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20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在哈佛的沈津——制古籍成汇刊
相关描述:  沈津,安徽合肥人,1945年生于天津。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上海图书馆任职时,追随顾廷龙馆长研习目录版本之学。1986年至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做图书馆学研究。1990年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2年再次赴美,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
黄永年:与上海图书馆竞争的藏书大家
相关描述:    黄永年是当代古籍版本学大家,藏书界亦仰之如泰山北斗。15岁开始购藏版刻古籍。民国时期旧家故物流出,价格低廉,永年先生虽囊中羞涩,亦得以逐渐购藏。1952年黄先生转为薪给制,开始有余钱买书,后来曾得意地说“我当时只有86元的工资,但是敢于与上海图书馆竞争”。50年代前期,先生奠定了...
“游丝毛雕”话古今
相关描述:  图1 玉佩正面   图2 玉佩背面     图3 王世襄藏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   飞来的战国龙凤佩   依稀记得,那年杨梅刚刚下树。一日,平江古玩商人姜平发来微信,说他正在汨罗白水镇搜寻古旧物品,无意中发现一块很老很老的玉佩,问我要不要。   姜平与我交往近二十春秋...
插图创作事关中国的美术教育
相关描述:  大体上看,中国从古到今对插图都算比较重视,尤其在明清两代的古籍版本书中,插图普遍且精美。五四新文化时期,鲁迅等人也特别注重插图对文学作品的作用和意义。1949年以后,国内重要的专业美术学院也设有插图与书籍装帧专业。所以,按理说中国插图文化的艺术传统很悠久,有关插图艺术的美术教育也较完备...
徐畅:莫高窟北区石窟所出刻本《资治通鉴》残片考订
相关描述:  1988年到1995年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甘肃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进行了六次发掘工作,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汉文、回鹘文、藏文、西夏文等残文书。对于这批文书,敦煌研究院已邀请相关学者进行了整理和初步研究。2000年,作为北区石窟考古报告的第一卷,彭金章、王建军主编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由文物...
广富林文化遗址“明代高房”变身朵云书院,体验江南文化,来这里就对了!
相关描述:   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首日,以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书香根脉为特色的新型多元文化空间“朵云书院”正式开业。   身处广富林徽派古建筑群中的朵云书院,系整体搬迁而来、保存完好的“明代高房”建筑。集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出版资源、艺术品资源,朵元书院将书房、讲堂、会场、展馆、...
古籍版本作伪的原因
相关描述:  古代活字印刷、抄本、稿本的数量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相差极为悬殊,前三者只是与雕版印刷相辅而行,真正作为普及、传播学术的有效方法和工具的,还是雕版印刷术和用这种技术印刷成的书籍。它在古代文化领域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居于首要地位。因此,今天我们谈版本的鉴别方法,其对象主要是刻本,其次才是活...
书法史研究的新视角:古籍版刻书迹例说
相关描述:  对于书法史研究来说,除了研究方法的正确、得法之外,研究对象的选择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书法史研究中最主要的对象或依据,就是历代书家留下的书迹。在照像印刷技术问世以前,书法的复制传播最常用的手段是镌刻。说到镌刻,以前研究者主要关注于碑版和法帖,如今,祁小春教授的《古籍版刻书迹例说》又...
民国印本概况
相关描述:  清末民初,一方面是新型图书版本的迅速崛起,一方面是旧式古籍本的继续存在。当时闻名南北的几位藏书大家,选择孤本与罕传之本,延请海内外学儒通人校雠编审,次第授梓,成书发行均获学术界人士的珍视。其间的刻本,则是乾嘉名家刻本的余绪,为清末民初古籍版本中价值最高的一类。   民国时期,铅字排版...
康尔琴:毛氏汲古阁刻本特色及其价值考述
相关描述:  毛晋 (1599~1658),初名凤苞,字子九,后改名 晋,字子晋,别号 潜 在、隐 湖 等,室 名 有 汲 古 阁、绿 君亭等。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和出版家,他 一生刻 书 众 多,所刻书板逾十万。于 经 史、词 曲、小 说、笔记无 所 不 包,成为中国历代刻书之佼佼者。研 究...
