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90条信息
- 艺术学的研究与方法
- 相关描述: 艺术,人类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实践内容,源于直觉,皈依灵魂,千百年来不断缔造和修复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当我们将艺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时,“艺术学”应运而生。这体现出人类将广泛的艺术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的理论自觉,也寄予着拓展艺术创作和审美界域的期望。本期,张道一《艺术学的研究与方法...
-
https://news.artron.net/20110315/n155900.html
2011-03-15 09:46:16
- 红木家具涨幅超40% 收藏有升值潜力
- 相关描述: 随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古典红木家具的消费群体正逐步扩大,但名贵的红木资源却日益稀少,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今年以来,市场上红木家具已连续8个月看涨,涨幅超40%。不过,红木家具价格分化明显,一些高档精品的价格稳定向上,一些粗制滥造的红木家具价格则出现一定波动。资深业内人士认为...
-
https://news.artron.net/20110304/n154079.html
2011-03-04 09:42:55
- 留学英国艺术类院校给力榜单
- 相关描述: 留学英国艺术类院校给力榜单:英国的艺术设计课程概况:艺术与设计教育在英国教育中占了相当的地位,英国的艺术设计课程有三个层次:职业课程、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1. 艺术和设计职业课程。学制一般为一年或两年,学成后授予的文凭种类有:全国通用职业资格文凭、职业性中学高级水平考试文凭、...
-
https://news.artron.net/20110124/n148142.html
2011-01-24 08:43:49
- 写意的出路
- 相关描述: 这么多年来,写意作为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原形,并未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从外延上讲,不少形式主义者已经把写意融入到了其它的艺术体中,或借鉴其它艺术形式对写意进行了改造。但如果从内涵上对写意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考察和探讨,我们就会发现,目前写意的大部分作品都轻率而寡味。荆浩讲的“气质俱胜”以及...
-
http://artist.artron.net/20110117/n259179.html
2011-01-17 14:32:00
- 为中国画----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发展思路
- 相关描述: 中国画学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的绘画科,1922年改称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国画系。在历经80多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中国画学院经历了1928-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国画系,1934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以及1954年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彩墨...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1208/n138662.html
2010-12-08 16:40:46
- 乌克兰画家米哈伊尔·顾依达的艺术人生
- 相关描述: 乌克兰公认的绘画大师米哈伊尔·顾依达
米哈伊尔·顾依达不仅是乌克兰公认的绘画大师,在其他领域也是闻名遐迩。他在乌克兰国内极富盛名,不仅是乌克兰的人民艺术家,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也是乌克兰国立美术与建筑学院教授. 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私人收藏家都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这些作品遍布世界各...
-
https://news.artron.net/20101122/n135099.html
2010-11-22 11:43:43
- 超然物外
- 相关描述: 梁铨是早年留学美国的“海归”艺术家。1983年归国后,他的作品仍沿用宣纸、彩墨等传统材料,但画面的抽象表现性十分显着。他重视制作过程,擅长用“面”来形成作品整体布局。在画面上,他精心地将一块块大小、形状各异的手撕宣纸进行拼贴、覆盖和组合,施以丰富、浓郁的彩墨墨色,于是构成一种极为个性化...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1117/n134375.html
2010-11-17 19:36:25
- 评顾依达
- 相关描述: 米哈依尔·顾依达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由于他接受了严格和全面的艺术教育,他很早就意识到,绘画作为一种复杂的艺术门类,与文学、戏剧、音乐和舞蹈的原理实际上是相同的,除了思想和主题之外,结构、节奏、休止符、高潮、筛选和取舍同样重要。在列宁格勒的进修和助教生活结束后,他已经告...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1101/n131085.html
2010-11-01 16:10:10
- 【2010 访谈】用一种方式穿越千年-----艺术经纬采访
- 相关描述: 时间:2010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李奇安宋庄工作室
采访人:吴乐乐
(艺术经纬吴乐乐以下简称吴,李奇安以下简称李)
用一种方式穿越千年
对中国文化的研习,对西方艺术经典的景仰与追慕,李奇安的绘画在探索中坚守着他独有的东方意趣。油画中对光色和媒介的把握,...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1001/n233032.html
2010-10-01 11:10:50
- 新集体艺术特点
- 相关描述: 作为当代艺术家,不仅仅要会去思考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系统的建立,以及对个人创作性的挑战,还有竞争以及明星生产的整个叙述,还要把这些扩大、打开,做复杂化、矛盾化的相关思考,这就超越所谓单个艺术家针对一个事件的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新集体艺术”应运而生。
所谓“新集体艺术...
