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9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国山水画走向歧途的始作俑者
相关描述:  庞莱臣藏画展有一幅《春山积翠图》,可见明初宫廷山水画沿着南宋的路径形成浙派。王履强调师心与师自然、继承与反传统的统一,后期浙派吴伟、蓝瑛等上溯晋唐五代,这类山水画由于未入藏家的法眼,使后半部山水画史删削了实际存在的多姿多彩,显得单调乏味。这是许多接触过画史一流名迹的看展人才敢于说出的事...
中国山水画走向歧途的始作俑者
相关描述:   董其昌 青卞图 225×66.88cm   庞莱臣藏画展有一幅《春山积翠图》,可见明初宫廷山水画沿着南宋的路径形成浙派。王履强调师心与师自然、继承与反传统的统一,后期浙派吴伟、蓝瑛等上溯晋唐五代,这类山水画由于未入藏家的法眼,使后半部山水画史删削了实际存在的多姿多彩,显得单调乏味...
书画收藏大家庞莱臣“尚品”的意义
相关描述:  书画收藏的文化意义主要是为了书画的传承和发展,大于个人的雅玩和投资。庞莱臣先生缘因生活在太湖流域的南浔,可能受吴语文化的影响(见2002年上海画报出版社《文人画史新论》一文),他崇尚董其昌的崇南贬北与文人画的艺术思想,收藏作品以南宗一脉为主,极其注重尚品。   作为一个成功的民族资本...
浅谈磁州窑的书法与诗歌艺术
相关描述:  磁州窑瓷器上的诗词歌赋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其装饰艺术继往开来,别具一格,除书法与绘画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诗词、歌赋。 在瓷器上书写诗词始于唐代长沙的铜官窑,它使文学艺术的传播在口头、书籍之外又有了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瓷器上的诗词作品,色泽鲜艳,对比强烈,不易磨...
古代山水卷:王鉴
相关描述: 《丁已初秋仿赵文敏笔》 1677年,绢本、设色 160.4×96.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为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中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
中国书画人物志古代山水卷:王鉴
相关描述: 《丁已初秋仿赵文敏笔》 1677年,绢本、设色 160.4×96.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为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中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
【逝者】嘉州画派领军人、著名画家李忠纯逝世 享年78岁
相关描述: 嘉州画派领军人、著名画家李忠纯逝世 享年78岁   (雅昌艺术网讯)昨日上午,乐山嘉州画院院长、四川省诗书画院特约研究员、乐山市文联名誉主席、乐山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忠纯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华西医院逝世,享年78岁。李忠纯1938年生于重庆,师从著名画家苏葆桢、李琼久,擅长写意山水画,...
宋代刘松年绘画作品欣赏
相关描述: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间(1174-1189)画院学生,绍熙间(1190-1194)升画院待诏。宁宗(1195-1224)时进《耕织图》被朝廷看重,赐金带,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界画,师承李唐,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
吴亦深:太祖的收藏已不在 但文人的精神仍在
相关描述:  年轻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几乎已是常态。但对照着吴亦深的家族,人们或许能从他收藏当代这件事儿上读出别的什么。他的太祖父吴湖帆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画家、收藏家,海上画派的一代盟主。西风渐入之时,他坚守江南文人画,绘画从清初“四王”、董其昌入手,后期直追宋元,引领一时风气。民国画坛,曾有“北张(张...
民国曾熙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市场走向
相关描述:  提起曾熙,恐怕当今许多青年藏家对这名字比较陌生,实际上他是20世纪清末民初书坛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曾熙作为清朝遗老,曾应李瑞清之邀移居上海习字买画,由于曾熙书画功力深厚,个性鲜明,故极受当时市场青睐和追捧。为此,投他门下的弟子无数,一时间,书法学曾熙成为了书坛的时尚。曾熙自称“...
