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34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西泠印社2013秋季拍卖会北京公开征集暨免费鉴定
相关描述:  今年是西泠印社创立110周年,秉承其百年文脉与金石精神的西泠拍卖,2013春拍总成交率86%,领衔全国。2013西泠秋拍征集现已全面展开,北京征集之后将于27至28日赴天津公开征集。公司本部及上海办事处常年征集拍品,敬请关注公司网站、新浪微博“西泠印社拍卖”或下载App“西泠拍卖”、搜...
多重呵护令津鲁古籍遗珍重光
相关描述:  一部部珍贵的古籍在历经了千百年的流转、一次次劫难后仍旧保存至今,难能可贵。这些珍贵古籍残破泛黄的纸页中,不仅承载了前人智慧的结晶,更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保护古籍已成为当代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日,记者随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专家组赴天津和山东两地采访,一路下来,对两地公...
409部古籍入选陕西珍贵古籍名录
相关描述:  7月15日,在陕西省古籍保护及《第一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会上,409部古籍入选,同时通过了古籍整理出版专家委员会建议名单。入选古籍包括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六》、宋拓本《怀仁集王圣教序》、明刻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等。   陕西省副省长白阿莹出席会议并建议突出重点,加快...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成立
相关描述:  为进一步传承古籍修复技艺,6月8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揭牌。当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收徒仪式举行,国家图书馆8位年轻的修复馆员正式拜杜伟生为师。   据介绍,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具有近百年历史,1949年以来先后成功修...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在京揭牌
相关描述:  今年6月8日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8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揭牌。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出席仪式,并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揭牌。国家图书馆八位年轻的修复馆员正式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
古籍修复师给行将就木的古籍带来新生命
相关描述:  在书画界,宣纸有“纸寿千年”的说法。即便此话没有夸张的成分,掐指算来,大部分古籍也到了大限之年。   这些古籍,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不仅记载的内容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外在的形式也是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因此,保护它们是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给它们修复呢?千百年来,人们也不断...
古籍修复手术是个技术活
相关描述:   鬃刷和排笔,鬃刷用来托裱书皮、宣纸,排笔用来抹糨糊   修复古籍的关键环节之一,将书叶除酸除尘   古时技艺之拓片的制作   对古籍的书叶进行修复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溜口就是重要的工序。因为书口处人们经常翻,就会有大大小小的裂缝,溜口就是将这些裂缝补好。剪出一个皮纸条,...
沪上科班文物修复人才“热销”
相关描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专业首届毕业生“出师”,共28位,涵盖陶瓷和书画两大修复方向,这意味着上海拥有了首批具备本科学历的“文物修复师”。日前,他们的毕业成果——经修复而成的陶罐、青花、粉彩、国画、书法、古籍等文物于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倘若不加以说明,鲜有观众会察觉到这些展品往昔...
古籍保护:现代版书厄不能重演
相关描述:  古籍因其不可再生性不能受到任何破坏,而业内将古籍流散毁灭事件称为“书厄”。近年来,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古籍保护力度,但不少古籍现状仍然堪忧。从业人员不足、修复人才不够等成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拦路虎”。古籍究竟是“藏”还是“用”?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
古籍保护:现代版书厄不能重演
相关描述:  古籍因其不可再生性不能受到任何破坏,而业内将古籍流散毁灭事件称为“书厄”。近年来,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古籍保护力度,但不少古籍现状仍然堪忧。从业人员不足、修复人才不够等成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拦路虎”。古籍究竟是“藏”还是“用”?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
西安建成全国首座文物图书中心
相关描述:  5月17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历时3年倾力打造的全国首座以文物图书为主的图书馆——陕西文物图书中心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至此,陕西乃至全国文物系统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说。   据了解,陕西文物图书中心馆藏图书丰富,线装图书、平装图书、过报过刊等总存量15万...
“江湖郎中”让破损古籍重获新生
相关描述:  他们不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却每天都和书打交道;他们不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却每天接触各种文献古籍;他们不是医生,却每天都身穿白大褂。他们就是古籍“江湖郎中”——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古籍修复师。一个民办非企业的文化机构,一个热爱古籍修复的群体,让一本本在岁月流逝中伤痕累累的古籍重获新生。 ...
西藏158函珍贵古籍进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西藏出台了《关于加强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古籍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等。   据悉,西藏古籍保护工作首先要全面完成普查任务,摸清古籍底数,建立全区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和《西藏自治...
民间修复古籍窘状何时不再难
相关描述:  一边是民间修复公司生存状况不理想,却对送来修复的藏品挑三拣四;另一边,收藏者对于藏品修复有迫切需求,却对民间修复公司存有顾虑。   再有一个月,应届毕业生将告别大学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届时将会有1000多名与文物艺术品修复有关的毕业生走入社会。   毋庸置疑,日益红火的民间收藏促使...
古籍医生望闻问切24步
相关描述:  古籍是指编纂、写印于1912年前的书籍   古籍是文物的一种类型 保护要遵循文物保护法   修复一本污损古籍,通常需要24步   所用工具和纸多为国家统一定做、配发   城市晚报讯 4月24日,吉林省图书馆举行了第一届污损图书修复技能培训讲座。来自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从事古籍修...
岌岌可危的古籍善本
相关描述:  近日,有报道称近年来,随着古籍善本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走俏,“旧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藏家关注。但是,很少有藏家意识到,这类藏品在保护和修复上却存在着众多尚未解决的难点。   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介绍说:根据粗略的统计,目前我国...
古籍修复遭遇多少尴尬
相关描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世的古籍超过5000万册,而全国仅有几百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对此,发展民间古籍修复机构的呼声愈来愈高,近些年来,也的确陆续涌现出了一批这样的机构。不过,有调查表明,发展民间古籍修复机构面临人才培养难、市场小众以及盈利困难等现实问题,还有技术上的参差不齐令人...
古籍“医生”修复百年下的“伤痕”
相关描述:     征集回来的古籍采用现代化的条件保管在太仓市档案局。      这样一本厚度30页左右的古籍,修复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一本本的古籍记载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鉴证了一座城市沧海桑田的变化,他们如同睿智的老者为后人们揭示了人生百态。岁月匆匆流逝,时间的印记在他们身上留下了“...
蒲松龄《聊斋志异》半部手稿背后的故事
相关描述:  据报道,在近日举办的辽宁省珍贵古籍特展上,被誉为辽宁省图书馆“镇馆之宝”的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格外引人关注。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和磨难?为何只剩半部?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聊斋志异》手稿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生前手定的清稿本。《聊...
陕西图书馆30余万册古籍加速衰老
相关描述:   古籍修复需要非同寻常的耐心和技能   省图书馆特藏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梁晋保 记者 尚洪涛 摄   历经千百年岁月磨砺、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如今早已是珍贵文物,岁月痕迹使这些古籍极度脆弱甚至千疮百孔,只有经过一番严谨细致的“修复手术”,才能延续它们的生命。然而国内古籍保护却...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