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93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磁州窑瓷器真仿品辨识要点
相关描述:  磁州窑白地黑花彩绘用料为氧化铁矿物(俗称斑花石)。古代有釉下彩绘、釉上彩绘的区分,又有厚料、薄料之分。又因烧成火焰气氛不同,铁的还原呈色产生不同的色调,俗称褐色或铁锈色等。要善于抓住工艺程序、工艺方法、工艺手段上细微的变化,即抓住仿制者们本身难以克服的漏洞与仿制者本身素质在制瓷中的反映...
“中国唐代秘色瓷研讨会”在京举行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1月11日下午三点,由北京舍得永宣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唐代秘色瓷研讨会”在北京京瑞大厦举行。原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原耀州窑博物馆馆长薛东星、国家博物馆文物专家窦一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毓周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一件“六瓣葵口瓷盘”展开。   秘色...
瑞典哥德堡西方古董公司总裁甘文乐访谈录
相关描述:  “中国瓷器我只卖不藏”   时间:2008年秋天。   地点:琉璃厂汲古斋2楼。   受访人:Biorn Gremner(中文名甘文乐),瑞典哥德堡西方古董公司总裁、中国古代瓷器收藏家。   我是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古玩交易展上认识Biorn Gremner先生的,刚见面他就热...
瓷器上的民间风情
相关描述:   磁州窑系作为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装饰风格与手法异彩纷呈,白底黑彩、剔刻花、珍珠地划花等装饰手法创造出了灿烂夺目的古代陶瓷艺术新境界。在众多的磁州窑系装饰手法当中,黑白花是最为显著的品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与五大名窑出品的贡瓷不同,磁州窑系装饰风格的形成源自世俗民间,...
【雅昌讲堂2192期】秦大树:从磁州窑看陶瓷器的装饰工艺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磁州窑的考古发掘   【雅昌讲堂】秦大树:磁州窑的繁荣与衰落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汝窑的考古发掘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官窑的考古发掘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官窑和汝窑的不同特点     主讲人介绍:   ...
宝国宝级文物现身国中陶瓷艺术馆
相关描述:  针对近年来我国古陶瓷收藏的一些误区,使古代陶瓷收藏机构和收藏家对古陶瓷收藏树立正确的理念,2015年12月26——2016年1月3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主办、国中陶瓷艺术馆协办的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暨古陶瓷收藏精品展”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成功举办。   为了让...
【雅昌讲堂2191期】秦大树:宋代磁州窑的考古发掘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秦大树:从磁州窑看陶瓷器的装饰工艺   【雅昌讲堂】秦大树:磁州窑的繁荣与衰落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汝窑的考古发掘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官窑的考古发掘   【雅昌讲堂】秦大树:宋代官窑和汝窑的不同特点     主讲人介绍: ...
【雅昌讲堂2187期】秦大树:陶瓷考古的产生与早期记载时期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概念界定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内涵与外延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 陶瓷考古的研究领域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研究的特点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滥觞和发展以及成熟时期     主...
【雅昌讲堂2185期】秦大树:陶瓷考古研究的特点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概念界定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内涵与外延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 陶瓷考古的研究领域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产生与早期记载时期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滥觞和发展以及成熟时期  ...
【雅昌讲堂2180期】秦大树:陶瓷考古的内涵与外延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概念界定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 陶瓷考古的研究领域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研究的特点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产生与早期记载时期   【雅昌公开课】秦大树:陶瓷考古的滥觞和发展以及成熟时期   ...
古陶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发展
相关描述:  古陶瓷的研究方法   郭学雷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 研究员   中国古陶瓷研究经历三个阶段。民国之前,主要是明清文人鉴赏时的品评。民国时期的窑址考察,主要是以陈万里先生为代表的,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窑址的系统的调查,科学发掘。研究由单一的古玩鉴赏,单一的文物考古手段已经扩...
