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2秒
所有结果24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前言
相关描述: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前言   彭 德   开幕以来,上万人参观了这个展览。展览前言回答了记者们的常见提问。如果强制他们念经一样背熟前言,今后我就不必像发傻了的祥林嫂反复唠叨了。   什么是当代艺术?很难既简明又贴切地回答,因为它还在展开和演变。当代艺术有别于古典艺术和学院派艺术...
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热闹”是“静穆”?
相关描述: 敬亭霁色图轴 清 梅清   在中国最古老的《诗经》总集中,有两句诗:“静言思之”“穆如清风”。静,是安静、宁静;穆,是肃穆、庄严。《易经证释》贲卦:“醇厚静穆之道。”然而“静穆”作为美学思想中的审美体系,则是黑格尔对西方艺术精神中“静穆的哀伤”之总结。   上世纪30年代,朱光潜撰...
吕佩尔茨:我现在是在追寻着逝去的影像
相关描述:  2017年3月27日,“现象之上——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系列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对于吕佩尔茨本人来说,这是他继2015年4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是“西方绘画的回归:马库斯•吕佩尔茨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展”之后再次来中国举办的大型个展。3月26日,吕佩尔茨为清华美院师生和...
大嗨和他的《大戏》
相关描述: 刘大嗨作品   大嗨的视觉叙事方法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然而这种两面性却不是背反的,而是可以协调并置的。之所以说他的视觉叙事具有两面性,是因为在他的视觉作品中的形式既挑战了现代主义艺术体系,又有一个向内转的美的回归。这种回归构成了大嗨对自己个人视觉思想史的考古,他历经十来年精心完成的大量作品...
梵高米勒莫奈等69件大师名画台北开展,价值超33亿元
相关描述:  奥赛美术馆送给我们的一份大礼到了   用49位艺术大师的69幅殿堂级佳作去   浓缩一个世纪的西方美学进程   今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的就是奥赛博物馆30周年亚洲巡展,既首尔站之后到达了台北站。   从远在法国巴黎的“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
当代艺术史研究中的“通人之学”
相关描述:  董雁伟(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   王新是一位才情与才识兼具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位“通人”。王新治学的一大特点是“通”。他视野开阔,涉猎广泛,他的前两本著作《诗、画、乐的融通》和《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彰显了这一风格。他的第三本新著延续且光大了这一风格,《孤往雄心》一书贯...
万锐:英伦岛归来的艺术“精灵”
相关描述:自由行走的玫瑰 以艺术之名,展现多重个性 以油画及东方现代水墨影像艺术等 不拘一格的立体语言 象形文字陶瓷的多变组合诉说生命的故事 缔造无可复制的艺术系统 她是英伦岛归来的艺术“精灵” 她是万锐 官方网站:http://wanrui.artron.net 国际网站:h...
刘益谦、周春芽、郝量、屠宏涛、谢晓冬:他山之石
相关描述:  2017年3月28日晚,龙美术馆全国大型巡回学术公益互动讲座“宋元艺术公开课”第十三站在四川美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龙美术馆和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联合主办。主讲嘉宾为著名收藏家、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艺术家周春芽、郝量、屠宏涛,策展人、首都师范大学客座研究生导师、在艺APP创始人谢...
王广义:艺术家的创作本质上是不可能引起共鸣的
相关描述:     艺术家王广义受邀在合美术馆讲座   4月5日下午,“对话王广义”讲座在合美术馆负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里,艺术家王广义针对线上征集问题和现场观众提问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回答。讲座内容丰富,既有关于艺术和创作问题的分享和交流,同时也有关于艺术和人生、方...
民间的启示 文化的感召
相关描述:  一   杰出艺术家与某一语言样式的邂逅,往往会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及其观念体系。艺术史上一个重要事例即是毕加索在1905年与非洲雕刻的邂逅,驱动了在那之后立体派的出现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中国画家杨晓阳先生3岁时被误诊重病,在其养病期间,接触到民间剪纸并自学剪纸。这是他与...
大象无形:评杨晓阳的“大写意”
相关描述:  创新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与实践是朝此方向的尝试。   在中国艺术的脉络中,“写意”一词随时代与语境而变,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含义的共通之处,即在于对形似的超越。   实际上,不独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极少有哪种文化、哪个时代的艺术仅仅以外观的逼肖作为终极目标...
【雅昌快讯】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以“花与果”呈现艺术家各自思想轨迹
相关描述:  展览现场   2017年4月1日下午3点,由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出品的“花与果——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第六回展”在成都市锦江区笔帖式街81号博舍揭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漆澜、沈小彤、谢正莉、杨冕的绘画作品。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在于艺术的参展作品都以花卉或...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   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
陈建军: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   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唱片封面上的艺术
相关描述:  自现代主义始,视觉艺术与音乐产业的关系紧密相连。经典的唱片封面往往采用经典的作品,而一件抓人眼球的艺术作品也会为唱片增色不少。2017年1月,德国 Taschen 出版社推出了新书《艺术唱片封面》(Art Record Covers),揭示一段不同寻常的唱片文化史,也是一件绝妙的收藏。...
艺术与日常生活构成了一种现象关联
相关描述:  从时间维度上讲,“日常”就是平常流动着的时日;生活则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的体验、感悟,并用艺术形式表现。   宏观地讲,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的合一;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电子文...
非典型绘画
相关描述: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譬如最熟悉的油画展览,写实画展基本上都是人物众多的大场面,题材大多是农民和农民工,人物都是用照片P图组合而成,人物的造型、表情皆是照片原样,处理手法也相似,人很多,画幅很大,但不打动人,人的心理气息、精神气息完全没有,只是空洞的外壳。而且千张百张皆如出...
人物(第199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罗其鑫
相关描述:  1943年生,四川成都人。1962年毕业于成都美术学校,师承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周抡园、岑学恭两位先生,专攻山水画。  曾先后担任成都社会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成都翰林中国书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并在四川省教育学院、成都市教育学院讲授山水课。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四川省分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成...
面对当代艺术,你真的懂吗?
相关描述:  曾有一位艺术家做了一有意思的实验,为了检验美术馆的观众是否真的理解展示的当代艺术作品,他将自己的眼镜摘下来,放在墙角,不一会就有很多观众围拢过来,拍照留念并相互讨论,认为这是一件具有高深意义的作品,然而现实这只是一个艺术家的玩笑,这就引出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当面对当代艺术...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