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114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山海经》中的四方神,你知道都有谁嘛?
相关描述:李守白-水墨手迹-《山海经-四方神》2022年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女娲补天……中国人幼年时期的神话启蒙,几乎都是从这些故事开始的,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处,那就是《山海经》。大约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是一部旷世奇书。它以华夏先民奇幻瑰丽的想象,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宇宙和天...
枫泾古镇: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自己的故事
相关描述:李守白-水墨写生-《江南古镇写真集》2022年  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抹不去的小镇,那个小镇扎根在他们内心深处,深深烙下了他们成长的印记。以至于即便当他们离开之后去了大都市,小镇依旧时远时近、魂萦梦牵、始伴终生,成为了他们情感和精神世界的避风港。比如在韩寒书中经常提到的亭林镇,也比如...
雅昌专稿 | 库淑兰的美学场域:“花间世界”里的都市再生和普世价值
相关描述:导语:1920年的中国,诞生了这样两位女性。摩登上海,张爱玲(1920—1995)生于没落贵族之家;西北山村,库淑兰(1920—2004)生于贫困农户。爱玲小姐锦衣玉食少年成名,写尽都市男女绮丽爱情和苍凉人生,惊艳文坛。淑兰女士温饱难继早婚于俗世生活,晚年以华丽的“花间世界”怒放于艺术殿堂...
梳头娘姨--一把美人梳,挽进上海旧时光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重彩-《梳妆其二》2005年  一门技艺成就了一个行当,老行当曾经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生活需要,还是情结使然日新月异的日子让老行当散发着久远的魅力,它见证了历史,记录了昨天。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老行当的逐渐消亡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作为历史记忆遗存,老行当也就承载了难...
弄堂旧事:当年风靡魔都的康乐球,你玩过嘛?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重彩-《小书摊康乐球》2007年  旧是一种回味、一种逸趣,当人随着年岁慢慢增长,往事的温情也便会慢慢流出。譬如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尽管长大后的它们显得有些已经过时,但曾经欢快的时光,却依然让人心驰神往。我想,每一个曾经在弄堂里居住过的人,都是怀念那段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打康乐球的...
老上海黄包车,活跃于影视作品中的经典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重彩-《海纳百川上海滩》2007年  在老上海的影视作品里,往往有一些东西一出现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上海滩风味,比如黄包车,一经提起就让人误以为又回到了那个上海风云的日子。在有轨电车投入使用之前,黄包车是承担市内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它的演变也伴随了城市的发展。李守白-海派重彩-《...
有一种风情万种,叫做老上海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重彩-《故乡城·上海》2014年  魔都上海一直是时尚前卫的代名词,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各种风潮席卷而来留下独特的印记。其实对上海人来说,最原汁原味的上海记忆,藏在那窄窄的弄堂里。李守白-海派重彩-《光辉岁月》2013年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用这句话来...
雅昌快讯 | “跨越传统与现代的库淑兰”座谈会纪要
相关描述:座谈会与会专家合影2022年7月22日“花间世界-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库淑兰作品研究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成功开幕,随后进行了以“跨越传统与现代的库淑兰”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座谈会以此次库淑兰研究展为出发点,围绕库淑兰作品的传统性和现代性、民间美术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角度等诸多话题进行讨论。参与...
现场 | 陕西美博公共教育项目“美谈”系列:“剪花娘子”的诞生
相关描述:【前言】一位库淑兰研究者说“库淑兰是神不是人”,这是说她无以伦比的现实超越性。她的作品和传奇人生都说明了这一点。她极度饱满丰富、雍容华贵的精神世界和她历经磨难、命运多舛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无法想象这些阳光灿烂、富丽堂皇、端庄典雅的“剪花娘子”形象和漫天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似锦繁华的...
符号上海:跃然纸上的弄堂风情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剪纸-《夏照弄堂口》2010年  中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各地南北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作为窗花装饰,或用于实用图案。在十九世纪,当时的门笺、鞋花、绣花样上是常有的,经过一百年多年的历史演变,受上海开埠的影响,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便叫作“海派剪纸”,在中国...
张朝晖:为什么是水墨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一件作品·张朝晖:《你和我》四十来岁以前,我是国内有影响力的策展人和评论家,因为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美术馆工作过多年,又在北京和纽约获得两个艺术硕士学位,并在国内外独立策展和参与重要展览很多次,其中包括在纽约做的徐冰与蔡国强的双个展。最近十多年来,我的艺术生涯转型为水墨画家,曾经一度...
现场 | 当“七夕”遇上“博物馆奇妙夜”——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七夕专场系列活动
相关描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再相会,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七夕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这个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2006年,入选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更好传承中华...
七夕:爱没有技巧,真诚才是必杀技
相关描述:  一根簪子划出了一道银河,深爱的两人被迫分隔两端,一年一会。由此,乞巧节变成了情人节。自古以来,人们乐此不疲地讴歌着爱情,并给它冠上了“伟大”的前缀。但爱究竟爱是什么呢?好像又无从得知。李守白-海派剪纸-《拜堂》2011年  爱是三十万的彩礼?还是一套以房、车为首的证件?亦或是爱她就要给...
石库门的夏天,上海人曾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相关描述:李守白-水墨小品-《我家住上海》2022年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艺术家李守白最新水墨小品。夏天似乎更勾人回忆,让人一直沉浸在怀旧感里。石库门,这个上海人曾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穿行其间,有着不明而说的平静。时代的滚轮朝前驶去,而人们也逐渐搬走,昔日热闹的里弄,如今只剩下了一栋栋老房子,它们历...
要想读懂中国,学会搓麻将是一种“捷径”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重彩-《搓麻将图》2007年  有人说,要想读懂中国,学会玩麻将是一种捷径。因为麻将是最真实、最广泛的大众文化,它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其游戏规则是中国人百年来真正的“潜规则”。李守白-海派重彩-《悠闲时光》2007年  因此,麻将也被称为中国对于世界的三大贡献之一,是为...
转向-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开幕
相关描述:中国当代艺术推荐和传播在行动转向中国当代艺术大展  学术主持:易英  总策展人:季澎  联合策展人:陈赟冰、梅清、张亚宁、蔡富军、邹琼辉、姜靖、宋美林、林楠、周小登、许琦、吴艾梁田、许桂英、高泽龙、王飞  主办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  承办单位:艺见文化传媒  线上平台:艺...
“太行之魂——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捐赠展”开展
相关描述:2022年7月2日,“太行之魂——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捐赠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层北区展厅展出,展览为期两个月。本次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支持单位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彩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在美术馆里读诗,艺术的浪漫之约
相关描述:  阳澄湖畔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嘉德·宥爱艺术中心(Ui ART Center)正坐落其间,在这里举办的首场展览--“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更是超级阵容,展出了袁庆一、陈仁、孟禄丁、张群、杨飞云、赵半狄、海波、张洹、荣荣、毛焰、刘亚明、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罗伯特·劳申伯格、丁方、巴荒...
5•18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传统文化与工艺的活化 新时代下博物馆的力量
相关描述:如果说列举南京博物院5·18系列活动的特点,则非对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的活化与当代转化莫属。而其形式则以展示/展演为主,其中展演占了很大比重。针对5·18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共推出三大板块的活动:展示展演类、南博奇妙夜、人文关怀类。在“展示展演类”部分,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中的人伦精...
开拓当代帛画未来,艺术家不余遗力,再现3600年前丝绸画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大学副教授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教授  交通大学文创学院硕士生导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帛画”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01“中国当代帛画的领航者”--穆益林  自1983年以来,穆益林一直致力于中国古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