播
相关描述: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文物相遇的节目圈粉无数,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余热尚存,《国家宝藏》一夜刷屏,又一个以文物为主题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也将于2018年元旦播出。     12月25日,这部纪录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首映式。据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
考古全过程展示 新郑郑国车马坑景区吸引25万游客
相关描述:  昨日,郑韩故城考古新发现座谈会在新郑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郑韩故城发掘到瓮城与“豪华房车”   据了解,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的考古钻探和发掘,清理出郑韩故城城墙建造体系、城门组织结构、道路年代走向...
探寻古代巴文化之谜
相关描述:  距离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城约30公里、总保护面积103万平方米的罗家坝遗址,地处古代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距今有5300年左右的历史。   1999年,考古人员首次在此发现了涵盖东汉、西汉、周、商、夏、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堆积深厚的古代巴文化遗址。至今,该遗址已进行4次联合考古发掘...
雄安新区考古现场:发掘的残砖、陶片可能源自汉代
相关描述:  日前,位于雄安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城县南阳遗址考古工作获得重要成果,新发现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遗址群。   今天上午,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在遗址发掘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在解剖城墙基层时不断地发现一些绳纹残砖、烧结窑壁块和陶片,“目前来看该遗址下限年代为汉代。”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