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685条信息
- 万里走单骑2 | 走进成长中的故宫 探寻中轴线上的“明珠”
- 相关描述:无论在世界上的何处,当人们提起中国,就很容易联想到今天中国的首都北京。北京城中心有着对称的布局,一条轴线沿着中心向南北延伸,串起了北京城数百年的建筑、悠久的文化和北京人的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从一条线走过一座城》中,我们了解了北京中轴线之于北京城的价值与地位。那么,这条轴线又从何处开始延伸...
-
https://news.artron.net/20220310/n1107748.html
2022-03-10 10:37:31
- 万里走单骑2 | 北京中轴线:从一条线走过一座城
- 相关描述:在北京问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当你在景山公园北门口,想去南锣鼓巷地铁站,会得到怎样的回答呢?“您先往北走个几百米,看到一个大十字路口,不用过马路,直接往东走,您就能看到了。”这种简洁明了的寻路方式,也得益于从古至今北京中轴线设计的规划。梁思成先生曾写道:“一根长达八公里,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220303/n1107499.html
2022-03-03 09:37:47
- 风雅越竹—周祥林、王小椿书画作品展
- 相关描述:主 办北京介居书院美术馆越竹斋参展艺术家周祥林王小椿展览时间2021年12月25日—2022年1月25日开展时间2021年12月25日15:00(因疫情影响不设展览开幕式)展览地点越竹斋非遗体验馆(北京市东城区前门步行街内街72号)书画同源,是历史,也是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仔细分...
-
https://news.artron.net/20211225/n1105656.html
2021-12-25 12:18:49
- 央美“跳舞的线”落地前门胡同:关于城市设计的一次集体实践
- 相关描述:摘要:建筑学院的年轻人们当下正在进行着怎样的学习和实践?城市中的空间又在以怎样的姿态容纳着学生们的创作?由中央美院的学生们创作的“跳舞的线”,不仅对这一课题做出了回应,也寄托了年轻一代对城市的希望,和对未来工作的想象。2021年9月,来自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专业的虞大鹏教授与北京前门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210922/n1101357.html
2021-09-22 15:38:09
- 景山公园的中轴线文化:紫禁之巅·中轴之美名家绘画作品展
- 相关描述:古都北京集中国历代都城建设之大成,是中国古代都城智慧的结晶。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景山公园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由北京市景山公园管理处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承办的《紫禁之巅·中轴之美名家绘画作品展...
-
https://news.artron.net/20210920/n1101298.html
2021-09-20 08:34:40
- 墨瑟门窗全新色板发布,诠释绿色理想人居
- 相关描述:色彩,可以在无关的事物间建立联系与想象。近几年来,老牌门窗巨头墨瑟门窗在人居艺术领域持续发力,一次又一次带来令人惊艳的艺术化作品。以形象和颜色焕新为标志,墨瑟在着力打造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环保价值、商业价值于一体的综合型品牌,这一行动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迪。今年7月在中国建博会(广州)...
-
http://artist.artron.net/20210908/n1100867.html
2021-09-08 11:17:28
- 雅昌专稿 | 流浪之殇 再记故宫文物南迁
- 相关描述:历史的往复,是最让人感怀的悲歌。近日阿富汗变天,且不知未来何处。八十余年前,吾国前辈亦曾直面战时文物保卫之困-故宫文物南迁。这段绵延十余年衣冠南渡的生死悲歌是一群人明知有去无回却义无反顾之择,亦是一国面临重大文明危机之抉。故此次面对阿富汗文明之殇,我们同悲有鸣。再忆此中国经验,惟愿优者复刻...
-
https://news.artron.net/20210821/n1100086.html
2021-08-21 07:52:02
- 现场|鲁大东 七零后书法家的多重突破
- 相关描述:2021年7月17日下午,“真诰一- 鲁大东个展”在798空间站开幕。本次展览由道教青年学者袁宁杰作为学术指导、知名策展人付晓东策划,展览以全新的一种展示形式,打破艺术与宗教的藩篱,将声音和行为表演、书法拓印、字形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融烩贯通,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展陈布局,结合书法的表现主题,将...
-
http://gallery.artron.net/20210723/n1098801.html
2021-07-23 16:25:55
- CGK访谈 |画外之“话”--关于姚钟华先生展览的访谈
- 相关描述: (黄:黄星;姚:姚钟华) 访者按:本次访谈,聚焦于昆明当代美术馆的展览“风景--山水--风景”,围绕姚钟华先生对中西文化的融合汇通及艺术本体的思考,以“西方油画的学习--央美油画的传承--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个性化语言的形成”为主线展开,以期能对姚钟华先生的...
-
http://artist.artron.net/20210701/n1097698.html
2021-07-01 09:16:48
- 藏家故事 | 李彦君:规避泡沫从冷门收藏开始
- 相关描述:儿时擦肩而过的一枚古钱让他开启了自己的收藏之旅,他潜心研究填补了多项国内国际艺术品空白,十几年来他在各大鉴宝类电视节目上是资深鉴定专家,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品鉴定人才,他就是原北大资源文物学院创始人、正阳美术馆馆长李彦君。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APP特别对话李彦君,听听他的故事。李彦...
