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4秒
所有结果46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徐悲鸿对中国画的“修改式”收藏
相关描述:尽管徐悲鸿收藏的中国画作品数量繁多,时间跨度也很大,上自唐宋,下至近代,但他终究不能算是一位专业的收藏家,其中国画收藏具有非专业的收藏属性。他在藏品上基本不盖收藏印章,他似乎也没有专门的收藏印章。“收藏”顾名思义是指收集、保存、保藏。专业的收藏家担负着对古画的保存责任。他们对古画有一种敬畏...
天潢贵胄——从馆藏石涛、八大山人合绘《松下高士图》谈起
相关描述:开幕及展览现场4月26日,“天潢贵胄——从馆藏石涛、八大山人合绘《松下高士图》谈起”在宁波美术馆开展,该展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展览除展出二人合绘的作品外,一并展出八大山人《孔雀竹石图》和一件行书作品,以及石涛《黄山图》《竹溪琴隐图》等珍贵原作。刘...
岭南画派赵少昂1965年著《论一画之成》全文
相关描述:  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在1965年于香港灯塔月刊第l06期发表的实用绘画学第四篇《论一画之成》,是留存在绘画界的一份珍贵资料,对于爱好者和研究者更是深入了解岭南画域及其绘画技法的文章。今在此将赵少昂老师自1959年到1965年发表过的著作《论一画之成》、《论画具》、《运笔》、《渊源-岭南三...
张大千看了哪些画才画出《文会图》?
相关描述:作为一个画家或收藏家,乃至艺术理论家,其眼界的阔狭高低,关乎成就。如9世纪被誉为“第一位美术史家”的张彦远(815—907),出身宰相世家,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犹以“书画收入内库,世不复见”,不得见御府收藏为憾事。宋徽宗(1082—1135)在位时,每旬日则出御府图轴两匣,命中贵押送院,以示...
【雅昌快讯】美术文献“裸虫记”聚焦明清人物画 张巍首个个展同时启幕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2019年4月19日,“裸虫记-古画”和“一块空地:张巍个展”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同时开幕。展览“裸虫记-古画”聚焦中国明、清人物绘画;“一块空地:张巍个展”则以艺术家的创作线索及“点到线,点到面”的视觉呈现方式进行策划,展出艺术家张巍的铅笔素描、纸本油画、木板雕刻等不同材质...
“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展全球首展
相关描述:4月13日上午,由格兰莫颐文化艺术集团(GLA)主办的“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全球首展在南京德基美术馆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于无限中遇见留白于光影中感受虚实于错落中看见轮回当“形式美学”碰撞“意境美学”全感官体验古画里的东方狂想古今瑰丽,犹在境中4月13日上午,由格兰莫颐文化艺术集团(G...
追溯“广东百年”的源头
相关描述:广州艺术博物院一直致力于历代书画珍迹及广东美术精品的征集、收藏与研究工作,藏品规模蔚为可观。往上追溯明清广东绘画的源流与特点,向下展现当代岭南画坛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本馆研究与展览工作的重心。是以,今年年初推出了“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广东山水画展”。展览特选院藏明清广东画人以...
【雅昌专栏】朱浩云:走近张大千(画论篇)
相关描述:导语:大千先生的画论尽管大多通过摆“龙门阵”形式表达,但字字珠玉,句句良言,精彩绝伦,魅力四射,令众多的书画家、鉴定家、评论家为之倾倒。据笔者观察,张大千的画论时常成为一些人的话柄,主要是他没有像黄宾虹那样留下很多著作,落伍于同代大家。他一生亲笔撰写的理论文章,只有简短的几篇,但他却喜欢摆...
翰墨名家——著名画家郭正英作品赏析
相关描述:【著名画家郭正英】  郭正英  号牵轼、苏柯、祁连山人。别署莲湖草堂、千石楼。裕固族,甘肃肃南人。自幼喜好书画艺术,师从周韶华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国西部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名家画...