-
http://contemporary.artron.net/20100930/n126392.html
2010-09-30 17:16:04
- 创作心语
- 相关描述:创作心语之一: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书法步步不离『法』,对『法』的尊重与学习,既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更表现了一个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书法的法度通常指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
气韵是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神采、气息、韵律等。它是书家性情的流露,是个人体悟的展示,是...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926/n125551.html
2010-09-26 16:08:55
- 读江苏著名画家张少根的山水画
- 相关描述:
张少根 青绿山水 扇面
中国山水画是极富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载体。走进江苏著名山水画家张少根的山水世界,就如同畅游在祖国的壮美河山中。他用灵动的带有书法意味的线条,不仅勾勒出变化多端的山川景物,而且也传递出对自然、对生活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他创作思维、创作经验、造...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824/n119793.html
2010-08-24 08:37:58
- 金石:对现实的“另眼相待”
- 相关描述:
金石与他的装置作品《1/2生活》(2008)
学生时代的金石在中国美院接受的是传统的雕塑创作教育,在接触材料的同时,也从70至90年代的欧美现代雕塑中发现了来自古典艺术之美的传承。这种传承远非简单模仿,在他看来,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重新传达”。无疑,这几年来金石...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818/n118858.html
2010-08-18 09:17:45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将川美作品比作川菜 滋滋有味
- 相关描述: 今日上午9点,中国十大美术院校校长高峰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大学城新校区举行,全国十大美院的“掌门人”受邀来渝,共同探讨目前中国当代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发展问题。在论坛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川美创作作品,有着生鲜麻辣的表现特色,像川菜一样让人滋滋有味。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论...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728/n115412.html
2010-07-28 13:53:42
- 有感于冯大中的写生画稿
- 相关描述:
冯大中以画虎扬名于世,他笔下的虎体态雄健、威武而性格温和、敦厚,惹人喜爱。他的山水画兼长丘壑、笔墨与境界,情景交融,也早已为人们所欣赏。笔者最近有机会读他的许多写生稿本,其中有画虎的,也有山水、花鸟;有直接写生的,也有仿前人笔意的即兴书写。这些作品具有写生的性质,但都熔铸了自己的匠...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728/n115321.html
2010-07-28 09:39:40
- 潘鹤广州没将“建筑”变“艺术”
- 相关描述:
谈遗憾 —— 建筑艺术
人物身份:中国著名雕塑家。《艰苦岁月》(录入中国小学语文课本)、《珠海渔女》、《深圳开荒牛》、《广州解放纪念碑》作者。
语录:急功近利找钱,忽略了文化艺术,城市就...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723/n114554.html
2010-07-23 11:39:35
- “特纳和艺术大师”在普拉多博物馆举行
- 相关描述:
几位观众在参观特纳绘制的“Rome From Vatican”
马德里讯——展览“特纳和艺术大师(Turner and the Masters)”在伦敦和巴黎举行之后将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举行。展览旨在向观众们展示特纳与其他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家之...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623/n110446.html
2010-06-23 09:05:58
- 笔墨 性灵----我读侯素平的人物画
- 相关描述: 当代中国画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了笔墨,丢弃了对传统笔墨继承和运用,而侯素平的人物画非常注重笔墨,他那些类似于书写的笔墨,我非常喜欢,尤其那件《朱耷像》,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渴墨干笔所表达出来的孤傲冷寂的神采,那种眼神正是朱耷家破人亡之后苦痛难言心态的自然流露,着实让我心动。
今年秋...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617/n109765.html
2010-06-17 17:13:47
- 研析异同追寻特色
- 相关描述: 半年前的5月23日,正是全国高考美术研究中心成立的日子,亦是《美术报》考艺版创刊周年之际。这一天,美术报社在沈阳,主办了一个全国美术特色高中班的教学研讨,我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且委以“专家”的身份出席。然而,事实上本人也只配做个“旁听生”而已。道理很简单,因我压根儿没有教学美术高中的经验...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00612/n109321.html
2010-06-12 10:20:17
- 马振声艺术思想及其创作论
- 相关描述: 五四运动以后,在科学、民主的口号影响下,中国传统的人物画接受了西方绘画的解剖、透视等科学的方法,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生活,在为人生的艺术道路上,把人物画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融会中西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了中国20世界50年代人物画的主导风格,其清香直至现在,从...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524/n106605.html
2010-05-24 09: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