展览解读:古籍纸张知多少?
相关描述: ▲采用开化纸印制的 《康熙字典》四十二卷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原料分离、打浆、抄造、烘干等步骤。流传至今的古籍,绝大部分是以纸作为载体的。了解古籍用纸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籍、鉴定古籍版本。   古籍用纸种类繁多,以时代而言,有宋纸、元...
我与古籍的不解之缘
相关描述:  还记得十年前的冬天,那还是小学的时候,去了一位远房亲戚家中(按照辈分应该叫做一声大爷),看到那个高高的柜子上面堆满了用蓝色函封的线装书籍颇为好奇。当我翻开这些古籍,一股沁人的书香扑面而来,用手去抚摸那充满了年代的纸张,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字都不认识。但看着那竖排的字...
郑诗亮:拓晓堂谈古籍拍卖那些年
相关描述:  中国的古籍拍卖可以说是无中生有。一件事情从无到有,就像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人是做不了事情的。之所以古籍拍卖能够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行业,一定是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的。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是老一代学者的帮助。我得到了许多老先生的帮助。比如刘九庵先生。我刚进入拍...
艾俊川:古籍版本鉴定的“两条路线”
相关描述:  作为一本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书,《天演论》一纸风行,在十九、二十世纪相交的短短几年里,有多个版本流传。严复和严译的研究者对《天演论》早期版本多有论述,但似乎只有古籍研究者耿心先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版本。   在《文献》1996年第2期《清末民初<天演论>版本及其时代特征》一文中,耿心指出...
深圳博物馆古籍善本展开幕 珍贵宋版古籍亮相
相关描述: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宋版“蝴蝶装”《晦庵先生文集:朱文公易说》、朝鲜翻刻于明永乐年间的《诗传》二十卷、明刻本《周礼郑氏注》十二卷、清内府刊印的篆文《孟子》四卷等珍贵古籍集体亮相。4月27日,“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古籍版本的赏与辨
相关描述:  古籍版本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其间刻印出版的书籍汉牛充栋,那些古籍善本流传到今已不仅仅是书本了,同时也是文物和珍贵艺术品。这时的它们除阅览与研究功能外,还具有重要收藏价值和巨大增值潜能。   古籍版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可供赏鉴的历史文物。古籍版本的魅力,内容自不待言,从...
古籍善本中的“初印本”和“后印本”
相关描述:   古籍版本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古书。古书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具有本质和表象两个方面,本质就是其内容和文本,表象就是外在样式,如版刻风格、刷印水平等。要收藏古籍善本,就需要对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才能分辨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本文就从内容和表象两个方面入手,通过一些实例,简单谈谈...
艾俊川 :古籍版本鉴定的“两条路线”
相关描述:  作为一本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书,《天演论》一纸风行,在十九、二十世纪相交的短短几年里,有多个版本流传。严复和严译的研究者对《天演论》早期版本多有论述,但似乎只有古籍研究者耿心先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版本。   在《文献》1996年第2期《清末民初<天演论>版本及其时代特征》一文中,耿心指出...
冯善书:手抄稿收藏“捡漏”几无可能
相关描述:  最近,梁基永的私人藏品再次让广东的一些古籍善本藏家无比惊艳。   在省立中山图书馆特展厅,为期一个月的《丹墨琳琅—梁氏仪清室藏明清稿抄校本特展》目前还没有撤展,慕名而来的研究者和收藏家仍然“惊叹着”一件件当初从地摊或旧书店上淘来的古书、信札、手稿。更多的人则在猜测,这些珍贵的文稿,若...
李洋:我与古籍的不解之缘
相关描述:  还记得十年前的冬天,那还是小学的时候,去了一位远房亲戚家中(按照辈分应该叫做一声大爷),看到那个高高的柜子上面堆满了用蓝色函封的线装书籍颇为好奇。当我翻开这些古籍,一股沁人的书香扑面而来,用手去抚摸那充满了年代的纸张,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字都不认识。但看着那竖排的字...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