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156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人首蛇身饰赏析
相关描述:基本信息这对青玉人首蛇身饰出土于河南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这座墓葬的发现非常偶然,是在1983 年的4月10日,光山县宝相寺上官岗砖瓦厂的工人在动土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墓葬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墓中的文物也被哄抢一空。当地的主管部门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追回了全部文物,并且对墓葬现场进行了调查...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钧窑天蓝釉矮梅瓶赏析
相关描述:​钧瓷属中国北方青瓷,是宋金元明时期一类十分重要的瓷器品种。钧瓷以乳浊状天蓝釉和铜红彩为特色,以极强的釉面遮盖性和斑斓多变的彩斑装饰,深受人们喜爱。 钧窑天蓝釉矮梅瓶,金代,1972年禹县老寨沟采集,高20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12.8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圆凸唇,卷沿,小口短颈,斜折...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三彩骆驼、牵骆驼俑及三彩马、牵马俑赏析
相关描述:三彩骆驼及牵骆驼俑,1962年河南省洛阳唐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驼高84厘米,俑高62厘米,白陶胎,模塑,骆驼体态饱满健壮,四肢强劲有力,昂首甩尾,作嘶鸣状,通体施绿白黄褐色彩釉。俑站于托板上,胡人模样,着翻领交襟袄袍,腰系行囊,下穿小口窄裤,足蹬尖靴。双臂曲置胸前,作执缰牵驼状。三彩...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杜岭方鼎赏析
相关描述:基本信息这件方鼎是1974年在郑州杜岭街一个商代铜器窖藏坑出土的,所以学界又称它为杜岭方鼎。该鼎形体厚重,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因为同坑出土了两件形制相近的方鼎,另一件比这件鼎还要大,通高100厘米,重86.4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常我们根据大小重量分别...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错金豹形器座赏析
相关描述:错金豹形器座,战国青铜器,1958年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村。通高11.2厘米、底径24厘米,銎[qióng]口长6.5厘米、宽4厘米。该器物整体呈盘豹状,曲身而卧,头部搭于后腿上。鼻子隆起,露出鼻孔;大眼微凸,略向上视;浓眉凸起,内凹圆耳。左前腿支地,足上曲,四爪分明,一爪牙伸至...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怪兽陶壁壶赏析
相关描述:汉画中常见的各类图案及纹饰,多具有趋吉、辟邪意义,是汉代人们吉祥信仰的物化表现,也是汉代神灵信仰和成仙思想在墓葬中的反映。怪兽陶壁壶  汉魏时期1988年河南荥阳北邙乡牛口峪汉墓群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壁壶为灰陶器,通高26厘米,由模制和捏塑而成。正面怪兽身躯呈人体状,所戴冠饰中空,似蒜头...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鸱鸮佩赏析
相关描述:鸮,古代人称之为鸱[chī]鸮[xiāo]、枭[xiāo]和鸱枭等,俗称猫头鹰。从考古资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商代开始盛行,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鸮形种类,都是其他时代所不能企及的。​青玉鸱鸮佩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4.9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物整体为青玉圆雕出站立状鸱鸮,...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蟠龙铜建鼓座赏析
相关描述:蟠[pān] 龙铜建鼓座,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楚墓出土,通高约16厘米,直径74.5厘米,是承插建鼓的底座,现藏于叶县县衙博物馆。鼓座由圆筒形底、六层三十二只蟠龙和中心圆筒柱组成。圆筒形底外饰变形波曲纹一周,三十二只蟠龙形制相近,龙体为五棱体,相互穿插缠绕而连成一体。其中,由中心圆筒柱向外...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原始瓷尊赏析
相关描述:尊,是一种陶瓷容器的统称,多为陶质,外表上加有各种印纹以做装饰。一般体型均较大,应为固定安放的器物。商代中期以后尊的形制稍有变化,出现原始青瓷制品。原始瓷尊  商代 高25.6厘米1954年郑州市人民公园商代贵族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瓷尊深腹大敞口,口沿折侈下斜,沿上有一周窄凹槽,长颈内收...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青玉人头饰赏析
相关描述:玉,指美石,古人视玉为宝,自春秋时期,就有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并赋予了诸多的寓意,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青玉人头饰,1983年出土于河南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早中期黄君孟夫妇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质,沁为土褐色,高3.8厘米,宽2.5厘米,最厚处1.8厘米。头像圆...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错金银辕首饰赏析
