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113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申城巷语|漫步上海小马路
相关描述:上海的小马路,宛如这座庞大城市躯体上纵横交错的掌纹,虽然细密,却深深镌刻着这座城市的呼吸、血脉与记忆。它们从宏阔的喧嚣大道旁侧悄然岔开,如同枝桠无声地伸入城市的肺腑——那里,尘世的声响仿佛被温柔滤过,而生活的本相则被精细放大,升腾起一片片人间烟火气。那些消逝的故事,如同流失的珍珠,再也无法...
大暑|大暑荷香浓,盛夏且静心
相关描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已到夏季最后一个节气,这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值此盛夏,让我们一起用心倾听夏日的声音,微风虫鸣,绿荫繁盛,热浪涌动,回归自然,拥抱夏天,感受一下『夏日的小美好』吧大暑荷香浓,盛夏且静心李守白-海派重彩-《夏之影》2012年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猫趣|夏日炎炎,让我们一起吸猫吧~
相关描述:叶绍翁曾这样谈起猫,他说:“什么是猫?猫就是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这便是猫。猫,似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日常生活的乐趣。于猫而言,大千世界无不美好,即使偶有不适,也如春风拂面,转瞬即逝,丝毫不会挂怀。这对于养猫的人来说,亦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修行。海派艺术家李守白爱猫,在他的生活...
清凉记忆|老上海消暑夏食记
相关描述:随着七月的到来,上海的盛夏,也愈加闷热潮湿。然而在那个空调尚未普及的年代,老上海人却用舌尖的智慧编织出一张清凉美食地图——从冷面冷馄饨的咸鲜爽口,到“夏三冻”的沁心透凉,每一口都是与酷暑和解的生存艺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消暑美食,看看老上海的消暑美食是如何承载着“不时不食”的饮食智慧...
剪刻友谊,纸传心声 | 当千年非遗遇见潮玩顶流
相关描述:“文化从不遥远,它藏在我们的语言、习惯、表情与互动中。”2025年7月5日,在黄浦海外联谊会的精心安排下,近40位海外华裔青年学生共聚【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将传统剪纸艺术与潮流IP Labubu巧妙融合,上演了一场“古今对话”的文化盛宴。活动伊始,海派剪纸传承人李诗忆带领华裔青年手持剪刀...
小桥流水人家,藏着江南最温柔的模样
相关描述:李守白-海派重彩-《红豆生南国》2012年晨光初上,薄雾轻浮,桥孔下的水波微动,光影婆娑轻舞。石桥拱立,看河水静卧如镜,映照出两岸白墙黑瓦的倒影,影影绰绰,仿佛浸透了那江南独有的温柔,无声无息地沁入来客的心扉。李守白-海派重彩-《水波涟漪》2023年桥,在江南水乡,如沉稳老者,静卧于流水之...
小暑|荷风煮轻炎,岁月生墨香
相关描述:蝉声初起时,暑气已悄然攀上屋檐。晨起推窗,檐角风铃轻晃,却带不来半分凉意,唯有阳光如碎金般倾泻而下,将庭院里的石榴花晒得愈发浓艳。还记得老上海阿婆摇着蒲扇倚在竹榻上,笑叹:“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天气倒像灶王爷的铁锅,蒸熟了稻谷,也蒸腾了人间烟火。”李守白-海派重彩-《夏眠》2005年小暑...
黄浦守望者|海关大楼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钟声穿透百年烟云,一座建筑见证了一座城的沧桑巨变。晨曦初露,黄浦江面浮动着金色光斑,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在朝阳中苏醒。在鳞次栉比的古典建筑群中,一座钟楼俯瞰着奔流的江水,它以铿锵而庄严的钟声宣告新一天的来临——这便是上海海关大楼,一座在时间流逝中凝固了时光的建筑。当雄浑的《东方红》乐曲从...
梅雨时节|一袭烟雨入梦来
相关描述:每年梅雨一来,上海便沉入一片潮湿中。雨水绵延不绝,天地氤氲朦胧。古人说,“黄梅时节家家雨”,他们以诗词记天气,更记心情。于是,那些阴雨缠绵的日子,就这样被一句句诗意封存,等我们来读,来想。今天就请跟小编一起看看那些梅雨诗词,共听雨声入诗,读岁月缓缓吧~李守白-海派重彩《烟雨江南》2023年...
潘鲁生:写在2025年文化遗产日
相关描述:写在2025年文化遗产日今天,我们迎来第二十个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在这个回望文明记忆与民族智慧的日子里,再次凝视展望文化的来路与未来。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流淌于民族血液中的生命力,是我们在时代激流中锚定身份的精神灯塔。新时代,守护传承这源自生活的创造,维系寄托美好的追求,不断凝...