民国曾熙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市场走向
相关描述:  朱浩云   提起曾熙,恐怕当今许多青年藏家对这名字比较陌生,实际上他是20世纪清末民初书坛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曾熙作为清朝遗老,曾应李瑞清之邀移居上海习字买画,由于曾熙书画功力深厚,个性鲜明,故极受当时市场青睐和追捧。为此,投他门下的弟子无数,一时间,书法学曾熙成为了书坛的时...
聚焦新藏家:从家族收藏出发的年轻人
相关描述:  清初画家石涛曾语:“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当艺术史及社会学学者将他们的目光从艺术家身上移开,转入艺术家所在的社会结构时,一个观念逐渐明晰:艺术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群体的创造,在其身后总会有无数收藏家的身影。他们以手中的权力、财力、品位与勤奋,将中国艺术一代代递藏至今,甚至影响着...
曾熙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市场走向
相关描述:  提起曾熙,恐怕当今许多青年藏家对这名字比较陌生,实际上他是20世纪清末民初书坛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曾熙作为清朝遗老,曾应李瑞清之邀移居上海习字买画,由于曾熙书画功力深厚,个性鲜明,故极受当时市场青睐和追捧。为此,投他门下的弟子无数,一时间,书法学曾熙成为了书坛的时尚。曾熙自称“...
聚焦新藏家之吴亦深:文人的精神仍在
相关描述:   一件作品放在眼前,吴亦深最先考虑的是两点:品位以及技法   年轻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几乎已是常态。但对照着吴亦深的家族,人们或许能从他收藏当代这件事儿上读出别的什么。他的太祖父吴湖帆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画家、收藏家,海上画派的一代盟主。西风渐入之时,他坚守江南文人画,绘画从清初“四王”...
书画家曾熙的艺术及作品市场走向
相关描述: 曾熙 富贵牡丹图 立轴 曾熙 书法   提起曾熙,恐怕当今许多青年藏家对这名字比较陌生,实际上他是20世纪清末民初书坛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曾熙作为清朝遗老,曾应李瑞清之邀移居上海习字买画,由于曾熙书画功力深厚,个性鲜明,故极受当时市场青睐和追捧。为此,投他门下的弟子无数...
曾熙的艺术及作品市场走向
相关描述:  提起曾熙,恐怕当今许多青年藏家对这名字比较陌生,实际上他是20世纪清末民初书坛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曾熙作为清朝遗老,曾应李瑞清之邀移居上海习字买画,由于曾熙书画功力深厚,个性鲜明,故极受当时市场青睐和追捧。为此,投他门下的弟子无数,一时间,书法学曾熙成为了书坛的时尚。曾熙自称“...
北宗山石的画法——点苔法
相关描述:  点苔是山水画形式构成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山水画重要的表现技法之一。它的表现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1用以写近石、坡脚、浅滩、苔草、小树和远山上的植 被、碎石之类,使画面更加丰富而焕发生机。2加强层次关系,起到醒目提神的作用。苔的疏密、虚实在月部可以加强空间感,也可以使山石转折过渡更加自然。...
唐寅:无奈的任性
相关描述:  连着4年的冬天,苏州博物馆一年一个明四家大展。于是隆冬季节,总有朋友说,我来看看沈周,顺便看看你。或者,我来看看你,顺便看看文征明。今年了,偷笑,我还是我,那个换做唐寅了。   提及唐寅,众人雀跃。这位自封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边走边唱着,“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摇大...
鉴藏:以刀代笔的文人竹刻
相关描述: 清代竹根雕松纹水盂 周芷岩制秋江渔隐竹笔筒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虽然历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大抵是肉、竹同样重要,但在他们在精神上却是严格恪守着对竹子的热爱。   文人与竹刻的关系之密切,在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将“刻竹”置于二十四目“一人独享之乐”,与“焚香、鼓琴”等...
以刀代笔的文人竹刻
相关描述:   清代竹根雕松纹水盂   周芷岩制秋江渔隐竹笔筒   华夏收藏网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虽然历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大抵是肉、竹同样重要,但在他们在精神上却是严格恪守着对竹子的热爱。   文人与竹刻的关系之密切,在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将“刻竹”置于二十四目“一人独享之乐...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