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秒
所有结果92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元青花为啥动辄上亿元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天价元青花现身菏泽古沉船 将申报十大考古发现   菏泽古沉船出土的元青花龙纹梅瓶被估价过亿元,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近年来,元青花几乎成了“价值过亿”的代名词。对此,我省权威瓷器专家、济南市文物总店总经理崔明泉研究员表示,“元青花就值这个价。”   全国...
天价元青花现身菏泽古沉船 将申报十大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11月23日,文物专家在沉船挖掘现场考察。 当日,山东文物专家在菏泽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山东菏泽发现元代商船。   2010年9月20日,山东菏泽市区一施工工地发现一艘木制古代沉船,经山东考古研究所挖掘考证,船体长约21米、宽5米,高1.8米,距离地面深约4米。沉船共分为10个船舱,...
中国最大规模文物保护工程“收官”
相关描述:  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26日首次蓄水至175米正常水位。大量珍贵遗址和文物在这18年间得到发掘和保护,中国最大规模文物保护工程“收官”,但“后三峡”文物保护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根据《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项目和保护方案》,1087处文物列入保护规划,地下文物72...
南宋瓷器精品亮相杭州 官窑博物馆扩建完工
相关描述:   南宋瓷器精品 资料图片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后设立的官窑史称“南宋官窑”。完成扩建的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在国庆期间与公众见面,国庆前三天接待游客近1.3万人次。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遗址保护为基础的陶瓷专题博物馆,一期工程于1991年建...
南宋瓷器精品亮相杭州 官窑博物馆扩建完工
相关描述:   南宋瓷器精品 资料图片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后设立的官窑史称“南宋官窑”。完成扩建的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在国庆期间与公众见面,国庆前三天接待游客近1.3万人次。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遗址保护为基础的陶瓷专题博物馆,一期工程于1991年建...
南越王宫博物馆亚运前亮相 展现岭南文化遗产
相关描述:  南越王宫博物馆将于10月底竣工,广州市文广新局9月30日下午通报博物馆建设情况。这座位于城市商业中心的重要文化遗迹将建设成具国家遗址公园性质,并于亚运会前逐步局部开放。   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儿童公园原址,一期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由“曲流石渠”遗...
越王勾践剑将赴台交流
相关描述:   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宝“越王勾践剑”。   台博馆将在十一月举办“剑舞楚天─越王勾践剑暨楚国出土文物特展”,展品涵盖青铜礼器、陪葬漆木器、玉器、乐器、兵器与车马器等,号称是台湾近年最齐全而完整的楚国文物特展。   湖北是楚国的故地,湖北省博物馆素以收藏丰富的楚文物闻名。尤以越王勾...
曹墓“抹黑”入选十大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昨日,《颠覆曹操墓》作者张国安先生向记者透露,安阳“曹操墓”在评选“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时,竟然没有进行公开唱票。   据张国安先生说,考古界每年度评选的“考古十大发现”,是由中国文物报和考古协会承办的,参加投票的都是考古学会的一些理事。一般评选的标准主要是从考古的学术价值来考量...
郑强胜:“曹操墓”还有多少炒作的油水?
相关描述:  本以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尘埃落定后,“曹操墓”也会尘埃落定。学术研究归位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归位文物保护,“挺曹派”“批曹派”都会偃旗息鼓。然而谁也想不到,短短的几天时间,关于曹操墓的真假,又掀起了一场波澜。   关于这场波澜的起因,一是安阳准备开放曹操墓博物馆,门票为60...
古迹被毁与政绩错位
相关描述:  “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镇江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毁的事件。   一座为当地百姓引以为荣的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释迦寺庙被毁了,颇具嘲讽意味的是这样的文化悲剧竟发生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
珍贵文物被埋淤泥令人揪心
相关描述:  据报道,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但如今开发保护工程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大量珍贵文物浸泡在霉变的淤泥堆中不知归处,现状“惨不忍睹”,令人揪心。   文物古迹是文明的载体、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研...
“叶公好龙”是文物保护的大敌
相关描述: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但时隔三年多,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令人揪心。   规划失当,财力不济,体制掣肘,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不仅使“一馆三园一中心”王陵墓地建设与保护计划胎死腹中,更连最基础性的文物...
“反曹派”质疑曹操墓还要立遗嘱吗?
相关描述:  曹操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活着的时候,魏武挥鞭,挟天子以令诸侯。死后,一代英雄还是一代枭雄,争议上千年。他略施小计,就让天下人不知他究竟埋在何处。曹操小名阿瞒,以他的性格、为人处世、仇家无计其数和一生雄谋远略,把自己埋在一个不被仇人、后人轻易找到的安息之地,传说中有“七十二疑冢”,...
历经百年的文物 斗不过GDP综合症
相关描述: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三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8月25日《新京报》)。   六安王汉墓原...
六安汉代大墓保护竟成烂尾工程:曾令高速铁路耗费巨资为之让道
相关描述:    安徽六安王汉墓内,泥沙、石材随处堆积。  新华社记者 郭晨摄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3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
毁灭文物证据是自残历史
相关描述:  我们乐见遗址重见天日:倾听文化故事,感受历史风烟,凝聚民族精神,裨益颇多。却也怕遗址再经风雨:各种“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毁掉的可能是从未断绝的文明灵魂、文化根基、文史证据。甚至,我们也耻见遗址抛头露面:如果历史的瑰宝要承受商业的白眼,那么我们也必将承受后世投来的白眼。   文...
安徽六安诸侯王汉墓保护工程搁浅追踪
相关描述:     资料图片:2007年1月24日,内棺被整体吊起。当日,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的西汉“六安王”大墓主棺内棺被整体吊起,迁至皖西博物馆。内棺上有彩绘、柿蒂形纹饰等,比较精美,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据考古专家介绍,为保证内棺整体的完整性,将暂不会打开内棺。 新华社记者...
六安汉代大墓保护竟成烂尾工程
相关描述:   安徽六安王汉墓内,泥沙、石材随处堆积。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3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令人揪心。...
六安汉代大墓保护竟成烂尾工程
相关描述:   安徽六安王汉墓内,泥沙、石材随处堆积。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3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令人揪心。...
考古专家:望曹操墓质疑者尽快拿出铁证“切磋”
相关描述:  针对外界对曹操墓真假的相关质疑,24日下午,中国考古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一一解释,并期望曹操墓质疑者尽快拿出曹操墓造假“铁证”,一起共同“切磋。   自2009年12月27日曹操墓被认定之后,关于曹操墓真假的质疑声一波接一波。本月21日,来自中国...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