博学的藏家观瓷谈史(一)
相关描述:  初冬时节,出永定门,穿过土褐色的华北大地,在巍峨的东岳俯视下,越黄河,过曲阜。“千里江陵一日还”,300公里时速的高铁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忘了路途上不只有天下扒鸡出德州的山东,还有安徽的符离集,还有过去卖豆腐干、今天琢玉闻名的安徽蚌埠。   飞速闪过的蓝色钢梁和钢铁的轰鸣声,让我想起2...
德化陶瓷艺术的现实意义
相关描述:  陶瓷文化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陶瓷文化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有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一个法文的特定名词,让一座山区小县走进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这就是“Blanc de Chine(中国白)”——福建德化瓷。德化陶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留下...
明清外销瓷是陶瓷收藏的最后洼地(一)
相关描述:  2012年10月29日,直径59.5厘米的清代广彩“广东十三行”大碗(见右图)在中国嘉德[微博]拍出51.75万元,创下中国内地公开拍卖广彩瓷器的最高价格。此碗估价25万元至35万元,已经代表了近年一级市场上的实际行情。最终拍到了50多万元,说明已有不少收藏者涉足到了往年不被重视的外销...
为什么用"窑"字代表煅烧陶瓷制品的设备
相关描述:  搞陶瓷的人应该说都见过煅烧陶瓷制品的一种设备-窑。远在五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把制好的土坯放在窑中,用火进行煅烧。为什么要用"窑"字来代表这种煅烧陶瓷制品的设备呢?从窑字本身结构来看,不管是繁写的"窯"字,还是简写的"窑"字,都有两个共同的部分,却上面的"穴"字和下面的"缶...
民窑陶瓷也有魅力升值有空间
相关描述:  拥有一件珍稀罕见的镇宅之宝,是每个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古往今来某人独具慧眼以几十元乃至几百元、千余元购置一件稀世珍宝,成为收藏圈里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古代陶瓷真是魅力无穷。   一位鉴赏家说,中国古陶瓷是历代古玩市场的宠儿,品判一个收藏家的身价,不是他的资产和学问,而是他所拥有藏品的价...
古代陶瓷盘的造型分类
相关描述:  盘食具,有陶、瓷制品。器形一般为圆形,敞口,浅腹,平底。陶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器形有敞口浅腹平底盘、侈口浅腹三环足盘、镂孔高足盘、敛口浅腹高圈足盘、折沿六角盘等。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出土的灰陶盘,口微侈,浅腹,平底,下有三瓦状足。东北地区夏家店文化中有假圈足陶盘。西周时期原...
古代陶瓷香炉的器型种类
相关描述:  古瓷香炉器型丰富,但总体上看不外乎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现结合瓷库中国藏品作些介绍。   托炉   流行于南朝的一种炉式。炉口外敞,平底,蹄形三足,立于敞口直壁平底浅盘中。这种炉式是托盘熏炉向三足炉过渡的一种形式。这类青瓷炉是六朝一种专供祭祀的供器,反映了当...
简述元青花的发展历史
相关描述:  元青花,顾名思义,是元代烧制的青花瓷器,但它确切的烧制年代,尚无统一定论,元代的史料中,也鲜有记载。元人汪大渊著的《岛夷志略》有“青白花瓷器”语,但恐非专指用青色钴料绘制纹饰的瓷器。   明代洪武时期的曹昭著《格古要论》中古饶器:“御上窑者,体薄而润最好,有素折腰样毛口者,体虽厚色白...
“至正型”元代青花瓷器的划分
相关描述:  “至正型”的提出源于现藏英国的“至正十一年铭青花绘云龙纹象耳瓶”的研究。理论上并无异议,但实际上往往扩大了“至正型”的范围。   元代至正时期起于1341年,止于1368年,共28年,但实际上自至正十一年,包括江西景德镇的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爆发了“民人尽乱,巾衣皆绛绛,赤帜蔽野”的元末...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