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天津博物馆举办“清代中期绘画特展”
相关描述: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春拍中,清代中期的绘画表现亮眼:钱维城的《花卉册页》以180万元起拍,最终以远超低估价37倍的6670万元成交;清乾隆宫廷画家张宗苍名画《云栖山寺》卷以8050万元成交,并刷新艺术家拍卖最高纪录;此外,王时敏、王翚也有不错的表现。   张宗苍《云栖山寺》   ...
民国粉彩壶上的仕女《挑耳赏荷图》
相关描述:     图2     图1   “美人卷帘临窗下,挑耳静性意如画。心有情丝千万缕,都付双眸赏池花。”   这把粉彩仕女《挑耳赏荷》壶,属于“桃花美人”的“民国风”,很有诗意!此壶是民国初年“江西张永茂写生”的瓷画作品,高13、直径11、口径6厘米。壶体正面为画(图1),背...
【雅昌专稿】没有WIFI 不能逛街:古代女性怎么打发时间?
相关描述:  3月8日下午的“我们women”   导言:1949年起,3月8日妇女节规定妇女可以放假半天。今天各大卖场开始围绕女性而举办活动,所以这天也被命名为“女神节”、“女王节”。回溯千年之前,古代女性该是如何度过一天时间?在文物和古籍的字里行间,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起床画个“...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
相关描述:     自画像 华喦 清雍正 46岁作 纵130.5厘米 横50.7厘米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华嵒 自画像轴 (局部)   “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是清代画家华喦在《自画像》上的题诗,讲的是他创作这张“自拍”的举动。在古代,绘画就是今天的拍照。在明清乃至更早的历...
张孝友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被喻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相关描述: 嘉宾合影   2015年9月29日下午3时,“张孝友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保利艺术馆拉开帷幕,展出了张孝友教授退休后,潜心创作二十余年,发展出全新的大型界画作品。值此八十寿辰之际,张老先生的这批力作终于要与大家正式见面,机缘实属不易;又逢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宋人界画传世名作《清明上...
与明清“雅事”与“蛾眉”在北京隔空相遇
相关描述:   王时敏家族四人、清末名臣曾国藩、“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这些明清名人什么样貌?禹之鼎的《乔远之三好图》里“三好”生活什么样?都能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专题展上见识到。北京画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国内重要博物馆联合拿...
薛良: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相关描述: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于8月2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此次画展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共同主办,将国内四家重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时期的人物画精品62件套汇聚一堂,为观众了解、欣赏明清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流变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
文人名仕的幽情雅趣
相关描述:  《宣和画谱·人物叙论》曾写道:“故画人物最为难工,虽得其形似则往往乏韵。 ”尽管“凡画,人最难” ,但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依然纷纷拿起画笔挥洒出一个个气韵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画是我国古代绘画中独特的门类,在绘画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明清人物画的审美追求别具一格。...
北京画院明起展出明清人物画
相关描述: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将于2017年8月2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共同主办,将国内四家重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时期的人物画精品62件(套)汇聚一堂,为观众了解、欣赏明清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流变提...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相关描述:  展览名称: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展览时间:2017/08/25~2017/11/19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北里1号-(北京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群展  ...
《石渠宝笈》著录、安思远旧藏:冷枚《折桂图》亮相朵云轩拍卖25周年暨2017春拍
相关描述:  从康熙到雍正、乾隆,这三代是清代最辉煌的盛世,一个画家有幸服务于清宫,领衔大型宫廷绘画定稿、绘制。这也是中西绘画初次频繁交汇的时期,画家能在这盛世站在当时世界艺术交流的前沿,创造出代表宫廷最高水平、民间争相效法的傑作,他的人生际遇多么不凡。因此不凡的际遇与超凡的艺术,只要提到清代宫廷绘...
清三代、乾隆最赏识画家作品的领衔朵云轩2017春拍
相关描述:  从康熙到雍正、乾隆,这三代是清代最辉煌的盛世,一个画家有幸服务于清宫,领衔大型宫廷绘画定稿、绘制;这也是中西绘画初次频繁交汇的时期,画家能在这盛世站在当时世界艺术交流的前沿,创造出代表宫廷最高水平、民间争相效法的杰作,他的人生际遇多么不凡。因此不凡的际遇与超凡的艺术,只要提到清代宫廷绘...
弄懂中国古代家具,看这一篇就够了
相关描述: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凭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想来,这样的生活该有多棒,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下古代家具大赏。   唐宋元明清,正是中国...
看历代画家如何描绘女子形象
相关描述: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一起来看历代画家如何描绘女子形象。 《女史箴图》(局部)上的女性形象   《女史箴图》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著作《女史箴》绘制而成,图中描绘了贵族妇女生活的一些场景,表现了当时社会所标榜的女性美的典范。这幅画中的女性,容貌端庄秀丽,身材修长,长裙曳地,气质十分优雅...
北京银座2016秋拍推冷枚《百子图卷》
相关描述:  “   冷枚“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        ——《增修胶志》   ”   冷枚,大约生于1669年,卒于1742年。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焦秉贞弟子。他是一个全能画家,在康熙时期成为领衔画家,到乾隆时又受到恩遇和重视。在宫廷近半个世纪的绘画活动中,...
他曾深受乾隆宠爱,却被后世淡忘
相关描述:  同是乾隆朝画院的画家,大家可能熟知郎世宁、董邦达、钱维城、冷枚、徐扬等,却不太熟悉张宗苍这个名字,史论界也鲜少有研究他的学者。 清 张宗苍《虚斋鹤梦》立轴 42.5×33厘米 佳士得11月28日中国古代书画拍卖   其实,张宗苍曾深受乾隆皇帝宠爱,“恩遇殊常,旷代一时”。他暮年...
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相关描述:   这些横跨八个世纪、四个朝代的宫廷收藏,欣赏绘书、画法、织品、陶瓷器、漆器、珐琅器、青铜器、玉器和图书文献之美,同时藉由九位统治者——包括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元朝忽必烈、明朝永乐、宣德二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以及清末慈禧太后——的艺术品味,感受十二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化艺术的精致...
罗伊与玛丽•派普夫妇珍藏中国绘画选
相关描述:   Roy and Marilyn Papp   罗伊•派普先生(1927~2011)于1975至1977年间曾被福特总统及美国参议院委任为亚洲发展银行美国驻马尼拉董事及大使,任职期间与其太太玛丽莲•派普(1931~2016)曾遍游亚洲,并对亚洲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们于七十...
夏日清凉 看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相关描述:  转眼间夏至已过,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季节,在炎炎夏日,大家最希望的就是躲进空调房,至少也要开着冷风扇,吃个冰淇淋,好给这大热天的降降温。但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避暑的呢?从这些古代艺术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避暑,或树下乘凉、或自制冷饮、或亭台摇扇……不仅清凉,...
【雅昌专稿】从端午习俗看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抹额文化”
相关描述:  【编者按】端午节要来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我们耳熟能详,但“戴红抹额”这一习俗却渐渐不为人所熟知。明清时期,端午这天人们会在小孩额头上绑上一条红色带子,来祛病防灾,但随着抹额头饰的消失,“戴红抹额”习俗也就无法继续留存。抹额最初用于束发暖额,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功能性...

每日最新