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34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一年一个文化遗产日够不够
相关描述: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就变得格外特别—这一天被国务院宣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上周六(6月13日),全省文物、文化系统在这个“节日”举办各种活动,以此来向大众展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宝贵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此提升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于公众而言,也是一次近距离感知...
中国古籍修复高端人才紧缺
相关描述:  “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与设备的缺乏,而是人才,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复人才。”29日上午,四川大学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师魏涛俯伏于两米长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的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尘埃。   这张摆放着樟木镇纸、书锤、毛笔、锥板、镊子等古籍修复工具的工作台已陪伴魏涛十年。在这里,魏涛用每天...
古籍影印做旧的独特价值
相关描述:  古语有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意在指出不可轻弃故旧。一些放久、翻旧的书即使黄斑点点、纸张破损,爱书人仍会视之为老朋友,珍爱有加。一是因其阅读价值高,二是因其别有一番岁月味道。   当喜新厌旧已成为快节奏生活的常见现象时,不要新书要旧书、做新为旧听起来像是与时代逆行。但与电影、戏剧中被...
中国古籍修复:高端人才紧缺 西文善本尤甚
相关描述:  “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与设备的缺乏,而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复人才。”四川大学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师魏涛俯伏于两米长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尘埃。   这张摆放着樟木镇纸、书锤、毛笔、锥板、镊子等古籍修复工具的工作台已陪伴魏涛十年。在这里,魏涛用每天一至三...
古籍修复师 中国古籍修复高端人才紧缺
相关描述:  “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与设备的缺乏,而是人才,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复人才。”29日上午,四川大学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师魏涛俯伏于两米长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的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尘埃。   这张摆放着樟木镇纸、书锤、毛笔、锥板、镊子等古籍修复工具的工作台已陪伴魏涛十年。在这里,魏涛用每天...
古籍修复师:中国古籍修复高端人才紧缺
相关描述:  “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与设备的缺乏,而是人才,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复人才。”29日上午,四川大学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师魏涛俯伏于两米长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的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尘埃。   这张摆放着樟木镇纸、书锤、毛笔、锥板、镊子等古籍修复工具的工作台已陪伴魏涛十年。在这里,魏涛用每天...
古籍修复师:中国古籍修复高端人才紧缺
相关描述: 古籍修复专家的工作台 贺劭清 摄 四川大学古籍书库 贺劭清 摄   “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与设备的缺乏,而是人才,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复人才。”29日上午,四川大学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师魏涛俯伏于两米长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的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尘埃。   这张摆放着樟木镇纸、书...
古籍修复:战战兢兢与时间赛跑
相关描述:  照明灯下,毛刷、糨糊、剪刀、棉纸在他们手中交替运用,而“手术台”上正在接受抢救的“病人”,是一本本“病入膏肓”的古籍。“400年前的古籍论册卖,600年前的古籍论页卖,元代以前的古籍论块(残页)卖。”这条在收藏界流传已久的定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籍修复的极端重要性。   全国1500...
一年一个文化遗产日够不够?
相关描述: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就变得格外特别—这一天被国务院宣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上周六(6月13日),全省文物、文化系统在这个“节日”举办各种活动,以此来向大众展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宝贵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此提升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于公众而言,也是一次近距离感知...
给古籍“美容”
相关描述:  6月12日,第10个“文化遗产日”前一天。湖南图书馆大厅内,一项趣味活动——体验雕版印刷和拓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和参与。   “我们希望借此让读者走近古籍,了解古籍修复传统技艺。”活动现场,湖南图书馆“80后”古籍修复师颜胜忙得不亦乐乎,耐心地教观众拓片。他告诉每位体验者一个诀窍:...
