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249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今天签约
相关描述:12月4日上午,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主办,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南京博物院小剧场拉开帷幕。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中国博物馆协(学)会秘书长安来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邓超出席大会。本次论坛由...
镇院之宝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相关描述:10月26日,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展厅迎来了神秘的新主角——“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被轻轻放入展柜,原来的“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正式撤展,27日起它正式对公众亮相。据了解,镇院之宝展厅排序为9号展厅,这个偌大的展厅里从来只展一件文物,能在此间亮相的都是世间唯一的珍宝。本次展览的梅...
【雅昌快讯】博物馆如何高质量发展?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 在南京博物院召开
相关描述:    12月4日上午10:15,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主办,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南京博物院小剧场拉开帷幕。来自上述地区的120余家文博单位的200余名博物馆管理者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论坛。论坛现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
当法老王遇上良渚氏族首领,用文博联动长三角大有可为
相关描述:长江是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长江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长三角博物馆展陈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作为近年来所涌现出的一种全新展览业态和文化消费形式,文创特展备受各界关注。报告显示,上海热门特展中,观展的城际观众占比33%,其中...
明代画家眼中的“天地山水”
相关描述:​《华山图册》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1、《华山图册》明 王履 纸本设色 纵34.6厘米 横50.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藏王履(1332—?),字安道...
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相关描述: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此次研讨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国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等130家单位的288名文物...
锡山人文之一: 董欣宾 中国画学科奠基人
相关描述:董欣宾(1939年——2002年),无锡锡山人,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张泾乌泥坝黄泥沟,中国画学科奠基人,继傅抱石之后开创江苏画派新面貌,是具有流派开创性的一代大家。1945年董欣宾拜无锡书法家张云耕为师学习书法,1953年拜名家秦古柳为师学习传统中国画,1979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刘海粟...
谈支子珪墓志
相关描述:《支子珪墓志》全称《唐故鸿胪卿致仕支公孙女墓志铭》,乡贡进士豆卢洮撰。原石出土于洛阳邙山,20世纪由江苏征集,入藏南京博物院,成为南京博物院重要的金石碑刻藏品之一。《支子珪墓志》为晚唐时期所书写的一方墓志,成书于大中四年(850年),是与著名书法家柳公权(778—865)同时代的一方墓志。...
耿朔:通往六朝的“敲门砖”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国宝之路
相关描述:宫山大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之嵇康·局部  摄影/耿朔中央电视台2017年底开播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引发了全社会对博物馆和“国宝”的关注热潮。出土于南京南郊西善桥宫山南朝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作为南京博物院向公众推介的三件国宝之一,在九大博物馆评选出的27件国宝文物中压轴...
荣宝斋画院|第二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招生简章
相关描述:办学缘起  盛世兴藏,知古通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全面繁荣的今天,艺术品已成为艺术收藏家和投资者格外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是厅堂布置、彰显品味的首选,也是资产配置、传诸子孙的必备选项。  收藏与投资不仅要有文化情怀,更需要鉴赏知识的积累和价值判断眼光。传统书画艺术品则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
可惜无香,十二花神杯里的月月花事
相关描述:成套青花花神杯,今可见北京故宫出版一套,南京博物院出版有清宫旧藏青花花神杯两套。市场流通的成套青花花神杯,则极为少见,目前仅见两套,包括徐展堂先生旧藏一套,柏煊书斋旧藏那套现为上海龙美术馆珍藏。今年佳士得秋拍,出现一套完整的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胎薄如纸,唇缘如线,釉润...
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相关描述: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郜磊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此次研讨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国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等130家单位的2...
朱中原:思旧录(四)
相关描述:梁启超的“与妻书”新发现梁启超书迹,中国嘉德拍卖今年春拍推出的梁启超《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梁启超“与妻书”不但在中国韵文史上是一篇杰作,而且书法也堪称佳妙。梁氏“与妻书”,已经打破了旧式的纯诗词的文体局限,兼有诗词歌赋及散文诸种文体特征,且文词在新旧之间,融合了旧体文与新体文、旧体诗与...
别样锡壶韵味长
相关描述:钱梅溪款紫檀柄刻锡壶石梅款紫砂胆刻锡壶​锡器历来从陶器、青铜器、铜器、金银器当中借鉴造型,明代以后,瓷器、紫砂器大兴于世,锡壶造型仿而行之,获得大发展,文人锡壶开始出现。文献记载,锡制壶的第一人应是万历年间的苏州人赵良璧,其擅制锡器,仿时大彬的紫砂壶式样,用锡创制成锡壶,但遗憾的是赵良璧的...
临沂公布凤凰岭细石器考古发掘成果
相关描述:11月14日至15日,山东临沂举行凤凰岭细石器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暨“凤凰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凤凰岭遗址考古发现的细石器的原生地层,并出土了400余件石制品,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测年为1.9至1.3万年的细石器遗存。本次发掘最重要的的收获是确定了凤凰...
明清竹刻笔筒的“君子”气质
相关描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诗句道出了竹在古代士人心中的地位。竹虚心有节,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和最善用竹的国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是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宋代郭若虚...
聚焦“狮文化珍宝展” 明清竹刻笔筒的艺术价值与市场表现 ——从北京故宫清中期竹雕留青九狮图竹节式笔筒谈起
相关描述:图1 清中期竹雕九狮图竹节式笔筒图2 明朱鹤异形高浮雕竹笔筒图3 清乾隆周芷岩制春山读书图笔筒图4 清赤壁夜游园竹笔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诗句道出了竹在古代士人心中的地位。竹虚心有节,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中...
临镜写真:大英银盒背后的故事
相关描述:按:一个宋代的银盒,静静地躺在大英博物馆的展柜中。霍宏伟试图通过对这一艺术品形制构造与盖面图像的诠释与解读,为它讲出自己的故事,将古人的艺术、情感与日常穿越时空地与我们连接起来。一件银盒的定名与解读一九六八年,英国大英博物馆入藏一件中国宋代银盒(编号为1968,0422.12,以下简称“大...
考古“谜团”:哪里来的锡铸就了先秦青铜器
相关描述:  近日,国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国法院博物馆举行划拨文物移交活动,国家文物局将公安机关罚没移交的6件商周青铜器划拨给中国法院博物馆作为永久馆藏。青铜器再次引发关注。  众所周知,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在青铜生产中,锡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时至今日,考古学家只在中原地区发现有先秦铜矿...
锡博讲坛丨“青铜器修复与鉴赏”讲座预告
相关描述:讲座时间:2018年11月17日(周六)下午1:30讲座地点:无锡博物院西区负一楼报告厅主讲人:万俐主讲人介绍:万俐,原江苏省文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45年,曾获得国家、部省市级科研奖共9项,其中,《青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