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34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相关描述:   5月18日,“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康玉湛 摄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王笈)在“文澜乐府”里品香茗、听古琴;近距离接触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建”……“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18日在上海拉开帷幕,集结了...
探秘壮乡文物修复师:高科技和手工并用
相关描述:  还有一年,邓任生就要退休了。从1980年他接替父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修复的工作,至今已是第38个年头。38年对于一名文物修复师而言很长,但对于馆内7万多件横跨80万年历史、需要反复修复管护的文物藏品来说却显得微不足道。   “每一件文物破损的程度不一样,修复毫厘之差都没有办法...
中国超2000多万册古籍已经得到妥善保护
相关描述:  “册府千华妙手匠心——山西省古籍保护成果展”18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幕。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现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已有2000多万册古籍得到保护。   中国于2007年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
让古文化活起来
相关描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梦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党的十九大代表 、河北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苏文珠做客我们的专访,欢迎你苏代表。   主持人:您认为现在古籍保护工作的文化传承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苏文珠:现在面临...
双手“治愈”古书300多本 济南“90后”女孩匠心修复古籍
相关描述:  2016年夏天妮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后,她来到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班,主要负责古籍修复工作。工作一年半,经她双手“治愈”的古书已有300多本,主要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   夏天妮说,古书修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这个工作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悠闲。修复追...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一身蓝布衣 伏案修古籍
相关描述:   不论是晴是雨,孤山路上游湖的人群总是熙熙攘攘的。走过楼外楼,有些人会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那个绿色的大门前驻足一会儿再离去。大门内郁郁葱葱的大树背后立着的那幢红色两层小楼,便是包括了闫静书在内的6位古籍修复人员工作的地方。   红色小楼的二层大门紧锁,整层楼还有24小时监控。出来开门...
加强古籍保护 宁波市举办首期古籍修复培训班
相关描述:  我国有一千万册件的破损古籍等待修复,但古籍修复师却不超过一千人。昨天,第一期宁波市古籍修复基础培训班开班,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韩小寅在开班仪式上透露:古籍修复人才奇缺成了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一大拦路虎。   我市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韩小寅在开班仪式上说,古籍作为传承中华文...
90后美女古籍修复师 1年“医治”300余本古籍
相关描述:   修理破洞、修补书边、晾干、压平、打眼、装订,这就是90后美女古籍修复师夏天妮的日常工作,这些听起来简单的工作流程中却藏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艰难。   今年24岁的夏天妮,毕业前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一批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工作一年以来,经过揭、拆、压、包、订的“手术”流程,300...
轻拂尘封岁月 探秘玉林馆藏古籍
相关描述:  我国古籍浩瀚如海,流传几百上千年,也熬不过岁月的沧桑,很多古籍或毁于战火、或毁于虫蠹。在十年前,我国推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017年,广西全面完成了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结束了长期以来全区古籍“家底不清”的问题。玉林古籍的家底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对我市的...
90后美女古籍修复师: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
相关描述:  毛笔蘸浆糊、镊子撕竹纸、手搓纸捻、蒸锅蒸古籍……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图书馆特藏研究部90后古籍修复师夏天妮,不停切换着手中的工具,对手中的破损古籍进行破洞修补、晾干、压平、打眼、装订等修复操作。   今年24岁的夏天妮,毕业前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一批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大三实...
讲好文物故事 浙江用“互联网+”打开博物馆新思路
相关描述:   白墙青瓦,流水廊亭,古乐环绕,在悦耳的旁白声中,《四库全书》的前世今生缓缓展开。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日前在浙江杭州开展的“文澜书影+互联网”视频评比现场表示,博物馆不仅要借互联网“东风”促进发展,还要与创意相结合,讲好历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当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蓬...
湖北典籍博物馆让古籍走出深闺
相关描述:  2017年12月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在湖北省图书馆落成开放,“荆楚宝典——湖北省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展”同步开展。   据估计,湖北省收藏古籍多达150万册,湖北省图书馆古籍藏量约42万册,本次开放的湖北典籍博物馆依托湖北省图书馆资源,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等于一体,是...
荆楚宝典——湖北省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展让古籍走出深闺
相关描述:  2017年12月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在湖北省图书馆落成开放,“荆楚宝典——湖北省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展”同步开展。   据估计,湖北省收藏古籍多达150万册,湖北省图书馆古籍藏量约42万册,本次开放的湖北典籍博物馆依托湖北省图书馆资源,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等于一体,是...
武思忠 : 从贩书到藏书的“蜕变”
相关描述:  武思忠多年前在淘古旧书刊时发现了李自成《大顺律》的印本,该书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由国家图书馆购藏。回想当初为了营生,他曾在山西摆地摊卖古籍。在古籍行业浸淫数十载之后,渐渐走上古籍收藏之路。   1994年的时候,武思忠还是山西印染厂的一名职工,当他发现工厂里的效益每况愈下后,就跟...
湖北典籍博物馆开馆 “荆楚宝典”北宋《华严经》亮相
相关描述:  12月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开馆,昔日受到严密保护的“荆楚宝典”从此“走出深闺”,分期分批与观众见面。其中,湖北省图书馆“镇馆之宝”北宋《华严经》首次亮相。   目前,湖北收藏古籍约150万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贺定安介绍,湖北典籍丰富,简牍、金石...
湖北典籍博物馆开馆 “荆楚宝典”北宋《华严经》亮相
相关描述:  湖北典籍博物馆26日开馆,昔日受到严密保护的“荆楚宝典”从此“走出深闺”,分期分批与观众见面。其中,湖北省图书馆“镇馆之宝”北宋《华严经》首次亮相。   目前,湖北收藏古籍约150万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贺定安介绍,湖北典籍丰富,简牍、金石、古籍均...
被“妙手回春”的天价名画
相关描述:   日前,达·芬奇遗失多年的画作《救世主》以4亿美元的价格落槌,刷新了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而这幅画在被修复以前,不得不隐匿多年。   事实上,任何一幅油画作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不可逆转的“生命衰竭”。在每幅流传至今的名画背后,几乎都蕴藏着油画修复师的“妙手回春”。   ...
从“幕后”到“台前”——青岛市博物馆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方式
相关描述:文物是古代文明的载体,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历史。保护、管理好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之一。如何有效保护、活化利用文物是广大博物馆人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以下简称“青博”)文物保护工作在“开放办馆”理念引领下,与社会对接,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在转型探索...
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培养社会力量 填补行业空白”
相关描述:  人才匮乏一直是四川乃至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拦路虎”。为缓解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日前,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在成都市洛带古镇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为期20天的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学员不仅涵盖四川省内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相关大专院校的工作人员和学生,部分社会古籍爱好者和相关企业专业人员也参与...
一天精修一页纸 古籍修复师让沉睡古书复活
相关描述: 图为正待修复的破损古籍 采访对象供图   中新网宁波11月15日电(记者 李佳赟)经过拆页、修补、打眼、穿捻等一系列步骤,一本残旧泛黄的古籍终焕发新颜。古籍修复师轻轻摩挲薄如蝉翼的纸页,仿佛穿越了数百年时光……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深藏宫墙之内的文物修复工作从“庙堂”走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