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45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简述过渡时期的陶瓷发展史
相关描述:  战国时期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以及湖南南部的广大地区,普遍使用原始瓷,特别是江、浙、赣一带,更为盛行。它们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比西周和春秋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江、浙、赣一带的原始瓷,胎成灰白色。山西侯马、浙江绍兴富盛和萧山茅湾里出土的原始瓷碎片,经测定:胎...
浪漫迷人马蹄莲瓷瓶 彰显您不俗的生活品味
相关描述:   马蹄莲尺寸:高 52 cm(图片由商家提供)   中国陶瓷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便出现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土与火”的艺术不断丰富、成熟、推陈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又经过千余年的创造积累,东汉时期,首先由浙江地区的...
“随州曾国墓地考古报告”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相关描述:  近日,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名单公布,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位列其中,这是湖北省考古界首次获此殊荣。   该报告解开了争论36年的“曾随之谜”。项目首席专家、叶家山墓地考古领队黄凤春研究员介绍,这一重大项目将历时5年,通过分析叶家山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回答学界...
湖州南浔庙头角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  为切实做好太嘉河整治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2014年8—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程涉及的庙头角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   庙头角遗址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东驿达村。遗址堆积丰富,延续时间长,年代跨度大。早期文化堆积形成于距今...
随州曾国墓地考古报告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相关描述:  近日,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名单公布,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位列其中,这是湖北省考古界首次获此殊荣。   该报告解开了争论36年的“曾随之谜”。项目首席专家、叶家山墓地考古领队黄凤春研究员介绍,这一重大项目将历时5年,通过分析叶家山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回答学界...
中国陶器文化的早期发展史
相关描述: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
从瓷片中循迹华夏文明
相关描述:   四大文明古国中,华夏文明是惟一能传承至今的,其文化思维、文化创造条件、文化记忆,全都浓缩于由窑火燃烧并传承有序的历代古陶瓷器上。通常人们所说的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主要是由陶瓷碎片写成的,是中国的历代陶瓷史串起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史。从新时期后期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到商周宫廷白陶...
浙江龙游古墓内发现商早期原始瓷器 全国出土量少
相关描述:  据浙江文物部门介绍,衢州龙游县进行考古抢救性发掘,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器。   该商代土墩墓埋藏处原为稻田,墓葬埋深约0.9米,墓边界线不明朗,约2.8平方米见方。由于埋深较浅,墓内部分器物陈放位置被扰乱。发掘的10件出土文物中以硬陶和印纹硬陶器为主,原始瓷器中的一件...
浙江龙游古墓内发现商早期原始瓷器
相关描述:  据浙江文物部门介绍,衢州龙游县进行考古抢救性发掘,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器。   该商代土墩墓埋藏处原为稻田,墓葬埋深约0.9米,墓边界线不明朗,约2.8平方米见方。由于埋深较浅,墓内部分器物陈放位置被扰乱。发掘的10件出土文物中以硬陶和印纹硬陶器为主,原始瓷器中的一件...
浙江龙游古墓内发现商早期原始瓷器
相关描述:  据浙江文物部门介绍,衢州龙游县进行考古抢救性发掘,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器。   该商代土墩墓埋藏处原为稻田,墓葬埋深约0.9米,墓边界线不明朗,约2.8平方米见方。由于埋深较浅,墓内部分器物陈放位置被扰乱。发掘的10件出土文物中以硬陶和印纹硬陶器为主,原始瓷器中的一...
3000多年前“古瓷”重现浙江德清 传承中华瓷文化
相关描述:  记者从浙江德清博物馆获悉,近日,10余件手工精制的仿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器,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后,在浙江德清出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指南针计划课题组组长郑建明称:作为国家指南针计划的一个项目,“瓷之源”课题运用现代科学的测试技术,使用当地的瓷土和釉料,结合古代传统制瓷工艺和装烧方...
南宋官窑博物馆做一个有温度的博物馆
相关描述:   ↓1985年考古工作者发掘郊坛下官窑遗址现场。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依托古窑址建立的陶瓷博物馆。   资料图片   在中大吴庄出土的南宋简瓦,精美而质朴。   南宋官窑博物馆   位于杭州市复兴路闸口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博物馆1990年建成,建筑面积3...
历代各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
相关描述: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
中国考古简讯:河北宣化发现明代火铳火炮
相关描述:  浙江龙游古墓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器   记者从浙江文物部门获悉,浙江衢州龙游县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商代早期的原始瓷器在全国出土数量较少,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珍贵的考古资料。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多处文化遗存  ...
浙江龙游古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器
相关描述:  记者11日从浙江文物部门获悉,浙江衢州龙游县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据介绍,该商代土墩墓埋藏处原为耕作的稻田,墓葬现埋深约0.9米,从熟土上平地起封,封土为黄绿色黏土,干...
龙游考古发现商代原始瓷器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龙游县博物馆获悉,该馆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了一批龙游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古老的瓷器——原始瓷(如图)。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10月8日,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龙游城东嘉溢鑫城开发区域内,发现了20多座古墓...
龙游首次对一商代土墩墓进行考古清理发掘
相关描述:   今年十月,为配合龙游城东嘉溢鑫城开发工程的前期“清表”施工,龙游县博物馆对施工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数十座古墓葬,并对埋藏较浅和毁坏严重的6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年代从商代至汉、六朝和隋唐。其中的一座商代土墩墓系龙游县博物馆首次对其考古清理发掘。   商代...
怎么鉴定古董陶瓷
相关描述:  怎么鉴定古董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那么怎么鉴定古董陶瓷。   第一招:器型。从商、周、秦汉比较单一的器型发展到现在的梅瓶、盘口瓶、冲瓶、天球瓶、象耳瓶、玉壶春瓶...
“瓷都德化”发掘西周时期古窑址
相关描述:  近日,由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德化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永春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德化县三班镇和永春县介福乡两县交界处的辽田尖山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的窑址残长3.84米,内宽1.24米,属龙窑类型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标本是研究德化窑发展史的重要实...
陶瓷书法的发展历史
相关描述:  陶瓷书法的发展,就是其所采取的形式和内容的发展,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陶瓷书法的形式和内容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的。   1,原始青瓷发轫于商代中期,据现有考古资料,原始瓷器上未见铭文。   2,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瓷...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