梧桐深处|聆听老洋房的时光低语
相关描述:日新月异的城市天际线旁,总有些时光特意凝滞了的角落——上海的座座老洋房,正是这样如磐石般矗立于市声鼎沸之中的存在。它们以各异其趣的姿态,包容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灵魂,如同沉甸甸的“地点”标签,在特定的时间长河中封存了人们呼吸的节奏与生活的韵律。李守白-海派重彩-《老洋房》2017年旧日洋房生活...
锈迹霓虹|老上海黄包车的百年叙事
相关描述:十九世纪末的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刚敲过七响,法租界公董局的石库门前已排起长队。法国商人米拉站在梧桐树影里,望着他带来的十八辆黄包车,铜制车辕在晨光中泛着暖黄的光晕。这个被写入《上海通商史》的秋日,不仅载来了东瀛的交通工具,更将整座城市的命运系上了两轮之上。李守白-海派重彩-《石库门四季...
中古陶2025春拍 | 元 釉里红凤穿花纹梅瓶
相关描述:元 釉里红凤穿花纹梅瓶高44.4cm;直径5.7cm估价  咨询价成交价2025-06-15 中古陶元龙·诸家藏重要中国瓷器夜场釉里红是一种在高温下烧成的瓷器,创烧于元代,成熟于明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要想穷就烧红。可见釉里红的珍贵,凡是稀有的、珍贵的瓷器品种,它的经济价值都是很高的。...
广东崇正2025春拍 | 不老顽童黄永玉
相关描述:黄永玉(1924-2023),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湖南凤凰人,土家族。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著有有《黄永玉画集》《黄永玉湘西写生集》《黄永玉木刻选集》《太阳底下的风景》等。“我的画面上没得空,你要飞白到自己大脑里去飞吧。”——黄永玉黄永玉...
水墨行迹之三|漫步伏尔塔瓦河畔的中世纪诗篇——捷克
相关描述:历史在砖石缝隙中低吟浅唱,时光便在布拉格的褶皱里凝成了琥珀。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的五月捷克之旅,像一场穿越时空的默剧——他踩着千年古城的晨露与暮霭,触摸教堂斑驳的浮雕,倾听钟楼里机械齿轮与旧时光的私语,又在玻璃与水晶的璀璨中窥见艺术与匠心的永恒。这座被中世纪月光浸透的城市,...
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相关描述:忙有所获,种有所得李守白-海派剪纸-《哈尼族》2019年每年芒种时节(6月5日至7日),正值仲夏伊始,麦浪翻涌,稻苗新插,农人迎来“连收带种”的繁忙时刻。而这一节气与高考的相遇,更赋予了“耕耘”与“收获”双重意蕴——既是对十二载寒窗的检验,亦是人生新阶段的序章。正如陆游笔下“时雨及芒种,四...
水墨行迹之二|在圣湖与古堡间聆听时光的呢喃——奥地利
相关描述:如果说欧洲的浪漫是标准化的教堂尖顶与广场喷泉,那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的奥地利之旅就像一场逆向行走——这一次,他避开熙攘的都市,偶遇阿尔卑斯山褶皱里的秘境。从圣沃夫冈湖的晨雾到哈尔施塔特的盐矿传说,他以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慢哲学」,在木屋与盐矿、湖光与山脊之间,寻找欧洲的...
雅昌现场丨唐熙林个展“感知·共融”:多维演绎AI时代的工业设计
相关描述:嘉宾合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青年艺术家沙龙项目第十六回《感知·共融:AI时代的工业设计——唐熙林个展》已于2025年5月24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展,5月30日上午举办开幕暨媒体见面会。此次展览是青年设计师唐熙林24件代表作品的国内首展,也是陕西省美术馆博物馆“青年艺术家沙龙”项目首个“AI工业...
水墨行迹|走进多瑙河畔的调色盘——布达佩斯
相关描述:2025年5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携笔墨行囊,循着“一带一路”的文化脉络,游记匈牙利、奥地利、捷克三国。此行并非简单的风景写生,而是一场东方艺术与欧洲文明的对话——艺术家以纸为舟,以笔为桨,在布拉格的老城砖墙、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哈尔施塔特的翡翠湖色间,寻找艺术表达的另一种...
田野调查 | 潘鲁生赴陕开展民间工艺调研
相关描述:2025年5月24日至27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总主编潘鲁生一行赴陕西省开展民间工艺考察工作。走访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华州区、榆林市区、米脂县等地,就陕西民间刺绣工艺、皮影雕刻工艺、剪纸工艺、石雕工艺等开展深入调研。在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调...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