-
http://news.artron.net/20210307/n1092092.html
2021-03-07 09:10:54
- 皇都戏院巨型雕塑原创者梅与天遗作锺馗首现拍场
- 相关描述:近数年香港吹起一片保育风,就如早前主教山配水库事件,无不令每个香港人格外关注香港老建筑的保存问题。然而,在过去一年间,最令人瞩目的,首推北角皇都戏院终于能成功保存下来,由私人机构承担这个香港绝无仅有的建筑群的保育工作。事实上,皇都戏院建筑群最弥足珍贵的,是它的拱顶及前门巨型雕塑,而这个《蝉...
-
http://artist.artron.net/20210119/n1090761.html
2021-01-19 16:54:28
- 井--追忆童年京郊巩华城的几口井 (之一) 阿里雷公
- 相关描述:威漠门东门洞的长流水中学时代--中阮演奏 井在人类的生活中相伴始终的,按照《说文·井部》解释:(交木构成井口)形。古者伯益初作井是一个造井的典故。传说黄帝定居黄土高原,丰衣足食,五谷丰登,什么都好,就是缺水。他手下一叫伯益之人,一天去深沟里取水,在取水时伯益思考如果在住处探挖一洞,可达深...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1223/n1116711.html
2020-12-23 00:00:00
- 【雅昌专稿】听懂林风眠的话
- 相关描述:《国美日历(公元二〇二一年)》2020年11月22日,小雪,杭州骤冷。是日,为林风眠的生日。曾经对未来懵懵的我们,只有懂得了林风眠,才真正长大。时代走得比林风眠慢,这我们都知道。所以他的话,得听。 老老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画画 林风眠的座右铭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画画。”这句话,贯穿他...
-
https://news.artron.net/20201123/n1088019.html
2020-11-23 11:21:06
- 中国嘉德2020秋拍丨栩栩如生 永恒之美——齐白石《致杨度工笔花虫册》
- 相关描述:这套册页绘于1921年,正处于齐白石变法期间。其中草虫册甚多,纯为工笔,以色彩为主,而极少用墨。构图饱满,工笔画虫,花草则用写意之法。册页中的工笔草虫情趣盎然,笔墨清雅,工整细致有天真之态,实不输于真实世界的草虫。齐白石以率真老辣的笔墨,鲜艳亮丽的色彩,生动自然的造型,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灵...
-
http://news.artron.net/20201119/n1087798.html
2020-11-19 09:15:16
- 隐秘的他者的
- 相关描述:在我看来,曾浩如同一只候鸟,反反复复的迁徙于中国的北方南方之间。南中国曾是他的工作糊口之地——他在广东一度有一份正式工作;而北中国,却是他的精神栖息所——他把自己的画室安放在了北京。他随着迁徙而不断转换角色:在北京他被看成南方人,回到广东又变成了北方人。这种不期而来的变化,似乎可以是一种文...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1029/n1086726.html
2020-10-29 14:28:53
- 走进济兴成,了解北京玉器百年历程
- 相关描述:玉器在中国有八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经了从神玉、王玉到民玉的文化变迁。清末民初以来,民间玉器在北京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有名的玉器字号,如华珍斋、济兴成、魁盛斋等。然而,这些曾经名扬海内外的玉器字号为何在历史的车轮中销声匿迹?玉器这一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产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本文从济兴成几...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930/n1085434.html
2020-09-30 11:34:29
- 李老十与于水
- 相关描述:李老十与于水 于水的大名,最初是在老十处听到,他的人物画作,也是在老十那儿看到,其后也是在老十家中见到于水本人的。 谈到于水,老十自然是相知甚多,他曾应刘二刚相邀,撰文一篇《于水这个人》发表于《江苏画刊》。文章开篇便讲了一个小故事。某年,某画家和于水同在一国外的插图比赛中获奖,那画家兴...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611/n1079366.html
2020-06-11 13:39:26
- 大城小像——平安·美丽·北京风景小幅油画展
- 相关描述: 大城小像——平安·美丽·北京风景小幅油画展 【时间】 2020年6月6日-2020年7月3日 【地点】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箭楼三层【主办】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参展画家】 马捷,王志祥,牛京章,张立建,杨建京,张勇,吴晓燕,陈逸青,李培真,陈惠民,杜超英,武世忠,岳阳,...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606/n1078924.html
2020-06-06 10:37:27
- 众人评说吴昌硕
- 相关描述:吴昌硕是集诗、书、画、印“四全”于一身的大家。受任伯年点化,自言“五十岁始学画”,以其非凡的金石与书法功力相融,涉足于画坛。陈传席认为,其画风雄厚浑朴,一扫当时正统派萎靡,改变了一代画史。他还认为,吴昌硕是里程碑式的画家,有开启之功。然傅雷则直言,吴昌硕全靠“金石学”的功夫,把古篆籀(古代...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8/n1075450.html
2020-04-28 21:22:49
- 天光艺术中心 “艺术72小时”驻留项目回顾
- 相关描述:项目介绍“艺术72小时”是一个集艺术创作、展览、表演、分享的短期艺术驻留活动,此次驻留项目将汇集40余位来自高校、艺术机构、创意工作室等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艺术创作者。他们跨越国境地域、历史文化、年龄阅历等差异,汇聚崇明,共同进行一次独特的艺术体验与碰撞之旅。拥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誉...
-
https://news.artron.net/20191215/n1067076.html
2019-12-15 1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