新生古琴谱“完璧归赵”
相关描述:  13日下午,一批由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完成的古琴谱,被完整移交到浦城县图书馆代表的手里。至此,一项跨越六年的古籍修复计划宣告圆满完成。   据了解,2009年,省古籍保护中心了解到浦城县图书馆收藏了一批清代著名古琴学家祝凤喈的“与古斋”珍藏琴谱14种共58册,但其中许多谱本破损较为...
让古籍重生:探访古籍修复
相关描述:     这是一项寂寞、枯燥,且需定力和耐心的工作。   在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人员用双手,借助锤子、锥子、刷子、锥板和针线,修复着一本本破旧不堪的古籍,让众多早已无法翻动页面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简单,其实复杂而又艰难。面对这些来自数百年前的历史...
专家谈古籍修复:处理棺中古籍 热水一泡臭气熏天
相关描述:     修复《本草纲目》的扣皮   修复敦煌遗书   观察纸张纤维   观察纸张纤维   书籍是流转在时间里的智慧结晶。日久年深,书籍也会衰老、生病,需要医治。在国家图书馆里就有这么一所“古籍医院”,里面的十几位“医生”也终日忙碌着“治病救命”,只不过病患不是人,而...
专家谈古籍修复:处理棺中古籍 热水一泡臭气熏天
相关描述: 为修复完成的《本草纲目》扣皮 修复敦煌遗书 观察纸张纤维 观察纸张纤维   书籍是流转在时间里的智慧结晶。日久年深,书籍也会衰老、生病,需要医治。在国家图书馆里就有这么一所“古籍医院”,里面的十几位“医生”也终日忙碌着“治病救命”,只不过病患不是人,而是一部部珍贵的...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人文学院、高职学院毕业作品联展开幕
相关描述:  2015年6月9日上午,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人文学院、高职学院毕业作品联展开幕,三个院系的毕业生为大学生涯中的最后时光努力打造了一场视觉盛宴。展览由此次参与展览的传媒学院毕业生用一场快闪的青春歌声拉开了序幕,展览使用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共四层的所有展厅进行展示,三院共计10个专业的数...
冷门古籍修复师背后的“热”思考
相关描述:  据《惠州日报》昨日报道,去年年底,慈云图书馆设立我市首个古籍文献修复室,随之有了首位古籍修复师黎新亮。在我市现有的登记入册的两万余册古籍面前,仅有的一名古籍修复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亟待修复的古籍数量之庞大与修复古籍的专业人才之稀缺,凸显了古籍修复任重道远,以及古籍修复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
冷门古籍修复师背后的热思考
相关描述:  据《惠州日报》昨日报道,去年年底,慈云图书馆设立我市首个古籍文献修复室,随之有了首位古籍修复师黎新亮。在我市现有的登记入册的两万余册古籍面前,仅有的一名古籍修复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亟待修复的古籍数量之庞大与修复古籍的专业人才之稀缺,凸显了古籍修复任重道远,以及古籍修复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
没想到深圳书友藏家这么给力
相关描述: 古椿阁在深圳文博会上展示雕版技艺。 雕版印刷。 古椿阁出版的雕版印刷书。   来自扬州雕版历史古城杭集镇的古椿阁来深参加文博会,在深圳中心书城分会场开摊设点,第一天,他们带来的六种雕版书,每种两套,一共12套书被一抢而光。电话给厂里补货,运费就花了好几千元。没想到...
湖北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成立 40万册古籍待修复
相关描述:  5月20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北传习所在湖北省图书馆成立,湖北省40余万册古籍将逐步得到修复。   曾经修复过《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的中国古籍修复专家的张平、上海图书馆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担任湖北传习所导师,将采取“师徒传承,口授相授”的方式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据...
古籍修复就是与时间赛跑:几个小时不能动 几千年也修不完
相关描述:  古籍修复有多难?修复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昨日,原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组长张平、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来到省图,向记者披露了古籍修复背后的故事。   一个呼吸就可能吹跑笔画   张平是古籍修复和字画装裱的专家,2002年,他曾主持被誉为“国图四大镇馆之宝...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