翰墨名家——著名画家郭正英作品赏析
相关描述:【著名画家郭正英】  郭正英  号牵轼、苏柯、祁连山人。别署莲湖草堂、千石楼。裕固族,甘肃肃南人。自幼喜好书画艺术,师从周韶华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国西部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名家画...
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 路有多远
相关描述:日前,吴为山提出的关于“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借美育之力树立中小学文化自信”的提案,引起了不少美术工作者的共鸣和支持。当前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到国民教育序列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美术教材使用不统一,无论统编还是省编教材,对于优秀美术作品确...
刘昌玉: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路有多远
相关描述:  日前,吴为山提出的关于“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借美育之力树立中小学文化自信”的提案,引起了不少美术工作者的共鸣和支持。  当前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到国民教育序列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美术教材使用不统一,无论统编还是省编教材,对于优秀美...
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路有多远
相关描述:■刘昌玉  日前,吴为山提出的关于“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借美育之力树立中小学文化自信”的提案,引起了不少美术工作者的共鸣和支持。  当前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到国民教育序列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美术教材使用不统一,无论统编还是省编教材,对...
一文看懂清初四王及其影响
相关描述:清·四王关系图“四王”是清初画坛的正统派,深受以皇帝为中心的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喜爱。他们在艺术上强调“师古”、“临摹”,技法功力极为深厚,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称“四王”。他们对清代和近代山水画有着深远影响。王时敏、王时敏之间有师友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
“惊蛰” 师建民笔下的水墨春秋
相关描述:师建民个展《惊蛰》海报  艺术家师建民水墨作品个展“惊蛰”于3月23日在墙艺术“T6画廊”盛大开幕。展览由墙艺术主办,策展人为墙艺术创始人苏晏女士。此次将展出艺术家师建民近两年创作的十八幅水墨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置身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和精神状态。展览将持续至5月16日。 艺术家师建民师建民和T...
古人笔下的春天到底有多美?
相关描述:蓝瑛《桃花渔隐图》,绢本设色,189.6×67.8cm,明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悄然间焕发生机。你是否已经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和嫩芽的新绿,盼望着一场赏花赏景的春游之旅?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从古画中感受春和景明、繁花似锦,一起探索古人的春日之旅。春和景明“莺初解语,最是...
杨应修和他的笔墨功夫
相关描述:2012年的十一月初六是我省著名书画家杨应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杨老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恩师。回想起我跟随他学习十多年的日子里,他给我教诲最多、感受最深的应是有关中国画的笔墨功夫。杨老一生对中国画的传统功夫研究很深,他所作的山水、花鸟、人物、样样都很精到。中央美院教授潘挚滋看了杨老...
素描害死了国画?这个真得仔细说道一下
相关描述:  以前有篇《一切从素描开始,毁了国画》的文章刷爆了评论,不少人纷纷站出来发表意见,赞同者有,反对者也有,其实这个是长期一直在争论的问题,无论是在美术圈还是教育圈。  素描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在中国大抵是徐悲鸿推动下的产物,那我们就把时间轴拉长一下,回到没有受素描干扰的古代绘画里。  古代...
尤德民画语
相关描述:  法古法今,皆纸绢相承,唯法自然造化。造化无穷,故黄宾虹先生谓:“江山如画,正因为江山不如画。”又说“裁剪不由人,裁剪可由人。”余谓:且明其理则法自生也。——尤德民画语  处于多元文化并存时代的中国画,其自身的精神价值愈显珍贵,外在的语言形式、构成等诸多因素都可以变革,唯其大的精神不可丢...
客流大了,美术馆离“生活方式”还远吗
相关描述:​“风生水起逐浪高”展上的作品《中国智造的“国家名片”》吸引观众拍照。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让走进美术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在刚过去的“春节档”,到美术馆过春节迎新年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市89家美术馆共迎来677万观众,同比增长近10%。...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