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27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崇正17秋拍 潘天寿作品精彩赏析
相关描述:  潘天寿首先是一位深怀儒士精神的严肃的文化人,然后才是一位对20世纪中国画做出卓越贡献的美术巨匠。   潘公凯先生回忆过:“我父亲一生可以说律己甚严,他不喝酒,不抽烟,在五十岁以前,连茶都不喝,喝白开水。”   这份近乎违反人性的自我约束力,潘天寿保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作...
荣宝17秋拍:唐勇力作品赏析
相关描述:  闻法同修共觉迷,   善缘众生心菩提。   六道辗转缘深厚,   一朝顿悟求皈依。   唐勇力,1951年出生,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
【雅昌专稿】“宋粉”热潮中能否让宋代书画再生?
相关描述:    时人为何独宠两宋?   因其投射的实是某种自我欢喜。   论及两宋,众人或以积贫积弱怜惜之,或以文学鼎盛夸赞之,兼或两厢衡观之。实际上,不同结论来自差异的批判标准。不过关键在于,研究时是否平心静气且考察全面,无数历史细节的聚集,方能铸就大致总体的格局。   中央美术学院邵彦...
吴冠中:我就是看不惯这帮流氓艺术家!
相关描述:  总第882期;欢迎关注。   今天整理出吴冠中的十个“看不惯”,   以此纪念敢说真话的个性艺术大师!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呈现与建构亚洲当代艺术与西方对话的独立话语权
相关描述:  呈现与建构亚洲当代艺术与西方对话的独立话语权   采访/杜卡   五年前的200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首次推出以“亚洲当代艺术”为概念的拍卖专场,当时放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2006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独立构成专场拍卖。2008年春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亚洲当代艺...
齐白石晚年透露:一生没有画过吴昌硕
相关描述:  吴昌硕和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坛中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家,两人年纪虽然相差二十岁,但“南吴北齐”的说法仍然是行内共识。前者成名后久居上海,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后者久居北京,为京津画派代表人物。齐白石的一首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门下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让他曾离吴昌硕很“近...
李存葆:林凡本色是诗人
相关描述:  《林凡艺术》即将付梓,林凡先生嘱我为序,委实令我介介蹴蹴。域内海外诸多名流方家曾对林先生人品器识、艺术格局作过悉中肯綮的剖解。愚何人斯,竟侧身其间。就读军艺时,林先生乃我师尊,学生笔端月旦老师,未免有些浮嚣轻狂;但先生催促再三,拂逆师意,更是不恭;只得将赘语放诸卷首。   三湘自古多...
叶浓青绿山水画的文化格局
相关描述:  最早对叶浓的印象是他作为《笔墨纸砚》杂志总编辑,为刊物的生长空间忙碌着;其后知其醉心于翰墨,在书法领域是一个致力狂草的人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再后又知道醉心于中国画,为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学员。于是便平添了几分亲切感。等到看了叶浓的作品,感到他的确在绘画与文化互动上颇有心得,值...
高健讲学旧稿——论文人画
相关描述:  之一:文人画的形式与内容是中国画的特殊所在,文人画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顾恺之、谢赫等画家。顾恺之的“传神论”,谢赫的“六法论”。文人画自魏晋形成发展到明清,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文人画的特殊体系,即:诗、书、画、印形成一体,文人画即是儒释道的三家精神合一体现。   之...
吴冠中:美术的功能像诗一样
相关描述:  吴冠中说,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美术的功能像诗一样,当然可以画插图,但这不是它的主要工作,主要的任务是创造美,创造精神世界。   吴冠中先生在写生   1992年,他73岁,大英博物馆打破不为健在画家办展的惯例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1999年,他80岁,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
陈永锵再度出击跨界展览,成为上海车展的艺术焦点!
相关描述:           去年11月,岭南派画家陈永锵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的“艺术百代跨界首秀”中高调亮相,引来众人关注,成为整个上海艺博会20周年展中一个鲜明的艺术焦点。 陈永锵画作展区 陈永锵先生的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   艺术百代提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体现出文化的时代特征,以及...
张大千外孙范汝愚画展在悉尼举行
相关描述:  张大千外孙范汝愚画展17日在悉尼中华文化中心开幕。   范汝愚,字庆功,又名范宽,1947年生,四川内江人,世代书香,其外公乃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他自幼耳濡目染大千先生留在内江老家的一批今古名人字画,这为他从事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3年,范汝愚即对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肖...
致敬与反叛——记申少君的永乐宫计划兼论艺术的“突围”
相关描述:  近世以来,可以说每一代艺术家—无论中西—都不得不面临几乎所有的艺术手段与技法都已被前辈大师们穷尽的焦虑,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能以超人般的强力意志对抗强大的古典传统,而求得原创性的突围。哈罗德·布鲁姆在其名著《影响的焦虑》中曾这样描述这类与前辈大师“竞争”的“强力艺术家”:“强者诗篇总是...
人物专访《TA说》一个女画家的自白:从村姑如何走到艺术家
相关描述: 画家郝俪   画家郝俪的故事,可以拍一档五十集励志剧:刚出生时,因是女儿身,时刻准备着被父母抛弃;豆蔻年华,想嫁个好人家,因是农村户口一次次遭受遗弃;北上做小保姆,想学东西,被各种欺凌打压与限制;鼓起勇气做单亲妈妈,父母认为她丢脸,再度不认可她。   可是,在前半生里,郝俪从村姑、...
吴冠中:这帮流氓美术家,我就是看不惯
相关描述:   1、看不惯 “美协”和“画院”   吴冠中以亲身经历细数美协、画院、文联、作协等各种艺术家组织的“协会弊端”。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就曾提出“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国际上很少有这样养的。我亲戚的孩子是清华大学...
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相关描述: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最重要的人物——潘天寿,无论在美术教育领域还是国画技法的探索领域都功绩卓著。2017年5月2日,适逢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将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览时间为5月1日至5月14日。   民族翰骨——潘天...
【雅昌快讯】器艺雅合一 《瓷器上的中国文人书画》新书发布会暨部分入书浅绛彩瓷藏品展启幕
相关描述: 《瓷器上的中国文人书画》新书首发仪式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4月23日下午,《瓷器上的中国文人书画》新书首发仪式暨陶趣斋部分入书浅绛彩瓷藏品展于广州市东方文德广场二楼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本书既展示了浅绛彩瓷实物及其瓷器上的中国文人书画,又融入了本书作者程浩对20多年收藏浅绛...
国画离不开书法? 这问题唐宋时期就解决了
相关描述:  书画同源论,说的是书与画的渊源相同,注重的是书与画相同的一面。为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或对同源提出质疑,从唐代以来,书画界间或加以提醒和申述,用以强化各自的特征。   唐代张彦远一方面认为书画的渊源相同,一方面又认为书画发展的线索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清代学者朱履贞认为书画混一的证据...
国画离不开书法? 这问题唐宋时期就解决
相关描述:  书画同源论,说的是书与画的渊源相同,注重的是书与画相同的一面。为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或对同源提出质疑,从唐代以来,书画界间或加以提醒和申述,用以强化各自的特征。   唐代张彦远一方面认为书画的渊源相同,一方面又认为书画发展的线索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清代学者朱履贞认为书画混一的证据...
书画同源 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
相关描述:  书画同源论,说的是书与画的渊源相同,注重的是书与画相同的一面。为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或对同源提出质疑,从唐代以来,书画界间或加以提醒和申述,用以强化各自的特征。   唐代张彦远一方面认为书画的渊源相同,一方面又认为书画发展的线索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清代学者朱履贞认为书画混一的证据...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