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9秒
所有结果148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快讯】第三届上海漆画展启幕:多元、多样、多彩话“漆彩东方”
相关描述: 开幕式现场合影   2018年9月7日上午,两年一届的“漆彩东方”第三届上海漆画展在东外滩艺术空间启幕。活动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工作委员会、协会创作中心东外滩艺术空间承办。   本次第三届上海漆画展共收到130余件征稿作品,经过专家评审,最终共有97件作品入...
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 20余件国宝压轴收官第二季
相关描述:  8月20日,由央视纪录频道《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和全国多家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青少年走近国宝”活动,迎来最后一站中国国家博物馆。活动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展出包括第一二季节目里播出过的近20件国宝,央视新闻新媒体全程直播互动,20余万人在线同步观看,重温国宝被尘封的故事,感受美好中华。 ...
唐仕女俑亮相黑龙江省博物馆 文物再现盛世记忆
相关描述:  记者昨日获悉,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市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委员会、黑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于近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的139件(组)文物都是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的精品之选,凝聚着古代中国最为绚丽的盛世记忆,彰显出华夏民...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首次走出国门考古发掘
相关描述: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实地考察,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即将赶赴斯里兰卡,与当地研究机构开展为期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对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的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上海博物馆考古队第一次走出国门进行跨国考古。“对于此行,我们充满期待!”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昨天的启程仪式上表示,斯里兰...
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 近半展品首出境
相关描述: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的“华夏瑰宝”展览将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该展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出境。   主办方21日在北京举行了展览的行前发布会。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明介绍,此次展览...
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发行的齐白石邮票
相关描述:  列支敦士登是邮票王国,其邮票以精美的设计和高超的印刷闻名于世,广受世界各国集邮者欢迎。1912年列支敦士登发行了首枚邮票,至今发行邮票已105年。邮票产业在列支敦士登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0%。邮票是列支敦士登最拿得出手的国宝级象征物,在国际邮展上,列支敦士登邮...
太庙32尊螭兽该洗牙了? 文物专家为啥说,无须太追求完美
相关描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庙里的螭兽双目圆睁、硕嘴微张,加上一口整齐的牙齿,吸引了诸多游客合影留念,然而近日有不少在太庙参观的游客却发现,许多螭兽的牙齿已经发黑,影响了美观。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
太庙螭兽的“牙” 不白也“健康”
相关描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庙里的螭兽双目圆睁、硕嘴微张,加上一口整齐的牙齿,吸引了诸多游客合影留念,然而近日有不少在太庙参观的游客却发现,许多螭兽的牙齿已经发黑,影响了美观。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
2018年“新松计划”浙江省中青年艺术家提名系列展之“时间之外——马宏法雕塑作品展“成功举办
相关描述:   2018年8月15日“新松计划”浙江省中青年艺术家提名系列展之“时间之外——马宏法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10号厅成功展出。“新松计划”浙江省中青年艺术家提名系列展是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美术馆承办的全省中青年创作人才(展览策划)培养项目,系列展旨在发掘多元化媒介与语言的当代年青艺...
古人与现代人都在追求艺术化的生活
相关描述:  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以及艺术文创品的使用,并非仅仅是我们现代人的专利。在古代中国的各时期,人们也有将前人制作的艺术品通过旧物改造等方式,转变为适应当代所需的“文创品”。而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那些往昔岁月的图景甚至成为我们现代人追求的艺术化生活...
一睹尊容 250余件青铜器相聚成博 讲述秦蜀之路上的文明交流
相关描述:   阿富汗珍宝带着异域风情款款而去,秦蜀青铜器包裹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8月6日晚,“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250余件青铜器重磅亮相,包括国宝何尊在内的55件一级文物汇聚蓉城,讲述青铜这一“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   成都...
贵州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带你感受文化贵州
相关描述:   “发现文化贵州·品味真迹藏画”贵州珍藏中国美术精品展展出之际,2018年7月1日,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在贵州美术馆举办了“感受文化贵州、体验美术大师”贵州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   “发现文化贵州·品味真迹藏画”贵州珍藏中国美术精品展是由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厅、省文联、贵州大学...
中国画 的出路在哪里?
相关描述: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是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的经典著作,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次再版,影响深远。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方闻通过对“道统”“文统”与绘画的关系,画家观照自然视角的历代变化以及画家诉之以形与求之以神等多方面的变迁梳理,勾勒出一条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迹。...
活动回顾:穿越时光的童年游戏——街头童游博物馆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14日上午,广东省博物馆携手广东省少年宫,举办了“穿越时光的童年游戏——街头童游博物馆”活动。孩子与父母们用全新的视角了解和解读博物馆,体验古今游戏,分享和创作玩具。当天,共有48组预约家庭参与了这一活动,另有17组家庭通过现场开放名额得到了参与活动的机会。广东少儿频道到...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
相关描述: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方闻通过对“道统”“文统”与绘画的关系,画家观照自然视角的历代变化以及画家诉之以形与求之以神等多方面的变迁梳理,勾勒出一条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迹。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是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的经典着作,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次再版,影...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
相关描述: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方闻通过对“道统”“文统”与绘画的关系,画家观照自然视角的历代变化以及画家诉之以形与求之以神等多方面的变迁梳理,勾勒出一条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迹。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是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的经典着作,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次再版,影...
高江涛:如何理解“最初中国”
相关描述:  近些年,有关“最早中国”、“最初中国”等的讨论逐渐成为相关研究中虽歧义纷呈却难以回避的一大热点。最早中国与最初中国,就基本内涵而言是一样的,都是探讨“中国”开始形成或最早出现的问题,这恐怕是每个中国人都最想了解的问题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最早中国”的称呼更加侧重时间节点,而“最初中国”...
岳依桐 :考古表明成都出土战国时期玻璃珠为中国先民自制
相关描述:  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区域内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颖东介绍,近两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成都市范围内发掘了多处规模较...
岳依桐:考古表明成都出土战国时期玻璃珠为中国先民自制
相关描述:  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区域内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颖东介绍,近两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成都市范围内发掘了多处规模较...
赵国毅教授:艺术作品到底有没有标准?
相关描述:  “对于艺术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的作品?一个人的作品,你想表达的是什么东西?作为观众,应该怎样去欣赏它?有没有审美标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赵国毅围绕当前书画圈热点问题在“画境艺术品读沙龙之百花齐放”现场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据悉,本次沙龙由北京画友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