相关描述:战国时期的中华大地,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基本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战车的数量,则成为衡量军事力量强弱的一个标准。这一时期,乘坐马车也是贵族的特权,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贵族们纷纷热衷于用精美的饰件来装饰车马。错金银辕首饰,装饰在车辕前端的饰件,河南省淮阳县马鞍冢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辕...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鎏金团兽形节约赏析
相关描述:“节约”顾名思义取其节制约束之意,主要是用来贯穿需要交叉或分开马身上的革带,以达到操纵的目的,外形多为交叉中空的十字形扁管和圆管状,表面交叉部位往往装饰有浮雕兽面或虎头纹饰。鎏金团兽形节约,西汉铜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保安山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节约为圆形,一组多件,每件直径4.10厘米...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彩绘陶兽首面具赏析
相关描述:厚葬之风盛行于唐朝,墓葬是当时社会传神体现,墓葬中的随葬品也无不映现着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凡大葬后,墓内不立盟器神煞,亡灵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彩绘陶兽首面具,唐代,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面具大致呈圆形,白胎,模制成型,长24.5厘米,宽21.7厘米,厚...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绿釉陶水榭赏析
相关描述: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也指建在高土台及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现今的榭多是水榭。绿釉陶水榭,汉代,池外径50厘米,通高45厘米,1964年河南淅川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水榭由象征湖塘的圆盆与塔式亭榭组成,亭榭立于水池中央,与池边有桥相连。榭楼底座为圆形,上有四根立柱承...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带翼铜铃赏析
相关描述:铜铃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有舌器具,为口部向下的“悬鸣”乐器,摇动铃舌而发出响声,在古代属于八音之一的金类,常见于墓葬的随葬品中。带翼铜铃,铜器,夏代,1962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物通高9厘米,鼓间5.7厘米,铣(xī)间宽9厘米,钮高0.7 厘米。器表多呈红褐色,伴...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赏析
相关描述:玉壶春瓶,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多作酒器。其造型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器,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明初青花瓷,通高40厘米,口径10厘米。1958年河南省荥阳贾峪镇楚村明周惠王墓出土,现藏...
【雅昌快讯】南京博物院将于3月19日起恢复开放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2020年初,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南京博物院临时闭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南京博物院将于3月19日恢复开放。公告全文如下:南京博物院恢复开放公告尊敬的游客朋友:门前垂柳待春风,满身花雨又归来。我院将于2020年3月19日起恢复对外开放,欢迎观众朋友们有序参观。现将相...
河南将有序推进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恢复开放
相关描述:河南省文物局近日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全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属地政府疫情防控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指导辖区内博物馆、纪念馆有序恢复开放,严控人员聚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博物馆、纪念馆恢复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恢复开放工作要坚持分区、分级、分类、有序开放原则。其中,明...
【雅昌专稿】危难之际,这些镇馆之宝也曾到武汉
相关描述:武汉,武汉,牵扯了太多人的心。正是樱花灿烂之际,但却静静绽放,原来花儿也在等待。一如80多年前,那些被秘密运送到武汉的镇馆之宝们一样,在等待着,等待着和平回归。1937年,68箱、30吨重的河南省博物院馆藏宝贝们,在接到政府密令之后,被紧急运往当时尚且安全的武汉避难,促成了一段难得的缘分。...
【雅昌专稿】线上展也精彩 江苏线上展览推荐
相关描述:因疫情突如其来,各大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纷纷闭馆并推出线上展,让喜爱艺术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精彩的作品。但是,因为各家机构发布在线展时间不同,平台不同,往往让人难以快速找到自己喜爱的展览。雅昌艺术网推出“江苏在线展览推荐”,让读者能够迅速看到优秀的线上展。江苏省美术馆    一蓑烟雨—...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